今年,厦大最高荣誉颁给他们!
在4月6日召开的厦门大学建校102周年发展大会上,今年的“南强杰出贡献奖”颁发给了公共政策研究院、公共事务学院陈振明教授,中科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孙世刚教授,中科院院士、海洋与地球学院戴民汉教授。
从左至右分别为:陈振明、孙世刚、戴民汉
他把思考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辛勤耕耘在中国公共管理学领域;他从走进实验室的那天,就从未停止过对“科技强国梦”的追逐,矢志初心,无私无我;他在蓝色的海洋追逐探索,把海洋碳循环作为自己奋斗终生的事业。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科研道路,孜孜不倦,他们心怀“国之大者”,攻关国家急需,勇攀科学高峰。
❖
颁奖词
陈振明教授
著名公共管理学家
他以“了解和诠释公共生活领域,影响和改变公共治理世界”为素志,致力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领域研究,是西方政策科学中国本土化的先驱。他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潜心钻研,著作等身,提出中国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为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荣膺“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注重学术研究的实践应用,助力国家和地方的治理现代化。他躬耕讲台,严慈相济,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公共管理人才。
“研究和思考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他辛勤耕耘、追求卓越的真实写照。
陈振明:知者,行者,师者
“作为知者,我们力求了解与诠释公共生活领域;作为行者,我们力求影响与改变公共治理世界。”在厦大成智楼三楼办公室,透过眼镜,依旧能感受到陈振明的睿智与坚定。
这位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与知识传承中作出重大贡献的长者,用带着些微潮汕口音的普通话,笑意盈盈地说:“自觉思考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这种思考,也许要追溯到难忘的1977年。那一年,关于恢复高考的消息打破了大队党支部年轻党员、代理会计陈振明的平静生活。临考前那仅有的一个多月,他白天忙于村务,晚上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夜战备考。
那时的他不知道,煤油灯熏黑了他的鼻子,却点亮了他的另一种人生。
若干年后,他回忆道,“能成为1977级大学生真是幸运。我的求学治学之路虽平坦平淡,但也有些艰辛和特别。”
从学士、硕士到博士,他从南到北辗转五所高校;专业领域则从西方哲学、逻辑学、科技哲学到政治学、行政学和政策科学,再到多学科交叉的公共治理。
但既来之,则安之,并深耕之。
偶然的选择背后,是日复一日为之努力的坚定。
“蹲图书馆”是他在大学本科阶段就养成的习惯。博士毕业后的至少十年,校图书馆二楼的教师与研究生阅览室有个座位总是有一个熟悉的背影。除了上课、出差和开会,他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
而今在他的家中和办公室,摆放着万余册图书。横竖错落,却又整齐划一。哪个位置摆放哪本书籍,他了然于心。现在,他的“图书馆”不仅在图书馆,也在办公室和家中,还在他的电脑和手机中。
“所有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式和方法都需要与时俱进”。除了书籍刊物,陈振明现在也习惯从数字媒体尤其是专业领域的公众号里获取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的大量信息。
在四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陈振明始终秉持“了解和诠释公共生活领域,影响和改变公共治理世界”的理念与情怀,潜心学术研究,板凳甘坐十年冷,开风气之先,引领学科专业发展。
他辨析学科边界,构建学科体系,推动学科转型,是中国政策科学的开拓者,公共管理学科的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被誉为中国管理学界“诺贝尔奖”的“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他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践应用。面向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开展课题研究与决策咨询,助力国家和地方治理现代化。他是中国MPA的拓荒者,创造了基于厦门大学实践样本的公共政策课程教学的“中国经验”。
他不忘育人初心,坚守讲台数十载。他是厦大公共事务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的创始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首任院长。而走上三尺讲台,他对学生说,课堂上没有陈院长,只有陈老师。
他自创的“小组专题教学法”将讲授、读书、调研、写作和展示融为一体,启发式、研讨式,高标准、严要求,成就桃李芬芳。
他为人低调,淡泊名利。他脚踏实地,不务虚功。已过花甲之年,可是思考从未停止,脚步还在继续。
从囊萤到成智,几十年光阴流转。
知者、行者、师者;读书、写书、教书。一切是水到渠成,花开正好。
(宣传部 欧阳桂莲)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
颁奖词
孙世刚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物理化学家
他长期致力于电催化、谱学电化学、能源电化学领域研究,潜心治学,勇攀高峰,取得一系列引领性创新成果。他心怀“国之大者”,攻关国家急需,领衔建成国际首个面向能源化学研究的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科学装置,牵头重组高端电子化学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推动我国电化学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躬耕杏坛,以身作则,奖掖后学,坚守教书育人第一线36年,长期主讲《物理化学》本科课程,不遗余力培养学术梯队,造就了一大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者风范,践行“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炽热初心。
孙世刚:“我还是最喜欢老师这个身份”
校园里总能看到孙世刚来去如风,步履匆忙间却也不忘微笑点头回应旁人。
如同他步履不停的,是年近古稀的他依然每日奔走在科研、教学一线从不停歇的身影。
“一刻都不能停下来。”从走进实验室的那天起,孙世刚就从未停止对“科技强国梦”的追逐。上世纪80年代,在国外留学的孙世刚深感祖国与发达国家差距之大,回国后便专注电化学和表界面科学研究,投入到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为我国电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作出了贡献。
“在基础研究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在时间的淬炼中,科研路上的沉潜求索最终凝结为累累硕果。
在国际上首次制备出高活性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被评价为“纳米催化剂合成的重大突破”,引领了高表面能纳米材料研究的国际前沿;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覆盖中、远红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包含5个实验线站面向能源化学研究的红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聚焦高端电子化学品这一关键技术领域,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发高端电子化学品和电子电镀相关技术,支撑解决国家“卡脖子”技术问题……
