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10年,厦大“顶流”炼成记!
灯光暗了下来,建南大会堂里走动的身影渐渐停下。嘈杂声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悠扬的小提琴声、手风琴声。饰演“陈景润”的学生演员李龙琪从观众座位后排款款走出,老腔调老味道,把观众再次拉进“陈景润学长”的故事里。
这是厦大原创校史剧《哥德巴赫猜想》的演出现场。今年,是它在建南大会堂上演的第十个年头。10年,19场,场场爆满,观者落泪。“陈景润”站在高台上挥撒手稿、发出心中呐喊的经典一幕,也成为一代代厦大人心中深刻的记忆。
《哥德巴赫猜想》演出剧照
不仅在校内,这部话剧还“火”出了厦大,去到北京、上海、西安、澳门、重庆、南宁等多个城市,累计观看人次超过100万。明天,它还将在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进行展演。
用十年时间演好一个人的故事,厦大“顶流”是如何炼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史剧《哥德巴赫猜想》的台前幕后。
2014年,《哥德巴赫猜想》首演结束后的合影
用一年半换一个耀眼的夜晚
2013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纪念陈景润80周年诞辰大会上,学校决定要把陈景润的故事搬上舞台,让景润精神代代相传。
但是,如何把陈景润的故事搬上舞台?这样一个大型的话剧,从何开始筹备?这些问题让当时主要负责话剧筹备的楼红英老师犯了难。
剧本找谁写?楼红英想到了当时人文学院中文系的年轻老师——王晓红。在学校多个部门的分工合作下,主创团队建立了起来。
写剧本的第一步,王晓红认为是要彻底了解陈景润。
2013年7月中下旬,创作前期,主创队伍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和资料查阅准备。从厦大到福州英华中学,再到中国科学院;从厦门到福州再到北京,主创团队循着陈景润的足迹,试图寻找最真实、最纯粹的那个数学家。“也是为积累剧本写作的灵感。”王晓红说。
调研过程中,让她最印象深刻的是与陈景润的夫人由昆女士的对话。“她告诉我很多景润先生生活上的细节,非常有意思。”现在话剧里让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桥段“米饭”与“面条”的爱情故事,灵感就是来自那次对话。
访谈由昆女士
陈景润与由昆一个是南方人、一个是北方人,一个爱吃米饭、一个爱吃面条,或许有人会觉得不太合适,但是陈景润觉得非常合适。“一个小故事,却可以从中窥探一些理科生的思维。”王晓红笑道。
调研一结束,王晓红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剧本创作。楼红英回忆道,最后“冲刺”那两天,当时学校为了给她更好的创作环境,给她专门准备了房间,屏蔽外界的干扰,安心创作。
初稿诞生后,紧接着就是一次次的讨论和精修——台词是否符合那个时代?举动是不是符合陈景润的性格特征?每一个小细节、小问题都会被拿出来反复推敲,数易其稿。
“2014年1月下旬剧组组建、2月19日至20日演员精选、3月20日联排……”白底黑字的表格上,记录着话剧每一个重要的时间点,也记录着各个单位、参与人员的心血与付出。
2014年4月中旬,经过了一年半的筹备,《哥德巴赫猜想》作为厦大原创校史剧首登建南大会堂。2.2万字剧本、8个场景、30个演员,生动讲述了陈景润在厦大与中国科学院始终坚持对于数学的热爱,勇攀科学高峰的故事。
2014年演出剧照
2023年演出剧照
楼红英坐在台下,跟所有观众一样,热泪盈眶。受邀观看的由昆女士坐在她前面,楼红英说:“我看见她从‘陈景润’进来的那一刻就开始哭了,几乎整场都在流泪。”
由昆女士在舞台上发言
数百天的付出、修改了近十次的剧本,让那个夜晚显得尤其珍贵、耀眼。
同年,该话剧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还获得了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之后,这部校史剧就作为每年校庆、迎新期间的演出项目,长久留存下来,烙印成厦大的文化基因。一代代学生演员接过接力棒,讲述、传播陈景润的故事。
变,都在变,但精神不变
话剧表演,对于没有表演基础的厦大同学来说不是易事。一开始主要是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文科专业的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后来,越来越多理工科学院的学生也加入到剧组中,其中就包括陈景润的母院——数学科学学院。
陈淑铌在看学生排练
