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大数据摸清城市人口时空分布、社会属性、兴趣爱好?
墙裂推荐,点击进入:【400余项城市大数据成果等你来下载】2016全国十大城市数据师个人贡献奖揭晓
欢迎投稿、合作、勾搭等,请邮件联系info@udparty.com
日前,百度慧眼与宁波市规划局达成战略合作,在宁波举办了【百度慧眼宁波规划创新实验室】签约仪式,并与合作运营单位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行了初步成果的研讨会。双方将充分利用百度大数据和规划行业知识,优势互补,战略协同,从城市规划领域出发,展开多层次的合作,共同探索百度慧眼大数据平台在城市研究、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政府咨询方面的应用。
城市数据派www.udparty.com 受邀出席本次签约仪式。据了解,这也是百度慧眼与传统规划行业机构第一次深入的战略合作。城市数据派为派友们带来了详细的报道,点击看详情:【百度慧眼宁波规划创新实验室】传统规划机构+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落地!
城市数据派专访了田轲(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数据团队和『百度慧眼宁波规划创新实验室』的核心成员),给派友们带来合作背后的有趣有料的故事,并且展示了部分精彩成果,点击看详情:【独家秘笈】传统规划院如何“勾搭”百度地图大数据(附成果节选)
上期内容介绍了实验室在城市宏观尺度运用大数据:在宁波中心城区空间体系识别中开展了探索,结合百度大数据从人的使用和人的行为两个维度延伸解读城市的运行,进而分析宁波现状城市空间的体系与能级。点击查看详情:【百度大数据运用】是时候检验实施现状与规划理想的差距了!
本期分享在新区总体规划中运用的成果:
小派提醒:以下图片均可点击后放大看哦~
作者:田轲、李宇 百度慧眼宁波规划创新实验室
总体规划是对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全局综合性安排,人口问题又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但对于新区而言,由于统计口径差异、流动人口管理困难,人口问题在此类新区总规中一直是老大难问题,迫切需要寻找新方法解决。
本次研究试图借助百度地图大数据来识别杭州湾新区的人群时空分布及特征,以期指导杭州湾新区未来的居住空间和公共服务配套的需求及布局建设。本研究为【百度慧眼宁波规划创新实验室】成果,数据来源为百度地图大数据平台,所有数据均获得百度地图正版授权,相关数据均不涉及个人隐私。
宁波杭州湾新区位于宁波市北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北与嘉兴市隔海相望,处于长三角核心城市2小时经济圈内,位居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几何中心,是沪浙沟通的核心地区。距慈溪市约20公里,距宁波中心城区近90公里,至上海南站约130公里。
随着跨海大桥的开通运行,杭州湾新区已成为宁波市域北部重要的新城区,承担着提升宁波区域地块、完善宁波职能体系、改善市域空间结构的重要作用,将成为宁波北部副中心和战略新高地。
杭州湾新区的第一个特色问题是建设时间短,从2005年成立慈溪经济技术开发区至2014年被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仅用了9年时间,而它的定位也从工业园区提升到滨海新城。
杭州湾新区现状建设用地总计约54平方公里,现状已建用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工业区块、中部世纪城合生区块、南部村庄及庵东镇区区块,现已经吸引了大众、吉利、MGM、德国博世、美国伟世通等一大批企业项目纷纷入驻。
杭州湾新区的第二个特色问题是人群结构年轻化,根据以往做过的新区居民问卷调查显示,30岁以下人口占总问卷人数的56.6%,30岁以上人口占总问卷人数的43.4%。
杭州湾新区的第三个特色问题是统计口径混乱,杭州湾新区实行大部制管理,没有独立的人口统计部门,而根据杭州湾新区不同官方口径统计显示:2012年15万人,2013年16.5万人,2015年19万人,2016年16万人。可以明显看出依据官方口径,杭州湾新区2016年人口呈减少趋势。
杭州湾新区的第四个特色问题是组群空间分离特点显著,两主(本地户籍人口及外来打工人群)一副(新杭州湾人)的人群结构十分明显。本地户籍人口大多居住在庵东镇镇区及新区南部各村庄内,收入较高、定居意愿较高,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较高。外来打工人群主要居住在工业板块的厂区宿舍内及海南村富附近,收入较低,定居意愿普遍不高,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较低。新杭州湾人主要集中居住在世纪城内,收入较高、定居意愿较高,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最大。
杭州湾新区的厂区宿舍和城中村的居住环境较差,而世纪城的居住品质较高,新区希望将众多外来打工者从厂区宿舍和城中村中转移出来,但是无法明确这些人群的准确数量及具体居住、配套服务设施需求。
杭州湾新区的第五个特色问题是现状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短缺。新区南部板块主要依托庵东镇现有村镇教育体系,教育设施较为完善。北部板块由新区管理范围内现有高等教育学院2处、职业学院1处,中小学及幼儿园数量较少,未来随着各个居住组团的建成,教育配套的需求将急剧增加。
新区南部庵东镇范围内配有多个文体活动设施,北部新区管理范围内仅有文化中心一处、体育活动场地四处,部分高校及企业自配文体设施。总体来看,新区的文体活动中心尤其是北片区数量、规模较少,难以满足广大产业人口的休闲娱乐需求。
杭州湾新区的现状公共服务设施整体呈现出三个明显的差异区块:
①庵东配套区:设施相对完善,但是层级不高;
②村庄配套区:设施分散小规模,层级较低;
③新城配套区: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但与居民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缺口。
本次研究:
