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三角 vs 珠三角优劣论

维舟 维舟 2022-06-21


有一位新朋友和我说:“看你的文章一直推崇上海,但我和朋友讨论,感觉新世纪以来,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落下了,不如深圳为首的大湾区,你怎么看?”


首先澄清一下,我没有“一直推崇上海”,相反,我对上海向来是持有批评态度的。还记得2004年刚开始写博客时,最早就有一篇说上海其实也是文化沙漠,在经济上也不够开放,以至在高科技浪潮中,BAT等互联网巨头竟无一家诞生于中国的这个经济首都,这就很说明问题。


只是过去的这个冬天的疫情防控,上海在尊重市民权利、尽可能不扰动居民生活的前提下精确高效地控制住疫情,这些方面做得好。这在当时之所以能发酵成一个热点话题,其实也是因为国内社会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上海在这些方面的赞许,其实就折射出对一些地方“硬核防疫”之举的不满,意味着人们不仅想要安全感,还希望以最小的代价得到它


因此,这是两个不同的面向,上海早就发展出了一套渗透进城市精神实质的法治理念,但它也喜欢大企业,民间草根的创业气氛不如深圳,这也是事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也是因为上海是“经济首都”,必须要“稳”,不像深圳从城市创立之初起就是要“闯”的——从进化的角度看,有时开创新局面是需要“失控”的。


可以说,上海在契约精神、管理型公共治理等方面延续了以往,但在诸如自发秩序的野蛮生长(想想“十里洋场”无法无天的“上海滩”、冒险家的乐园)、海纳百川的开放性方面,它早已背离了自己的传统


近代上海的十里洋场,也曾经历了“野蛮生长”,才从一个小县城崛起为中国第一大都市,但在1949年后,它其实已经被驯化了


上海有一个隐蔽而高效的政府,加上它那种已有的治理技术和理性,能把一切都井井有条地管理起来。前些年有北京朋友来沪,本以为上海是经济中心,没北京管那么紧,但入职媒体后就惊讶地发现,在北京能发的很多话题,在上海都发不了。在这里,没有权力之间管不到的缝隙,也不像珠三角那样相对“小政府”一些,其结果是没多少空间给你野蛮生长


管得太干净,就缺乏生机和活力了,自由度和冒险精神随之萎缩,因为太过在意风险,势必就不敢贸然抢先,但创新却都是需要冒风险的。在这方面,上海倒是和这些年的日本不无相似之处,都一样干净、高效、但也缺乏惊喜和创新,陷入了某种“高水平均衡陷阱”,也难怪在所有中国城市里,日本人唯独对上海情有独钟。


很多人可能不记得了,1980年代曾是上海“失落的十年”,上海人只能吃老本,眼看着自己瞧不起的“乡下人”都发达了。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之后,城市建设才开始日新月异,然而,往往被人所忽视的一点是:上海和长三角周遍各城市的差距其实仍然在不断缩小,这意味着其它城市的发展更快、步子更大


事实上,这些年来,上海已经渐渐地很难吸引苏锡常的人才过来,很多人都回去了,发现老家生活成本更低、机会还更多。杭州就更不用说了,连近代以来移民上海最积极的宁波人,现在听说很多宁波的家长也都不愿意孩子大学毕业后去上海打拼,何必呢?宁波就挺好的。


这在人均GDP数值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来:2000年,浙江仅相当于上海的45%,到2019年增至68%,江苏的进步更神速——从40%到79%,几乎翻了一倍。


很多邻近的城市已逐渐追平乃至超过上海:同期嘉兴从55%到70%,宁波从67%到89%,南通最为惊人,从35%到80%,而苏州,在2000年还比上海低11%,到2019年已高出14%,自太平天国战争以来的160年里,首度实现反超上海。


苏州新城区 在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之外,苏州已多年蝉联经济总量第一


这既是因为长三角各地都充分挖掘了自身的优势,也是因为近三十年来逐渐形成了一套协作机制,长三角各地都逐渐发现,“对接上海”对自己是有利的。本来上海对外辐射主要是苏锡常、杭嘉这两个方向,近些年来又努力向南翼(宁波)和北翼(南通)辐射,在南通不时可见“主动对接上海,融入上海”的标语,更远的泰州、扬州也都无不急于借助北沿江高铁接入上海的经济轨道。


其结果,长三角的城市群“在集聚中走向均衡”,上海与各地的落差在缩小,似乎是去中心化了,但在这过程中,各地却越积极主动地向上海靠拢,上海又越是被认可为中心


国内另两大城市群则相反,是在向心集聚:2000-2019年间,天津人均GDP相对于北京的比值,从72%降至55%,河北则从31%落到28%;同期,珠三角9市占广东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从76%升至81%。


在广东省内,珠三角内外的经济不平衡,一直以来都很显著,与周边的广西、江西、湖南等省差距也很大,但这也形成了强大的势能,让深圳、广州这样的中心城市更具有吸引力。


事实上,如果完全按市场化机制来配置资源,那当然在深圳投资产生的单位效益更高。最终,这也体现在经济产出上:2000年长三角16市的GDP总量是珠三角9市的3.08倍,但到2018年已降至1.84倍,显见珠三角增速更快


深圳前海,大片高楼在建


珠三角给我的感觉,与长三角的问题恰好相反:市场化机制更彻底,投资创业气氛更浓厚,经济效益也更高,但它缺乏无可争议的龙头(香港、深圳、广州都想争夺),城市之间彼此竞争激烈,这既是其活力所在,但也因此,虽然在同一个省内,整体上的协作程度却不如长三角


这种协作程度之低,不仅是在珠三角内部,也表现在珠三角和非珠三角城市之间。珠三角有集聚效应,但辐射带动周遍则有所不足。因为相比起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是更加外向型的:早在2001年,深圳外贸出口(375亿美元)就遥遥领先于上海(276亿美元),东莞(190亿美元)也盖过苏州(123亿美元),但在国内贸易上,同年深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9.26亿元)仅为上海(1861.3亿元)的三分之一。


这一态势并非偶然,而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一如刘志伟在《明清珠江三角洲传统市场的发展》一文中所言,在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水平上,珠三角早就已成为国内唯一可与江南地区相媲美的区域,尽管这种市场机制仍未挣脱传统的束缚,但作为那几百年里唯一的对外窗口,珠三角的经济体系是围绕着对外出口、以集散商品和组织流通为核心功能发展起来的,进而改变了传统各市场中心的分化整合


在这种情况下,珠三角其实不需要广阔的腹地,而是作为商业中心带动制造业的发展,朝向海外。在这一点上,和它最为近似的其实是宋元时代以泉州为核心的闽南三角:一个边缘的、面向海外市场的贸易中心,它凭借的不是内需和广阔腹地,而是出口导向的地方性产品——在泉州当时是丝织品、安溪茶叶、德化瓷器等等。


这种远程海外贸易可以催生一个高度整合的生产与出口网络,造成空前的繁荣,而且其顺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往往极强,但它却不太会注重辐射带动周围地区,因为它依赖的并非内需市场,而作为一个商品流通中心,它也不需要太大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失衡的倾向可能是内在于它的机制本身之中的。


中国这两大城市群未来的发展会如何,眼下殊难预料,但有一点似可断言:双方各自的优缺点其实都是一体两面,相伴相生,也因此,作为彼此的镜像,它们倒是可以从对方那里学习——如果说珠三角需要找出一套更高效的协作模式,扩大腹地,强化辐射,走向均衡,那么长三角需要的则是如何在协作中容纳竞争,允许“破坏性创造”,激发社会内在的活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