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轼被贬惠州时,为什么只专注做这几件事

2017-05-24 文·图_王兆伟 廉政瞭望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冬,江西赣州盗匪谢达进犯惠州,一把大火把惠州治下的归善县城房屋焚烧殆尽。潜藏江边的老百姓发现,谢达一伙人烧杀抢掠,却对苏轼的白鹤峰故居“秋毫无犯”。更令他们瞠目的是,谢达又率领部下去往孤山修葺六如亭,烹煮牛羊祭奠过苏轼侍妾王朝云后方才离去。这是南宋学者洪迈的《夷坚志》中记载的一个“盗敬东坡”的故事。

从1094年10月被贬居惠州,到1097年7月再度被贬海南儋州,苏轼在惠州一共待了940天。在这段时间里,苏轼到底做了什么,使其得到盗匪的推崇,连故居也得到“保护”?

东坡纪念馆前的苏轼雕像。

01

北归无望,筹建白鹤居


公元1093年农历9月,北宋宣仁圣烈皇太后高滔滔薨逝。宋哲宗亲政,进而对所谓元祐党人展开清算。隔年十月,苏轼被贬远宁军节度副使,诏令惠州安置。

初到岭南,恰逢惠州疫症爆发,体弱的王朝云不幸染病,渐入沉疴。后经当地名医调理,王朝云身体渐有起色,却一直不得痊愈。1096年农历7月底,王朝云病亡,八月初三,葬于惠州西湖畔孤山之上栖禅寺的松林里。

苏轼侍妾王朝云之墓。

王朝云之死,对老年苏轼打击极大。此时,朝廷政治斗争愈为激烈,苏轼“已绝北归之望”,于是在孤山以东两公里的东江岸边的白鹤峰上,谋划建造房屋,以期日日遥望朝云,终老此地。

隔年闰二月初,苏轼长子苏迈数请获准,赴广东任职,于是携幼弟苏过并两房家小到达惠州,与父亲苏轼团聚。几日后,白鹤峰居所正式竣工,苏家住了进去。苏轼一扫半年愁云,含饴弄孙,颇为自得。然而,朝廷以“韶惠相邻迥避谪籍”为由,于三月将苏迈公职罢免。

祸事并未停歇。这年农历4月17日,一纸诏令来到白鹤峰,苏轼再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即儋州)安置。这距离苏轼贬谪惠州只有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距离苏家团聚才两个多月。两日后,苏轼启程渡海。

苏轼走后,苏迈和苏过两房家眷则滞留白鹤峰,待父归来。然而,苏轼认为自己必死海南。路过广州时,苏轼给友人王古写信道:“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

王朝云墓前,苏轼亲自主持建造的六如亭。六如即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02

岭南弘文


苏轼谪居儋州四年,苏迈、苏过两兄弟并两房家小在白鹤峰守了四年。苏轼被贬海南后的第二年,其弟苏辙被贬循州(即今梅州),苏辙也将家眷留在了白鹤峰。

公元1100年,宋哲宗崩,徽宗即位,苏轼、苏辙兄弟遇赦。苏迈两兄弟并家小齐赴广州迎接苏轼,并一同北归。自此开始,白鹤峰上的苏宅成了苏轼故居,随即被当地官民奉为祠堂,加以保护祭祀。

据惠州地方志记载,自1100年到1910年的810年,东坡祠曾修葺过34次,平均不到25年就有一次。惠州的老人认为孤山到白鹤峰一线是当地人文精神的“命脉”,白鹤峰是惠州人文的眸子。

贬谪惠州,对苏轼本人乃至北宋文坛、政坛而言,是一个大不幸;但对惠州乃至整个岭南而言,苏轼寓惠与两百年前韩愈寓潮类似,直接引发当地文化的飞跃式发展,不啻为一件难得的幸事。

