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单打独斗?硅谷创业者已经进入“合伙时代”!
英途说
上周,英途率队近20位中国一线企业家深入硅谷,探访了超过20家企业级服务领域的新锐企业,硅谷公司极致专注、认真打磨技术、开放协作的创业家精神受到中国企业家们的一致称赞,而企业家们对于中美大环境的思考,对企业级服务的风向判断,和对管理公司的反思,相信这样无私的分享将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宝贵的一笔财富,Enjoy!
途友分享(按姓氏音序排列)
陈哲颖
三盛宏业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这次主要的收获,是他们专注的精神和开放的心态。看起来这两个词汇是比较冲突的,但是实际上又是可以整合起来的。比如看我们房产做产品,但是和IT行业产品又不太一样,房产产品资金压力大,产品周期短,希望早点获得回流,这会让我们忘记对产品的专注,对现实让步。
虽然我们并非一定要把产品做到极致,但是怎么把产品和运营结合起来,是我要考虑的问题。接下来是开放的心态,很多硅谷公司愿意把数据放到云端,如Intacct,而InsideSales甚至有的企业愿意把自己的数据分享出来,贡献给这个行业。
这次学到东西非常多,尤其是从各位老总身上,包括对企业的精神等。
传统企业的角度来看大数据,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创新,美国硅谷企业的创新精神普遍比国内的整个生态要强,我觉得这边的企业,可以看两种创新,一种是微创新,小创新,发现他们最初做产品的想法并不是非常难想到,比如用大数据做制造业、做营销,但是体现在敢想敢干,有了想法之后能够去做,坚持不懈的去做这样一个产品,第二个是大的创新,在硅谷大的企业必须有创新和开放精神,Salesforce是建一个很好的平台,几乎所有的Start Up都接入Salesforce,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态。
企业的创始人,应该经常来外面看看,开拓认知的边界。大家都在转型升级,这个过程中创始人的心态是最大的障碍,认知不到未来趋势,或者原来内心不够坚定,对未来的趋势要坚定,我们房地产开会说要转型、升级,年后我们房地产行业的所有应用都应该在云上,我们要对这一点坚定。
目前美国SaaS产业占软件的15%,过去两年2%成长到15%,再过3到5年,应该就过半了。国内的软件生态没有生成,希望在SaaS领域不要重演软件当年的悲剧,本来应该都加个0,结果现在都少个0。我们在IT方面,能租绝不买,能买绝不开发,要开发是不是真的需要,实在不行再开发。
三五互联
董事长兼总经理
整体感觉不错,都很有特色,这次看的偏早期的比较多。但是要提醒的一点是,国情不同,美国的产业环境完善,生态链完善,Salesforce通过API开放接口接入各种各样的生态,这样的生态在中国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公司包括BAT都想自己做,除了游戏之外,其他很多都自己做,在这种环境下,需要等待时机。硅谷企业做产品都耐得住性子,把产品做到极致,然后再快速拓展市场,但是这在中国又有一定的矛盾,因为中国的商业环境,创业者对产品形态到底该怎样,其实是在不断摸索中才知道的,而美国这边其实是有很清晰的景象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花2到3年做技术准备,然后再放到市场上,可能机会已经失去了。
这次感触很深的是,这边有这么一帮美国和中国的精英,他们非常聪明,又有好的环境和想法,3到5年不赚钱,潜心去研究一项技术,比如我们看到的GraphSQL,打破了传统的搜索和分析数据的模式,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国内做东西非常浮躁,半年都长,恨不得3个月出来,不像这边会有耐心地做几年,有壁垒,再推向市场,大家因为分工开放的心态,造成他们能做很细分的市场,中国的大企业都想做成封闭的市场,去占领整个市场。
这对我有两点启发,第一个,我们在做一些大的系统的时候,还是应该抱有一个更开放的心态,第二个我们看到的硅谷的企业,我们虽然很难用它的系统,但是我们可以在我们现有的产品和数据之上,比如对已经沉淀的数据做一些分析,做很多微创新。
