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穷洛源游卢氏
《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孔子适周,遂西穷洛源至卢。故文峪有燕居堂,沙窝川有传道堂。春秋丁祭,又有颜子河,仲由山。(《县旧志》)2500至4000多年前的古人所记古事的一本史籍里,记有2500多年前卢氏事,且秉笔直书,赫然在目。
古卢古事,我不知道,但古卢现事,作为一个卢氏人,我是知道一些的。我知道2000多年前的“文峪”就是现在的文峪乡;“沙窝川”乃卢氏古国故都“三角城”,即现在的“鸿卢之水”“沙河街”;“传道堂”现在没有了,传说孔子在传道堂讲过学后,因竹书简太多太重不便带走,临走时把竹书简留在了“留书岭”,现在卢氏不仅有“留书岭”,还有一个“留书村”;古老的颜子河,就是现在狮子坪乡的颜子河;仲由山现在还叫仲由山。真是世事万变,地名不变,山河依旧。
文峪我最为熟悉,我的小学三、四年级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我家住在大峪庙坪村,那时归文峪乡管。从我家到文峪要翻过姚家山、文峪岭等四座大山。站在文峪岭上,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大河,从苍茫的万山丛中流出,流过文峪川,北流入洛河。文峪川河岸上一条细长的独街便是文峪乡。文峪街的下头二郎河边有座二郎庙,人称下庙;街的中间,有座大庙叫孔庙,传说人们为了纪念孔子讲学,把这个山沟叫“文峪”,把2400多年前孔子讲学居住的房屋叫燕居堂,后人把燕居堂改建成了孔庙。街的上头安沟河岸有一座祖师庙,人称上庙。当时的文峪小学就设在上庙里,我就是在上庙读完了小学三、四年级。儿时的文峪印象已云烟模糊,但恢宏壮丽上接蓝天的孔庙,圣殿里非仰视不可及的孔子圣像,至今仍历历在目。孔庙里有数十棵千年古柏,苍劲挺拔,历经风雨雷电,枝干仍虬曲盘旋,与蓝天白云共舞。说到颜子河,我曾在其中捉过鱼,水清澈凛冽,夏天仍寒冷刺骨。其他地方,至今地名尤在,地图册上均有标记可查。
孔子穷洛源游卢氏,不仅有史籍、县志、传说,更有至今未改的地名为证。至于孔子何时造访卢氏,有明确记载,孔子55岁时,因不满鲁君荒逸,弃官周游列国,希冀找到可行他的仁政的理想之国,适郑,至洛邑,随西穷洛源到卢氏。孔子在卢氏讲学游玩月余,造访了古卢故都沙窝川,便欣然循原途而返。
孔子为什么穷洛源到卢氏欣然而返?卢氏已至洛之上游,洛之涓涓细流,在洛南的深山老林之中,山高奇险,无路可走,到了卢氏,已穷洛之源,且卢氏见证了洛水流域太多的古代历史大事。卢氏北临黄河,南出伊水,西枕熊耳圣山,熊耳山乃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卢氏重大考古发掘出跗猴骸骨,证明这里是人猿揖别的地方,更是公认的河洛文化与伊洛文化交汇叠加的金三角地带。史载神农部族源于姜水,逮至二世炎帝临魁率神农部族徙洛水流域熊耳山。卢氏木桐拐峪现发现猿人山和石器时代部落群居一处,数十原始人居洞穴遍布一山,新旧石器俯身可拾。
5000多年的历史过去了,历史上的许多大事都烟消云散了,但卢氏作为炎帝神农部族活动的主要历史舞台;卢氏作为河洛文化和伊洛文化的源头地带;孔子穷洛源访卢氏,在卢氏讲学并留下了文峪、燕居堂、沙窝川、留书岭、颜子河、仲由山等古老的地名和历史遗迹,将像亘古夜空里的耿耿明星照亮后人。(来源:三门峡日报 编辑:小妮子)
(关注ID:lushilvyouweixin)
以上微友正在浏览此文章
供稿邮箱:lsxlyxc@163.com
love∣我喜欢你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