据惠州有关部门统计,苏轼在惠州寓居940天间,作诗词、杂文多达587篇,数量仅次于其在黄州的750多篇。这在苏轼文学生涯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清代诗人江逢辰所言“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寓居惠州期间,跟随苏轼求学的岭南子弟络绎不绝。北宋以前,岭南在政坛上几无存在感,唯张九龄一人而已。宋元以后,岭南名臣辈出,多赖韩愈、苏轼开拓之功。

苏轼不光自己笔耕不辍,弘扬文教,对多元文化也时常着意加以保护。他寓居惠州期间,与当地小寺庙——海会院住持海会禅师交好。海会禅师博学多才,但他栖身的寺庙规模尚小且房屋破败,香火不旺。苏轼在生活十分拮据的前提下,毅然“助三十缗足,令起寝堂”,建起了寺庙大堂海会殿。

但杯水车薪,远不足数。苏轼于是“盯上”了他的表哥程正辅和弟弟苏辙。程正辅当时提刑广东,与苏轼相距不远。苏轼连去书信“化缘”,最终化到了一万五千钱,买下一片陂田,建成放生池,成为惠州西湖之鳄湖的由来。

泗州塔是惠州西湖最古建筑物,苏轼谪居惠州时称之为大圣塔。

03

百代观法


自苏轼辞世到清宣统皇帝退位的800多年间,每逢重要官员到任惠州,首要之事就是拜谒白鹤峰东坡祠。清朝归善知县蔡梦麟在《重修东坡祠记》中说苏轼“寓惠三年,善政善教,百代观法焉”。可见,苏轼已经成为后来官员的镜子,提醒他们省身自问。

苏轼在惠州时间不长,为什么能得千年供奉?惠州当地人认为,这不光是因为苏轼的人格魅力,更是因为他为惠州老百姓作出的实际贡献。

苏轼到达惠州后,见当地水稻种植方式落后,不但令农人身体痛苦不堪,而且小腿因长期浸泡水下多生“疮烂之疾”。于是他在百姓中推行新式农具“秧马”,不但解决了农人劳苦问题,而且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率。眼见当地军政混乱,官、军时有扰民、害民之举,苏轼建议建营房三百余间,以肃“军政”,使民安居。

苏轼抚琴,朝云在侧,贬谪岭南,月朗星疏。

不仅如此,苏轼不顾自己贬谪之身,多方谋请,朝廷最终同意了他改革当地赋税制度的建议,“纳役奏改钱米各半”,“民受赐多矣”。

天下西湖三十六,惠州西湖胜在曲。惠州西湖的“曲”,最早就是苏轼奠定的雏形。

苏轼寓惠之前,惠州并无西湖之名,亦无西湖之实。据记载,隋唐以前,惠州西湖类同一片沼泽,豺狼横行;唐宋之际,不少圩地被开垦为稻地陂田。因“过度开发”,湖泊所在地生态破坏比较严重。

苏轼贬居惠州时,听说城西湖泊时有水患,老百姓深受其苦,即有意整修。然而,那时的他与侍妾王朝云多病缠身,实在拿不出钱财。雪上加霜的是,他被当局“恶意欠薪”。在吃饭都成问题的情况下,苏轼把自己的犀带给捐了,兑换钱财帮助当地在西湖、西枝江等紧要区域修筑了东新桥、西新桥、西湖堤等基础设施,极大地便捷了交通,缓解了水患。

从此,惠州城西水患不止的洼地成了百姓游览的圣地——西湖。

俯瞰惠州西湖,曲水回环。

苏轼逝后,其祠供到惠州之人凭吊数百年。可惜的是,历经近千年,东坡祠最终没有逃过日军侵华的浩劫——几经轰炸,被夷为平地。建国后,白鹤峰原址上先被建成医院,后又被改造为惠州市卫生学校。对惠州年轻一代而言,他们早已不知白鹤峰之所在。然而,卫生学校里仅存的那口古井,或许日日追溯着苏轼当年建房盖屋的故事,回味着苏家祖孙的笑声。





廉政瞭望——中国最精致的反腐败新媒体
微信ID:lzlwzz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