硅谷这边物是人非,101公路永远是这条公路,公司也是这些公司,但是如果你不去看高大上的,而是看创业公司,你会发现每过两年又是一波冒出来了,硅谷的人危机感非常强,第二个感触是小而美,公司做大了会再想办法做小,只要有那么核心的几个人在就可以了,第三个感触是产品文化,不管媒体怎么说,我把用户痛点解决,做到极致,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在美国,开发者和用户相信数据是为决策服务的,所以冒出来做这么多数据分析的公司。当然,美国在科技和产品上是领先的,中国是在应用创新上领先的,比如我们聊,Yelp没有大众点评好,中国对用户心理的把握,不见得比美国差,有些东西有后发优势。我之前和一个做人工智能的老教授聊,他们比科大讯飞做的要好,我说,“老教授,你这些东西什么时候拿来做一些产品呀?”,对方一笑而过,你们年轻人做做就好了,我Paper已经出来了。但是在这边我们发现,图论是很理论化的东西,而GraphSQL把它做成了一个商业化的实用化的东西,这一点产学研相结合的氛围只有硅谷。所以我们过来看,不一定是来抄,抄不来的,而是看到他们在打磨产品上的细节,怎么来看。而我最大的收获是和大家一起讨论,因为这是最接地气的。
我感觉跟国外跟国内企业还是不一样的,他们注重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比如Handson Robotics,只有30几个人,很难想象国内30个人的小公司能够做到这样的产品,其他企业50个人48个是工程师也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从模式来讲,做产品8年以上还在融资,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应该不太可能,这么多年不挣钱还能存活吗?还有就是从领域上来讲,这次看很多Predictive Analysis,那怎么从使用上来讨论这些问题,这个思路还是对的,用是有用的,用数据分析汇聚自己企业的业务,有价值。但是稍微有点担心,4、5年还不能Break Even,国内大数据更落后,什么时候国内企业才能用同样的技术来对自己的企业发展有帮助。
这次考察SaaS类的居多,和我们自己非常相关。大趋势不可避免,美国公司对工作效率的提升,哪怕一点点,都倾尽全力,并且收获了很多的融资和客户,非常的成功。在国内有一些声音,效率并不重要,而要提供商机,这一点上,美国领先国内5年左右的时间。第二点,美国企业,科技创新合作特别多,比如特斯拉主要是硅谷这边的人在买,比如这次我们参访的公司都用到了Envoy的签到系统,我个人来看这个产品其实没有太大意义,但是硅谷企业互相帮助,今天看的InsideSales卖的也是很多高科技创新的企业。很多创新都是从内部开始。对比我们自己,很惭愧,许多东西都自己做,其实只要做自己专业做的方向就足够了。
企业级市场,中美差异很大,主要在于这两年,ToB市场整个环境不一样,这边已经走到了利用数据的价值,机器学习这块,而国内是补课,比如钉钉、企业微信等,都是投入很大,移动化、社交化等。我在欧洲工作的时候,SaaS就已经非常完善了,分析一条航线就是Twitter、Facebook直接拿出来分析,包括这边的营销和服务,都是在线的,协作的,大量围绕销售和服务的数据驱动的。国内的环境也是在学这边,可能落后5到10年,国内都喜欢独立地做,不会把已有的资源充分地利用好。用友现在的优势在于,所有的大中型企业要找就找一个人全部搞定。所以我也是游说老板,我们最大的优势是销售,是地面部队,就像APP Store一样,比如外勤365做得比较好,那就进入我的平台,只是我分一部分利润就是了,把自己和生态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是需要大家一起去努力的。这次来我意识到,接下来做系统设计,要优先去考虑数据的积累、机器学习等。尤其是当国内喜欢用IM做社交入口,我如果把用友和外部的,都集成进来,我觉得这是接下来我要规划的重点。
这次来主要是看两类,大数据营销的我之前接触过,还蛮有意思。不过如果选一家最感兴趣的,我觉得图论数据库的很有意思。另外这批中有三家是IOT相关的,中国制造业大国,这一块机会很多,很可能和工业4.0一起做起来,也会是一大波投资的方向。这里面有一些技术领先度,又有华人在,从投资看会比较有意思。如果在硅谷做投资,我主要从这两个方向来看,一是技术和方案对中国的价值,这样才能帮得上忙,二是最好有中国人,这样不需要英语能力,直接可以谈业务,这样的公司就挺感兴趣。
硅谷整体环境好很多,宏观环境。人才这一块,创始人都是国内难得的顶尖人才,这是国内和硅谷最大的差距。但是在这边创业公司感受不到中国创业公司热火朝天那种劲,也许这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再过几年也可以和硅谷媲美,真正实现中国创新的发展。
