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 | 借小说家言,以改良群治

新媒体运营中心 三峡青年 2022-12-16

『 三峡青年(ctgutw)第640期推送 』

本期编辑 新媒体运营中心记者 高瑾瑜

图文来源 |《三峡青年》报社记者 姚天语

投稿邮箱 | ctgusxqn@163.com


在1902年的11月27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一件在中国历史上拥有重要意义的事发生了——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中国第一份以“小说”命名的文学期刊《新小说》。

《新小说》不设栏目,内容以刊载小说为主,兼及文艺理论、剧本、诗与歌谣等,先后登载著译小说26种,戏曲10种,歌谣25题,文艺论文4篇,《小说丛话》14次,人物、风景画55幅,“杂记”、“杂录”若干。




“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


清朝末年,天灾与人祸、内忧与外患、国难与战乱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命运,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时刻关注着民族的生死存亡,努力寻找拯救中国的良策,摆脱民族危机、求得国家的生存成为他们的奋斗目标。

梁启超因维新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后,继续寻找有效启蒙民众的方法。在考察日本各方面的情况后,他发现政治小说在日本明治维新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结合清末小说的繁荣局面,在比较了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社会影响后,他认为小说因本身的通俗性、娱乐性,拥有最大的读者群,社会影响也最广泛,因而是担当开启民智任务的理想工具。他在《译印政治小说序》(1898)中说,“识字之人,有不读经,无有不读小说者”,因此,“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喻,当以小说喻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正是基于此种理念,梁启超创办了《新小说》,以该杂志为阵地,进行开民智、启民德、激民气活动,希望达到救亡和启蒙的目的。在《新小说》创刊号上,梁启超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再次阐明小说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足以支配人的心理,可以改变一代的社会。“大圣鸿哲数万言谆诲之而不足者”,小说“一二书败坏之而有余”;而一二部好的小说,其对于社会人心影响,远胜于千百部“大圣鸿哲”的书。 



从“小道”变为“大道”


《新小说》在近代期刊史上有首创之功和示范作用,可视为近代中国粗具规模的新型小说刊物的发端,对于清末“救亡”、“启蒙”、“新民”的贡献至大;它促成中国传统小说从“小道”变为“大道”,由“附庸”变为“主导”,对清末小说走向现代化起着关键作用。之后的1902—1911年间,受《新小说》的影响而创办的小说杂志不计其数,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就谈到:当时的小说杂志都是模仿《新小说》的。如《绣像小说》、《新新小说》、《月月小说》、《中外小说林》等,刊物的主编者身份、背景虽各有不同,但是其办刊宗旨却与《新小说》十分相近,都是利用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来批评社会,启蒙大众,培养新道德,改良群治。

《新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开始,象征了一个文艺杂志时代的来临,在中国近代通俗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梁启超先生像)


在新文化运动以后,小说进入现代小说阶段。2003年网络小说的涌现,颠覆了传统的书写和传播模式。随着网络普及,网络作家成为小说创作的主要生产军。在网络上阅读量大的小说,会被印成纸质版发行出售,有的甚至还会被翻拍为电视剧。

近期图文推荐 | 点击即可查看

① | 三连胜!地龙燃爆主场

 | 军乐团——乐字传情,军字当先

③ | 感谢有你,为我守护每个夜晚

④ | 作为三大学子,这一天你竟然不知道?

⑤ | 双十一过了,你还好吗?


加#每周话题#留言

--小编在留言区等你来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