一是希望通过百度地图大数据彻底摸清杭州湾新区的现状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以此来科学合理的安排未来居住空间布局及居住类型需求;
二是希望了解杭州湾新区的现状人口社会属性及兴趣爱好等特征,以此来有针对性安排未来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及建设时序。
杭州湾新区不同口径统计的总人口相差甚大,新区官方数据显示新区人口为19万人,派出所人口登记数据则为16万人,而百度地图大数据显示新区人口为22万人,经过各种尺度的数据校验,我们认为百度地图大数据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以作为官方统计数据的补充。
通过百度地图大数据,杭州湾新区第一次准确识别了各版块的人口数量。新区总人口22万人,其中工厂宿舍居住7.7万人,工人新村0.65万人,学校学生0.58万人,新建小区人口2.35万人,村庄及城中村人口10.72万人。村庄及城中村人口中,扣除户籍人口6.5万人,仍有4万工人住在环境较差的城中村里。
根据百度地图大数据显示,杭州湾新区工作人口居住地主要集中在新区及慈溪市,职住距离在10公里以内。从新区范围来看,工作人口居住地主要集中在世纪城社区、海南村农居、南洋小城、众汽佳苑和吉利厂区宿舍等。
本次研究选取上海大众厂区的工人当做典型案例来分析新区企业工人特征,研究发现工人居住空间主要分布在众汽佳苑、大众公寓、世纪城社区等,兴趣爱好主要为影视、网购、金融,工作日职工集聚高峰时段为9时至17时,节假日人流量偏少,基本符合职工上班规律。
根据以上分析研究,我们针对杭州湾新区提出三元开发模式、多元居住产品供给的居住空间策略。
城镇居住模式既借鉴了“邻里单位”概念,也结合新区水网的实际建设情况,形成细胞、邻里和社区的居住空间模型。
村庄居住模式依旧延续传统村庄建设脉络,村民住宅继续依托水系河流建设,而村庄公共服务配套规划则依托交通便利的交通节点进行优化布局。
工业居住模式结合TOD开发,围绕轨道交通站点,组织以单身产业工人为主要服务群体的服务空间,由多个服务功能组成,满足产业工人日常生活需求。
在开发模式上鼓励多种开发模式,开发主体除传统地产开发商外,也鼓励村民和工业企业自主投资或联合开发。政府也要适当投入建设租赁式公寓或政府公屋等,保障住宅产品供需。新区根据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提供了多元化的住宅产品选择。
根据居住用地所在功能区及居住人口特征,新区分类指引不同居住空间类型的开发布局,并分别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设建议指标及管控要求。
新区以不同居住人口类型、人口聚集规模为基础,详细划分了各个乡村居住区、都市居住区、工业配套区、旅游配套区的居住人口分布情况。
根据百度地图大数据提供的人口画像,杭州湾新区的工作人口以男性和青壮年居多,兴趣爱好以影视音乐和网购居多,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24%,远高于派出所登记的4%。
本次研究先是选取大众厂区(中高端汽车)和吉利厂区(中低端汽车)的工作人口画像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企业职工特征类似,都是以男性和青壮年为主,且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较高。
我们继续选取大众厂区(汽车)和雅迪厂区(电动车)两个不同类型企业工作人口进行对比,发现两者职工在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大众厂区的男性占比、青壮年占比、高等教育人群占比均高于雅迪厂区职工。
从世纪城社区(高端住区)的居住人口画像来看,男性和青壮年占比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较高,工作的企业相对较好,主要工作区域为大众、吉利等厂区。
从南洋小城(低端住区)的居住人口画像来看,男性和青壮年占比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较低,工作区域较为分散,以工业区东部企业居多。
从世纪城社区和南洋小城居住人口画像对比来看,大部分产业工人居住在南洋小城片区,因为这里的农居房价格便宜,且比较接近工作地。而世纪城居住人口以较高收入人群和较高学历人群为主。
通过以上人口画像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新区人口画像以年轻化、男性和高学历为主,兴趣爱好主要以影视、网购和金融为主。因此新区的休闲娱乐类设施(影视、餐饮、旅游等)和金融、体育健康类设施需求量较大,这些公共服务设施对当前新区的年轻人群和高学历人群有较强的吸引力。而教育类设施需求从目前新区年龄结构来看并不大,但是在未来有可能出现爆棚式需求。
结合以上研究分析,杭州湾新区的公服规划按照不同的人口需求进行分类布局规划。
①工业区结合当前人口画像特征,于部分节点处布置规划相应的工业服务设施;
②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主要布局在居住人口密集的南洋小城、世纪城等新城片区,以满足该片区年轻化人群的需求;
③教育设施依旧按照最高千人指标配建,为新区的未来预留足够空间;
④近期建设则主要以体育、文化、休闲类设施为主。
总体来看,杭州湾新区处在由产业新区迈向综合新城的过渡阶段,其特色问题在国内工业园区内具有一定典型性。本次研究在传统人口统计数据杂乱及滞后缺失的情况下,通过百度地图平台不仅统计了新区的人口时空分布数据,还补充了新区人口的基本属性(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等)和社会属性(兴趣爱好、资产消费等)。
通过百度地图提供的人口数据支撑,再结合新区实际的住房保障政策,对新区居住产品进行分类开发、多元供给,切实满足不同居住人群的居住需求。在人口画像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区各个板块的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不同类型、级别进行全面统筹安排。
本次研究表明大数据可以使我们从更高的维度了解城市,可以更方便、快捷、多角度的看待城市人口的时空分布规律和需求特征,从而更科学合理的引导城市的居住用地布局和公共服务配套的布局和建设时序。
这里有好多大数据干货,
快到城市数据派官网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