孜孜科研路,拳拳报国心。支撑他多年潜心科研的初心,是他满腔的爱国热忱。
西装和呢大衣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见证。
40多年前,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的公派留学生之一,他把国家特地为每位留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西装和呢大衣小心收进行囊,带着国家殷切的关怀和期待前往法国留学。这套西装和呢大衣陪他度过在法国的每一个重要场合。而今,这套西装和呢大衣仍在孙世刚家中珍藏,于他而言,“这是一份珍贵的纪念”。
他从未忘记国家的嘱托。
“祖国和厦大培养了我,30年多来我就学着样子,培养一代又一代人。”孙世刚担任化学系主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动一批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团队走进本科生课堂。2003年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开办之初,他带头乘船跨海到漳州校区为本科生上课,一直坚持到本科生迁回本部,前后历时9年,从未间断。
教了三十多年书,即使对授课内容早已烂熟于心,但每次上课的头一天,孙世刚总是会推掉其他事情,认真思考学生的反馈,专心细致备课,“每次上课前,我都会重新备课。对于我来说每次上课的学生都是‘新’的,要把最新的知识带给学生。”
“最近学生们经常和我探讨ChatGPT的话题。”在孙世刚的物理化学研讨课上,讨论氛围总是很热烈。比起基础的物化知识,孙世刚更多以当下研究热点、国家战略需求为切入点提出研讨主题,引导学生围绕物理化学研究前沿和最新进展,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汇报、探讨、点评,通过互动的方式,他用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物化世界。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对于自己身上的众多标签,孙世刚说:“我还是最喜欢老师这个身份,这是我的本职所在。”
执教杏坛,育人不倦,儒雅谦和,弦歌不辍;矢志初心,科研报国,无私无我,孜孜矻矻。
师者当如是。
(宣传部 谢晨馨)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
颁奖词
戴民汉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海洋化学家
他深耕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前沿领域,在国际海洋碳循环等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他孜孜不倦投身科研,服务海洋强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双碳”目标和可持续经略海洋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他汇聚人才,大胆创新,前瞻布局,带领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成为优秀国家级平台,把厦大海洋学科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胸怀祖国,面向世界,潜心育人,领衔构建海洋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成立“中国-东盟海洋学院”,实现中国海洋学科第一次走出国门办学。
“科学至实,海洋可期”,他以科学家精神续写厦大海洋之蔚蓝篇章。
戴民汉:探索海洋的有趣“书生”
穿着笔挺的西装,戴着金属框眼镜,儒雅睿智,自带气场。在厦大海洋专业的学生口中,戴民汉是公认的“男神科学家”,但他却形容自己“是一个书生”,并希望成为一个“有趣的书生”。
1983年,十七岁的“书生”戴民汉报考了厦大海洋系。他离开绿色的故乡杭州,来到了蓝色的厦门。在这里,他开始拥抱海洋。
本科四年,戴民汉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曾获首届“嘉庚奖”,这是厦大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最高奖项,当年仅有两名本科生获奖。而后,怀着对交叉学科的好奇心,他成为了一名海洋化学硕士生,师从著名海洋学家洪华生教授。导师洪华生广阔的科学视野与学术情怀深深影响了戴民汉,也为他后来注重学生培养埋下伏笔,他常说:“优秀的导师对人才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我自己的切身体会。”
在厦大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业后,戴民汉赴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以优异的科研成绩,顺利进入世界著名的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正当有人认为戴民汉会留在国外时,1998年,三十出头的戴民汉满怀雄心,全身心回到厦大。他说,学习结束了,当然要回来。他也坦承:“当时中国和国外的科研水平差距太大了,我就怕人家看不起中国人,所以,想回来。”
回国后的头几年,简陋的实验条件还是让他有些捉襟见肘,“现在看来很普通的仪器,在当时就像稀世珍宝一样”。戴民汉还记得,有一回为了开展一项研究,他专程从美国借了十几箱的设备和实验用品,一个人在机场推着两台行李车艰难前行的情景。也早在那时,戴民汉就确立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研究领域——海洋碳循环。
“海洋之于地球,就像水之于人类。”占地球表面积70.8%的海洋,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戴民汉所探究的,正是海洋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的关系。
二十多年来,戴民汉带领团队系统研究了中国近海与主要河口的碳循环,致力海岸带健康发展。一项项响当当的成果,为国家科学制定“双碳”战略路径提供了关键数据和科学支撑,也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海洋碳循环和全球变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2020年,将海岸带综合管理“厦门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写入《海洋综合管理》蓝皮书;2021年,领衔发起“融通科学、管理和社会参与:助力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计划;如今,戴民汉正忙着筹备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他希望把它建设为全球化的“海洋科技自贸区”……他说:“期盼中国海洋事业早日鼎立国际舞台,我似乎是被一种使命感推着走,已经停不下脚步。”
科研以外,戴民汉的视野依旧宽广。在开展海洋科普教育、提升公民海洋素养方面,他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希望通过这些科普工作,尽快缩短海洋科学研究和教育之间的距离,让更多人更快地拥有海洋意识,“海洋意识,我想指的是开放、创新和探险。”
在戴民汉心中,“书生”就是这样一种求知者的身份,追求科学、崇尚真理、还有一股“傻劲儿”。而关于“有趣”,戴民汉笑着说,“科学本身就很有趣,科学家也可以很有趣。”
(宣传部 曾文萃)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