本硕均就读于厦大数学专业、现任数学科学学院辅导员、土生土长的“景润青年”陈淑铌,则接手了剧组的学生管理工作。
“只要有数学专业的同学参与,整个剧组小伙伴的心里就更踏实。”陈淑铌欣慰地看到,剧组每年都有数学科学学院的同学加入,“这不仅是为‘直系学长’、为‘科学精神’的传播贡献力量,也激励了学数学的同学们在科学的殿堂更进一步。”
十年间,演员不断变化,前后有近700位学生参与到剧组工作中来,演“陈景润”的学生演员,也已更替了五代。
滑动查看第一至第四代“陈景润”扮演者
楼红英陪着剧组走了十年,已临近退休的她表示要把舞台交给年轻人了;王晓红从编剧,变成了观众;陈淑铌则从观众,变成了参与者……时代也在变化着。
而始终不变的,是一代代厦大人对景润精神的崇敬、对科学精神的传承。
每一批加入剧组的同学,都得先上一堂有声有色的“课程”——认识陈景润。不仅停留于一个文化符号,而是走进他的世界,了解他的坚持与热爱、矛盾与困顿,读懂他为何能在如此艰难的时代背景下克服重重困难、破解数学难题,读懂“科学家是如何练成的”“科学精神是什么”。
2019年《哥德巴赫猜想》启动仪式
“这就是一个仪式感,一方面让大家重视这项工作;一方面让大家记住这个人物、这段历史、这种精神。”楼红英说。
“在剧组待久了,非常能感受到剧组的底蕴。”第四代“陈景润”的饰演者王泽宇说道。 “师生演校友,师弟演学长”,把每一代演员积累下来的经验分享给下一代,这种“老带新”的传承模式是剧组的传统。
“记得有一幕是我要从小布包迅速拿出几张草稿纸,但纸张很难快速抽出来。上一代(演员)就告诉我可以把草稿纸对折,搭在小布包外沿一侧,然后把包关上,这样观众既看不到,又能迅速把纸抽出,演出的效果和节奏就好很多。”王泽宇说道。这些经验的积累与传承提高了演员们的应变能力,也让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话剧更加精致、完整。
“谁说错台词了自己举手!”每次演出完后,表演指导杜晓书会让大家留下来复盘。哪句台词错了、音乐进早了、灯光没打好,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曾经有演员把“研究成果”说成了“实验成果”,杜晓书严肃批评道:“陈景润是做研究的,谁说是做实验的?大家一定要严谨啊!”正是这种“抠”细节的氛围,让大家对自己的每一句台词、动作都非常认真。
导演王根认为,无论是做戏还是做人,都应该秉持着敬畏的态度,“我希望大家珍惜在剧组的时光,用自己的汗水、能量、热情去感染身边的人们,传承陈景润教授的精神。”
是陪伴,是成长,是自信与底气
每天4-6小时,每周7天,同学们却心甘情愿地“泡”在了剧组。在不断重复、浸润中,很多人都在剧组生活中收获了自己的关键词。
剧组同学排练间隙拍的合照
有的是“陪伴”。2021级新闻传播学院的王姝然去年3月份加入了剧组,在她的描述里,“剧组填满了我大学生活四分之三的日子”,她与大家一起经历了庆生、团建,一起去到了广西,还将一起去到北京。
有的是“成长”。刚进剧组时,李龙琪很不适应,那么重要的角色,从没学过表演的他感觉自己“要完蛋了!”。有一次,排一场摔在地上的戏,每次他都“摔得不好”,越“摔”越沮丧,也越“摔”越差。李龙琪说,“因为我一个人让大家等,当时心里特别愧疚、沮丧”。
指导老师叫停了表演,把他偷偷拉去谈话,让他放松。之后,他又反复揣摩剧本,去领悟人物这么做的动机,思考怎么表演更合适。不断积累、磨练后,他的表演水平越来越好。王晓红称赞道,“第一年我看他演的时候,感觉他很稚嫩,现在感觉他成熟了好多。”除了收获鲜花与掌声,他在剧组中的成长于他而言更为可贵。
今年10月,团队演出结束后和观众大合影
对于王泽宇来说,他的关键词是“文化自信”。王泽宇不仅参演了《哥德巴赫猜想》,还几乎把每部校史剧都打卡了。
“我可以给好多人畅快地讲述厦大四种优良校风,以及其中的五个代表人物。告诉他们为什么厦大有如此深厚的红色底蕴?为什么厦大有如此坚强不屈的大学精神?这是我身为厦大人的自信,更是向社会展示和传播属于厦大的底气和自信。”
对于观众来说,这部话剧的“关键词”还远不止这些——
“本来没对学生排的戏剧抱有太大期待,但是现场却被演员、灯光等所有工作人员的专业度震惊到了。”
“非常感动,好几次哽咽,陈景润学长对于数学的热爱程度真的让人动容。”
“很真实,尤其是米饭与面条的爱情那一段,很可爱很生动,觉得他就是我身边的人,是我的学长。”
……
《哥德巴赫猜想》演出剧照
话剧里,陈景润在数学研究上不断进步,收到华罗庚先生的来信,从厦门去了北京,完成他的理想和追求。
话剧外,正值厦门大学数学学科创建百年、陈景润先生诞辰九十周年、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最好结果保持五十年,这部走过十年、承载着陈景润故事和精神的《哥德巴赫猜想》,也怀揣着厦大人的热爱与梦想,奔赴北京,把这一个人的故事,讲到更多人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