从公司来讲,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Infer,首先是精英文化,团队不大,都是有经验的,产品时间不长,但是相当不错,专注于打造产品,这是我们想要追求的方向,国内产品刚出来就要招不少的销售,早期也不是特别关注技术。
硅谷的薪酬对SaaS模式非常重要,比如InsideSales和6Sense做线索评级和预测,国内公司不需要,所有的线索都扫一遍,直接扫楼,因为国内销售成本非常低,2000到3000直接就开始干了,甚至没有线索直接扫楼。三年之后有Hubspot、Salesforce,这种模式才能成立。我一直以为他们的平均工资是10万美金左右,这次看他们5年工程师的薪水在20到30万美金。第二点就是产品和客户价值放在第一位的精神,是比较意外的,我自己是个产品经理,我自认为我在公司非常重视这个,我把销售放在很后面,但是到硅谷发现,我1年到2年的产品,他们能做4年,做5年,然后保持10多个客户,在国内的话,投资人说至少得上千客户才能交待过去吧,他们用ToC的思维来看ToB。
我们主要做SEM,我就以关键词说一下我的感受。
第一个词叫“纯粹”,这次来感触很深,一是这边对产品很有信心,非常纯粹,比如Zoom的Eric Yuan,是我想要的创业时候的状态,这种纯粹体验非常深,他们很细分很专注,我们讲互联网心态,快、专注、极致,但是我们很快,专注和极致不够,我觉得可能要倒过来,先专注、极致,才能快,创业公司300到400个人,只有专注了才能把产品打磨好,我们有时候给产品耐心确实不够。二是“抱大腿”,Salesforce达到哪就跟到哪,BrightEdge跟着Google走,在国内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公司出现,因为没有Salesforce,正是有了Salesforce,才能有那么多客户和数据,Salesforce也很愿意把接口分享出去,自己专注做自己的,虽然大客户也定制化,但是会交给服务公司。做生态链一定要大气,虽然牺牲一定自己的利益,但是给各个角色生存的空间。最后是“数据”,数据作为公司资产,会成为核心竞争力。我们有心地去收集数据,BrightEdge和我们比较类似,只是做的自然搜索,小数据积累多了,就成了大数据。创业者应该不让自己成为瓶颈,要多出来学习。
这次看前期的企业,而且都是创始人,频道是对的,交流起来很有同感,我感觉这次交流的效率是最高的。这边敢选择很窄的一个点切入,这是很大的一个勇气,国内不敢这样,一选就被大公司做掉了,这是我看到的勇气。但是也思考,我们不断地拿别人成熟的技术来做应用,然后占领市场,他们敢这么做,可能是因为背后在技术上能做一定的壁垒,在一个领域研究很深才敢深入。我们看的5家预测分析,但是他们很善于在上层把自己隔离开,不做直接竞争。这是很好的模式。
我搞研发十多年,以前也来过这边,但是这次来感觉很专业。产品的角度来说,现在国内老说SaaS可能是,心理也没底,尤其是像我这样做ERP的,财务相关的,到底上不上云,很多人都怀疑这个事,比如这边像Intacct也上云了。
我们去年投了三个产品,其中有一个经销商的平台,好多人说企业的经销商不可能把信息放给你又放到云上,我当时就说,试试又怎么样,做了一年,现在产品有300到400家企业客户,最多的一家有1000多个经销商。大家也习惯了,ERP端的产品不在云上也不可能了,这块可能也没想象的那么难。我们也要着手做SaaS的ERP,我可以供应链在云上,财务可以私有部署,公有云私有云相结合,但是不能因为说不行就止步不前,比较坚定这个决心。
技术上来看,人工智能在国内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但是他们已经用起来了,我打算回去就搞3、4个人做起来,其实如果真的完全可以把这一块做起来,比如库存,做成智能的,比现在的一个记录一个分析要好,比如ERP的销售情况,和现在的ERP相比就不是一个档次了,还是不一样的。
本文为英途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ningxy@intoer.com。
9月10-18日
英途首推印度移动创新考察
走进首都新德里及“印度硅谷”班加罗尔
我们将聚焦互联网金融、电商、游戏及影视娱乐领域
对话行业创新公司及本土特色机构
探寻中国公司进入印度的成功路径
发现潜在投资机会和合作伙伴
了解请加微信:18800089169,或关注“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