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充“阳光问政”,让舆论监督麻辣鲜香

2017-12-05 记者 龙在宇 廉政瞭望


今年以来,一档长度为2小时的电视节目在南充荧幕上掀起收视风暴。

这档节目直播时间定在礼拜四上午9点30分,绝非通常黄金收视时间。但开播后,它迅速占据南充收视冠军位置。

这档名为“阳光问政”的直播节目自开播以来,有官员丢了乌纱帽,还有人因为触犯法律被移送司法。绝大多数南充市民认为节目有辣味。

其实,邀请官员上节目或是进行电视问政,均非新鲜事物。为何南充的“阳光问政”却在当地引起如此巨大反响?

搭建舆论监督新平台


在“阳光问政”之前,南充电视台还有政务面对面、阳光政务热线等多个栏目,形式也大同小异——邀请相关部门的官员上节目,主持人与观众现场发问。这些节目办了多年,一直不温不火,连节目制作人员都有些心灰意冷。甚至,电视台内部已经有人提出,这些节目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就在此时,南充市纪委主动联系,希望能整合资源,由市纪委监察局、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市目督办、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将之前节目升级为全新的“阳光问政”全媒体直播节目。对这个提议,媒体乐见其成。“过去邀请局长,来的是科长,如今邀请科长,局长也会来。而且,再火辣的提问,官员也不能回避了。”

不过在南充市纪委看来,仅是官员“出勤率”的提高远远不够。

“‘阳光问政’正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纪理念,保障群众利益的一次实践。”南充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伍定说,如果仅仅让官员露个脸,或是简单的一问一答,“麻辣烫”的味儿显然还不足。有问题不可怕,关键在以问题导向、扎实整改、赢得民心,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我们积极鼓励媒体用他们的视角去发现与曝光问题。媒体人有他们的专业能力与新闻视角,通过他们的发掘,能够晒出那些披着“隐身衣”的“四风”问题,有效延伸监督触角。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节目在制作阶段便有许多创新突破:不再是干瘪的一问一答,而是由记者针对问题进行暗访,在节目现场播出暗访短片,让上节目的官员直面这些曝光的问题。

节目播出以来,先后曝光了房管局办证流程慢群众办事难,车管所外“车串串”泛滥,农村违规吃低保等问题,引发强烈反响。今年9月,“阳光问政”曝光了营山县新店镇蓼叶新村敬老院饮食质量太差,有时吃变质的救济大米等诸多问题。纪委随即展开调查,发现除了管理漏洞,还有违纪违法行为。如今,相关人员被问责,敬老院院长已被移送司法。

一个够麻够辣够烫的节目,不会缺少关注度。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个细节,“阳光问政”开播之初,并没有大规模宣传推广。然而作为一个升级改版节目,播出一期后收视率便大幅跃升,此后更牢牢锁定南充收视冠军。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一论断又一次被证实。

开启大问政模式,打造工作闭环


“运管领域乱象为何屡禁不止?”在“阳光问政”直播间,主持人问道。上节目的官员回答:“我们工作人员有限,人手紧张。”对于这个答案,应邀到现场参加评议的人大代表并不满意,问道:“究竟是管不过来,还是没有去管?”主持人随即播出一段暗访视频:对于违章行为,近在咫尺的执法人员视若无睹,还与某些黑车司机打着招呼。其中一名人大代表趁势追问:“如果执法人员都是这种态度,人手再多也没用。”

节目制作方介绍,这档节目最大的特色就是“新、真、实、好”,没有导演,没有预先安排好的台词。节目采取电视、电台、微信、微博、网络同步直播方式,所有被通知上节目的官员,都是前一天接到通知。对于暗访短片具体会曝光哪些内容,官员一无所知。

一名曾上节目的官员告诉记者,自己接到通知后,也尝试着去打听,究竟暗访短片拍了些什么?电视台台长任润生说,我们是签了保密承诺的,如果谁透露出去,纪委就要问谁的责。

南充市纪委副书记马文林介绍,要让节目原汁原味,辣劲十足,发挥舆论监督的最大效用,就必须在流程设计方面予以保障。

人们喜爱麻辣烫,不仅因为麻辣劲道,更因其鲜香。以“阳光问政”为载体,搭建起舆论监督新平台后,探索并未止步——舆论监督发现的问题如何解决,纪委又如何发挥监督执纪问责的作用?

为此,南充启动了大问政模式,并用打造工作闭环的方式来统筹解决。随着节目播出,在市委统一领导下,越来越多的部门加入进来。在选题策划阶段,纪委、政府办的人员会聚在一起,研究梳理出当前阶段的热点问题,先确定问什么。但是,这个问什么是方向层面的,并不针对具体个案。比如,确定问政题目聚焦在市政管理领域之后,媒体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暗访,曝光典型个案。

在问政环节,不仅有群众代表,还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特约监察员,他们作为现场嘉宾发问。问政后,针对暴露出的问题,纪委与政府办、市委目督办等跟踪处理。涉及不作为、慢作为的,政府办、目督办等部门将督促整改落实,涉及乱作为的,纪委立案调查。比如,针对节目曝光的房管局、车管所等单位办事流程繁杂,老百姓办证费时费力的现象,如果仅是流程优化问题,由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如果涉及办事人员吃拿卡要,纪委将启动调查。

伍定介绍,问政的目的,绝不仅止于问,更重要的是推动问题的解决,举一反三,系统治理。这就需要在市委统一领导下,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进来。“在此过程中,纪委不能缺位,也不应越位。根据暴露出的不同问题以及各单位的工作职责,该哪个单位负责的事情,就由哪个单位牵头承担。纪委重点是监督相关部门开展系统治理,以点促面,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整治,一个行业一个行业规范,来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高频率播出,形成倒逼压力


两个月前,蓬安县徐家镇陈家拱桥村的村民向“阳光问政”暗访记者反映,该村在低保评定上存在问题,有三人不符合条件却吃上低保。在电视画面中,更有村民指村支书收红包帮人办低保。节目播出后,相关部门经过调查,发现该村不符合条件却享受低保政策的,不止三人,而是八人。但是,村支书收红包的行为不属实。

如今,相关人员被取消低保资格,村支书唐安铭也被暂停职务。面对记者,唐安铭承认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同时也感谢这次调查,在收红包的问题上还了他清白。徐家镇镇长蔡雨沛介绍,我们感谢舆论监督发现的问题线索,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处理,及时整改。

南充市纪委常委罗靖告诉记者,我们欢迎并鼓励舆论监督,但在实践过程中要把握住一个原则“实事求是,依纪依法”。针对媒体曝光的问题,要进行认真调查核实,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出相关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舆论监督的效用。

随着“阳光问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媒体单位负责人也提出另一问题:会不会有个别暗访人员放松要求,甚至以曝光相威胁,向相关单位索要好处?在与纪委同志交流后,媒体着重加强了自身教育,并与相关人员签订廉洁承诺书。一旦发现问题,相关人员将被严肃追责,同时承担经济赔偿与刑事责任。

大半年时间里,“阳光问政”播出近20期,每两周播出一次,已成为一档固定栏目。据介绍,之所以间隔时间如此短,就是要通过倒逼压力,形成有问政、有整改、有落实、有考核、有追责、有治理的工作闭环。每期节目不仅曝光新问题,也要回访旧问题的整改情况。






廉政瞭望——中国最精致的反腐败新媒体
微信ID:lzlwzz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