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分,又一部神仙国产片来了!
请点击上方蓝字“24楼影院”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记得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
去年11月初,农民工陈直因为想出版自己翻译的《海德格尔导论》,在豆瓣“海德格尔”小组上发帖询问了一下网友相关事宜。
农民工和海德格尔两个关键词摆在一起,让陈直火了。
同样的,在这件事爆出来不久,一篇名为“当一个复旦保安自学微积分”的文章也被很多人转发。
这两件事,一方面让人们看到了,在知识面前众生平等;另一方面,很多人也意识到,之所以农民工会因为翻译海德格尔而爆火,保安因为自学微积分而受到关注,正是因为众生不平等。
但无论如何,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最有可能实现的一条道路了。
在人心浮躁的今天,还好有书籍,能让人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温和。
还好有能沉浸在书籍中的人,让人获得激励与力量。
就像我们今天要说的这部纪录片所讲述的那样——
《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
新一季依旧延续第一季的高口碑,豆瓣评分高达9.5分。
在一众陌生的名字里,作为配音的胡歌,被衬托得十分显眼。
对于一部小众纪录片来说,有一个能够吸引人去看的点,是很重要的。
而能够吸引人看下去,并最终获得高分,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还有书籍》做到了。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说:“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图书馆是城市最安静的角落,却涌动着最活跃的思想。
这里有满头白发,用放大镜阅读着《四库全书》的老奶奶。
有95岁还在钻研着学术文献的爷爷。
有把孩子送上学的间隙来读读书透口气的母亲。
国家图书馆,一个拥有四千多万册图书的人间天堂,每天要迎来送走上千名读者。
如果按照影片《游戏玩家》的逻辑,那么图书馆就是一场大型的游戏。而顾晓军,就是这个游戏里的NPC(非游戏玩家)。
在国图工作的匆匆十余载中,一头卷发的他每天都为读者们解答着各种疑惑,比如卫生间在哪里,某本书的具体位置,如何办理借书手续……如此种种。
图书管理员是一份并不轻松的工作。即使他不用风吹日晒,但每日重复的琐碎让这人看起来像极了重复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
如果没有信念,就会将人碾碎分撒在生活的空气中。
但对于顾晓军来讲,与其说他是图书管理员,不如说他只是一名最普通不过的读者。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他,干过旅行社销售,做过奥运会场馆管理。但出于对语言和古典文献的喜好,顾晓军来到国图,开始了自己漫长的自学之路。
在这儿的十二年里,他以一个普通阅读者的身份虔诚地在书海里遨游着,并掌握了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等十几种语言。
还记得在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名字叫“大学后悔学小语种”,里面大把大把用自身惨痛经历劝退该专业的同学。
但这样一件极度枯燥和乏味以及没有什么“钱途”的事情,对于顾晓军来说,好像从来都构不成一种困扰。
知识是海洋,他就只顾畅游便是。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社交软件,顾晓军的所有学习资料,都来自于国图。
“什么是诗和远方,那不就是图书馆吗?”
正常情况下,很多专业搞小语种的人都进了高校,获得了教职,发了论文。但顾晓军只是觉得,“不是非要去当大学教授,才能够去写什么,不是这样吧?”
这样的学习态度,激励了许多来到国图的读者。
八年前,曾有读者专门在网络上寻找他的踪迹。
纪录片拍摄期间,也有读者专门赶来国图感谢他无形中的激励。
今天的我们,总是会下意识地用各种看似清醒的借口去解释自己放弃的理由,比如“知识并不平等”,比如“知识改变命运只是一则当代神话”,但事实上是,在由纷杂庞大的互联网构建的今天,同时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资源和机会。
只是我们自己的心先乱了,开始焦虑,开始放弃,开始自我厌弃。时代有时代的弊病,但顾晓军这样的存在,让我们意识到了天堂的确存在。
“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好好保住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
当顾晓军面对镜头读出这段话时,他哽咽了。他的哽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依旧能从书籍中获得触动和力量的,纯粹的人。
同样在第一集中,还有一位有着“古籍活字典”的98岁沈燮元老先生。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沈老先生就开始研究版本目录学,钻研古籍版本和源流。
这是一份在外人看来无比艰辛、繁重和枯燥的工作。但就是这样一份工作,他做了七十多年,现在还在做。
纪录片放到这里,弹幕里有人说:“学术要求高,又发不了论文,这种工作未来还会有人做吗?”
有的。
人的一生,总得热爱点什么,为此不顾一切,不计回报。
就像沈燮元,就像是顾晓军,就像是第一集中在草原上搭起第一间图书馆的僧人久美。
在这个理科至上,金钱至上,“有用”至上的时代里,很多人都会质疑文科的意义,毕竟“百无一用是书生”。
但当我们沉下心来去读书时,去做学问时,去不计较回报和得失地钻研时,我们是快乐的不是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读书从来都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或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你只需要走进图书馆,坐下来,然后去读。
读书没有高低之分,没有卑贱与否,它只需要我们静下来,去面对自己的内心。
去阅读,去学习,去思考,去在繁重的生活中让自己不至于毫无尊严地下坠。
在全身心地投入中,所有人的模样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崇高与伟大,卑微与渺小,也没有苍老与年轻之分,成熟与青涩之别。
热爱书籍者,书籍自会回报。
第三集《词语摆渡人》中,有一位八十三岁的翻译家杨武能先生。
杨老先生也是个牛人,译著等身。他翻过《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魔山》……
他获得过德国总统颁发的国家功勋奖章,2018年获得国家翻译最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而正是这样一位鼎鼎大名的大佬和牛人,也经历过无数挫折。
比如,其实杨老的第一个梦想是去修三峡水电站,但因为体检出色弱,不能去。
后来又想,“当音乐家不可以吗?”
但是家里穷得买不起任何乐器,而杨老跑调的喉咙,也让这个梦想付之东流了。
杨老又想去当俄语翻译,但很快国际局势变化,又泡汤了。
没办法,阴差阳错之下,杨武能去了南大学习德语。
一波三折,但生活并未就此平静。
文革的风波打断了杨武能学习的节奏,他被派去扫厕所。
1978年,中国恢复了研究生考试制度,原本拥有稳定工作平静生活的杨老,硬是考取了社科院的研究生,师从翻译大家冯至,攻读德国古典文学。
这一年,杨武能40岁。
受邀入驻欧洲翻译家协会时,他又义无反顾地前往德国。
这一年,杨武能66岁。
八十三岁这年,杨老先生依旧能够大声说:“走路就是要听摇滚,听别的没劲!”
然后在镜头面前跳上一支看上去十分“专业”的舞蹈。
《但是还有书籍》中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纪录片中的那些主人公们。
他们或是功成名就,或是默默无闻,或是业内大佬,或是常常失败,但这些人身上无一不有着一种韧劲,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勇气和生猛。
这种生猛让他们似乎得以脱离庸常世俗的生活,一猛子扎进一片充满色彩的美丽世界中。
也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个世界,他们似乎从未衰老,始终如同一个在海边捡拾贝壳的孩童般充满好奇与童趣。
常人看来的枷锁于他们而言,不再那么令人困苦。
除此之外,纪录片中还有好像永远生活在魔法世界中的“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
有年少成名的“黑血”女侠客、漫画师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