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师教授说专业 | 物理学:格物致知,大师摇篮

浙师大招生 浙江师范大学招生 2023-07-30


(物理学专业宣传视频)

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是浙江师范大学的校训。“悟物穷理”乃是物理学学子的追求。物理学就像树根一样,在你想不到或者最为平常的地方,都散发着它的光芒。下面将介绍浙师大物理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和特色。


01

专业宣传大使

龚昌德,教授,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53年9月至1955年1月在华东水利学院任教。1955年1月起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1978至1981年任副教授,1981年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同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1986年至1993年任南京大学物理系系主任,1994年起任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09年起全职加盟我校,任海峡两岸统计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理论物理省重点学科负责人。


02

专业发展


专业定位于全国一流,省内领先。物理学专业成立于1956年,是我校最早设立的三大专业之一,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浙江省属高校2019年首批唯一入选物理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省重点及优势专业(2016年全省唯一入选的物理学专业),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专业归属的物理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2018年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获批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专业依托于浙江光电子研究院,省固态光电器件、光信息检测与显示技术等省重点实验室,龚昌德省级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以及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省重点物理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平台。



03

培养目标


为适应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围绕浙江基础教育改革先行示范的需求,本专业秉持格物致知、维实维新的理念,旨在培养具有高尚师德、教育情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掌握扎实物理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具备熟练科学探究和教学实践能力,富有科学思维和合作创新精神,能够在中学和其他教育机构从事物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本科生毕业5年左右达到如下目标:

目标1:师德高尚,热爱教育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教育情怀,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愿意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无私帮助,有志于成为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

目标2:专业扎实,精于教学

具备系统的物理专业知识结构,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物理思维能力。能够设计、开发和应用实验来开展创新教学和指导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熟悉中学物理课程体系和标准,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中学物理课程教学,教学业绩突出,教学效果好,在5年左右达到中学一级等中等专业技术职称要求。

目标3:育人为本,善于引导

能够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善于利用物理学家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励学生。具有一定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能较好地组织管理班级,善于通过科普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目标4:精研善思,与时俱进 

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把握物理学科教改前沿并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技巧,形成自身教学风格和特色,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关注物理学的最新进展以及物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动态,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提高。


04

培养特色

一是强化基础突出实践,潜心育人成效显著。本专业强化基础理论,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教学技能,已培养上万名毕业生,包括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省功勋教师、杰青、省特级教师。

二是结对卓越物理教师,选拔精英联合培养。为培养能引领、服务基础物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示范型卓越教师,依托教育部的“基于UGS教育共同体的实践创新型中学卓越教师培养项目”,每年选拔30名左右学生,结对15名左右省物理特级教师联合培养。

三是锤炼学生师范技能,狠抓各类学科竞赛。在培养过程中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力学竞赛、大学物理竞赛、高数竞赛等),创新创业大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以及全国和省级各类师范技能竞赛,开拓视野,增强实践与动手能力。

四是鼓励学生积极深造,培育未来知名校友。基于扎实的专业基础,每年激励学生保研、考研。经过几年的积累,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受到了国内“双一流”大学的青睐。



05

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固体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方法,计算物理等。


师范技能核心课

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学科课标研究与教材研究、微格教学诊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学物理实验方法、教学技能训练、物理实验技能训练、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



06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9人,包括中科院院士龚昌德在内的教授20人,副教授9人,博士48人。本专业还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与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5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物理学类专业、实验、师范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人。另有专职实验人员10人。


教学资源


除日常教学需求的基础物理实验室外,增设了师范技能、大学生力学竞赛等实验室和多个大学生创新工作室,而且教师的科研实验室亦对本科生开放,鼓励低年级的本科生加入课题组,本专业的教育实习基地遍布全省各地。



07

办学成果


教师教学成果喜人

本专业教师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5项,省教改项目13项,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十三五”协同育人项目1项,发表教研论文100余篇,教材专著20余本荣获省师德标兵、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全省高校“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等荣誉多项

物理学专业刘焕老师(左一)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


学生竞赛成绩突出

物理学学生获得过2019年“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物理17级丁奕妍、16级黄雅欣等)、全国师范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力学竞赛、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大学物理竞赛、高数竞赛等竞赛奖项近300项。在全国“东芝杯” “人教杯”等全国师范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3项。近几年,获全国师范技能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2项、浙江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


2023年第八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


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2019年“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科研成果丰硕

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获省级科研奖6项、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发表SCI论文近500篇,其中包括Nature、PRL等物理学顶级期刊论文100余篇


育人成效显著

杨学明,物理学1978级,院士

杨学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我院物理学1978级校友,2022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

历年毕业生中有中科院院士(杨学明院士)、省功勋教师、杰青、优青等,并为全国中小学输送万余名毕业生,其中包括浙江省一半的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三分之二的物理相关学科中小学正高级教师。



08

就业前景

物理学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前景喜人,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省一级重点中学任教。此外,专业考研、保研升学率持续提升,2023届升学率已超过45%,位于全校前茅。物理专业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去向:

一、从事中学物理学教学;

二、国内升学攻读硕博学位;

三、出国出境留学深造;

四、考取机关事业单位。


09

部分优秀毕业生

朱增伟,2003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彬彬,2016届,保送清华大学(硕博连读)。

卜玮,2018届,登上"最强大脑"全国30强舞台。


林喜悦,2019届,保送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屠鹏,2016届,就职于富阳中学教育集团。


林键,2017届,直博复旦大学。

陈家豪,2020届,全额奖学金直博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丁奕妍,2021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者。

陆岳锋,2021届,直博北京大学。



施雨欣,2021届,全国师范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王林琨,2022届,直博南方科技大学。



徐晨,2022届,保送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

邹洁莹,2023届,全国师范技能竞赛一等奖。


符璇,2023届,直博至浙江大学,物理学。

招生咨询电话:

0579-82282245(浙江师范大学招生办)

0579-82298831;82298867;82298268(浙江师范大学物电学院学工办)


浙师物电融媒体中心

 供稿 | 物理系

 编辑 | 杨文文 金涛 高俊杰

 审核 | 丁书亚 郭栋梁 阮敏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