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模型可以省钱,但不能帮你赚钱
4月18日,Meta重磅推出Llama3(80亿参数版本),并称其为“史上最强开源大模型”。扎克伯格信心满满地表示:“AI已成为 Meta 的核心,Meta AI是目前可免费使用的最智能的人工智能助手,同时更加强大的4050亿参数版本的Llama3也已在路上。”
与之前马斯克推出开源模型Grok时一样,除了Llama3本身的性能引人好奇,关于模型应该开源还是闭源的争论,迅速引爆科技圈。
360创始人周鸿祎声称“互联网的经验证明,开源是AI生态走向繁荣的必然条件”,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则认为:“开源模型永远无法追上闭源,并且闭源更有利于AI长期发展。”
就在开源派和闭源派争执不休的档口。一个更引人关注的消息传来,美股AI相关企业的股价暴跌。以英伟达跌去1.5万亿市值为代表,苹果、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的股价也遭遇重挫。大量美股投资人担忧“AI热潮将就此熄火”。
能赚钱的才是好模型
关于开发者选择开源还是闭源模型,外界一个核心的争议点在于“对模型性能的取舍”,即闭源模型性能远超开源,所以开发者要降成本,似乎只能降体验。
但凡卓资本投资经理Cathy认为,衡量开源和闭源模型优劣性,不能光看模型性能评测上有多么好,更关键的还在于成本。“不管模型的性能有多好,如果成本太高,比人解决问题成本还要高的话,那也很难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一名AI应用创业者,NewOaks AI的CEO Ray也坦言:“大模型开源还是闭源,并不是我关注的核心点。我更关心当我们选择大模型时,他能否帮助我们在某个固定的AI应用场景解决问题,并且把帐算过来。”
以NewOaks AI的一个服务案例为例。NewOaks为美国加州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了一个房产经纪人的AI assistant(助手)方案,能够帮助房产经纪人更好地解决客户问题,提升获客效率。
而在成本上,以往该房产公司雇一名员工每月的底薪加提成大概5000美元,在使用AI之后,成本就能控制到100到200美元之间。Ray表示:“客户并不了解,也不关心AI模型的性能,他们会为NewOaks产品买单,只是因为能省下更多的钱。”
另一位AI应用创业者,物圆TreLoop创始人&CEO李依桐也指出:公众对AI大模型的认知和理解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对于AI技术在图片生成、小说创作、PPT自动生成等领域的应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李依桐目前正在攻读长江商学院MBA学位,她通过与教授和同学们的深入交流,洞察到在初级AI技术应用领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优异的用户体验是赢得用户青睐的关键。
李依桐强调,这些AI应用在技术层面相对容易实现,在提升用户体验和激发用户付费意愿方面,有不可小觑的潜力。她建议技术开发者更多地关注市场的实际需求,“满足真实用户需求比单纯追求技术性能的提升更为关键。”
亚马逊云科技解决方案架构师林达,则依托亚马逊最新发布的Claude3模型,对开源还是闭源给出了见解。
首先林达认为:目前大模型还没有一个“一招鲜吃遍天”的方向,千亿参数级别大模型和10亿级别的小模型,都能在特定场景发挥作用。
比如在TO C端,类似聊天、角色扮演、游戏NPC等开放场景下,更强调模型的适配性。那么利用较小参数的开源模型,用企业积累的私有参数进行训练,反而能更有效地做出产品的差异性,不会像通用模型“看似什么都会,其实什么都不精通”。
但在TO B端,尤其是医疗、法律、金融等专业性强,开放性小的领域,客户则更需要更高准确率的闭源模型处理大量数据,同时保障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
因此基于亚马逊云Bedrock大模型服务上新发布的Claude3模型,也分成了中杯(Haiku)、大杯(Sonnet)和超大杯(Opus)三种参数类型。而在大模型竞技场(LMSYS Chatbot Arena Leaderboard)的评选中,最小参数的Haiku最受开发者喜爱,有开发者评论称“Haiku的响应速度、功能和上下文长度,在目前的市场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要想赚钱
应用场景还得打开思路
除了模型层是否开源的争议,关于大模型如何跑PMF的疑问,也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尽管大多数投资人都认可AI一定是未来,但是随着一级市场烧钱时代的结束,AI公司必须尽快找到自我造血的渠道也逐渐成为共识。
而Sora的横空出世,让更多人意识到“要想赚钱,AI也可以靠短视频?”
比如最近两年内容变现最火热的短剧赛道,就有人在用AI辅助短剧生产。
积木创意创始人&CEO魏新星介绍称,目前国内短剧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投流。想让短剧有更多的收益,主要靠加大在抖音、快手和腾讯视频等平台的投放力度。
相应地,对短剧产量就有了更高的需求。
因此积木创意尝试将AI引入短剧生产的工作流,制作了一个AI短剧生产平台。
在剧本生产端,积木创意签约了100多个作者,这些作者也是第一批积木短剧生产平台使用用户。通过使用积木短剧生产平台,编剧们既产出了短剧剧本,同时也对整个模型进行调整和训练。
第二步,积木创意还布局了AI视频创作平台。比较常见的AI换脸,视频剪辑,数字人,包括配音字幕等等,都能使用AI。
据小饭桌了解,如果不找演员和主创现拍,将国内有版权的短剧直接AI翻译或者换脸,像简单的翻译和配字幕,一分钟只要20块,按平均一部短剧100分钟算,成本只需两千块。
湖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劳奕臻也表示:“AI作为生产力工具,对影视后期以及自动化编辑具有极大影响。”
劳奕臻教授以自身实验室的AI应用案例举例。在与湖南广电的合作中,劳奕臻团队就通过AI技术进行了智能广告植入,以及场景美化。
劳奕臻透露:“许多综艺和电视剧里的广告在拍摄时并不存在,这就需要靠后期技术智能植入,通过分析视频的光线、风格、阴影和反射率,人工智能可以让产品广告以更贴近原视频风格的形式融入,而不会显得突兀,影响观众整体观看体验。”
除了添加广告内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擦除穿帮镜头、给不和谐镜头打码,也有极大的商用价值。
众所周知,许多综艺拍摄完成后,后期人员都需要熬夜打码,从无关品牌露出到劣迹艺人,都需要一帧帧打码抹去。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显然能更大程度提升后期处理效率。
当然太阳帆创投投资总监赵哲也提到,以Sora为代表文生视频模型,离真实商用还差得很远。“可是我们现在就像iPhone 1时刻,谁都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比如现如今的iPhone,每年都能纯用手机拍出几个电影级的短片,但在iphone 1时代,很难想象到今天的技术进展。
换句话来说,要想靠AI应用赚钱,除了贴近用户需求,在应用场景方面也得打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