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游戏之毒”的迷思

维舟 维舟 2021-10-13


中国家长可能是世上最焦虑的父母,而让他们最头痛的问题,除了孩子的学业之外,最经常被提及的可能就是所谓“游戏之毒”了:他们围追堵截,竭力想阻止自己孩子沉迷于游戏,但却并不总能成功。到如今,这已溢出家庭,甚至演变为一个引起普遍关切的严重社会问题了。


在很多家长心目中,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只要将游戏一劳永逸地禁绝,他们的孩子就能幡然醒悟,回到“正道”上去,因而近年来很多人的诉求重点都放在“供给侧”,倡议严管乃至禁绝游戏。然而,如果真这么简单,那这问题恐怕也不会那么头疼了。


1

孩子为什么喜欢游戏?


这些年来关于游戏利弊的激辩,不论话题如何,通常都是“一群成年人和另一群成年人之间的争论”,奇怪的是,很少有人问起其中最关键的当事一方——孩子们——是怎么想的

仿佛他们作为未成年人,意见并不重要,而家长心目中自家的孩子仿佛都是纯良无辜的,他们之所以沉迷于游戏,纯粹只是不知道其危害性,受它蒙蔽而已。

不幸的是,这些想法本身就表明这些家长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忽视了孩子的意志,那就无法真正解决这个游戏上瘾的问题,因为这最终还是取决于孩子怎么做。

单纯只是强制禁绝,就很容易出现猫鼠游戏:家长不让玩,他们就千方百计地破解密码、找别的地方玩,哪怕家长让平台把孩子的号禁了,解绑无门的孩子甚至还会冒充家长打电话来,要求解禁。


孩子为什么喜欢游戏?这远不只是他们“沉迷于恶习”那么简单。对很多孩子来说,游戏并不仅仅只是“好玩”,还因为它提供了一个让人感同身受的幻想世界,使他们能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无聊。

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完全独享、且能拥有这个专注于其个人需求的时空——也因此,往往越是那种现实生活中感觉单调、孤独的孩子,越容易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

我曾因为教育调研,访谈过一些家长和孩子,最大的感触之一,就是孩子在行为上呈现出来的“问题”,几乎都是家庭自身问题的折射——沉迷游戏只是“症状”,根源却出在家里。如果家长平日很少陪伴、也不理解孩子,那么就算禁止他/她游戏,对孩子而言,问题却仍然没有解决。

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家孩子是在突然之间“变坏”的,尤其是疫情期间长期在家之后。本来,父母理应最能感知到孩子身上任何变化的蛛丝马迹,因而这反过来说明他们很少陪伴孩子,以至于直到明显变化时才迟迟察觉。

《2019年中国亲子陪伴质量研究报告》发现,中国父母日均陪伴孩子仅3.2小时,这远远不够。因此才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每份沉迷的背后,都是爱的缺失。” 


有位父亲曾向我坦承,女儿迷上电子产品的起因只是家长图省事:他们夫妻俩都很忙,后来发现只要扔给两岁的女儿一个iPad,她就会自己在一边安静地玩上一两个小时游戏,不来找他们。

起初他们甚至还为此庆幸,终于找到了一个让家里清静一点的办法,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孩子只要离开iPad一段时间,就会哭闹。

在社会学上,这称之为“制度性情感支持缺失”。在传统社会,人们都是从小就生活在大家族和邻里组成的熟人社会里,可以彼此给予帮扶,孩子也能接触到各色人等、各种活动;然而,伴随着这些年来剧烈的城市化、核心家庭化和内卷化,很多人都愈发孤立无援了。

不仅家长整天忙碌,孩子们也很少能在一起串门玩耍,这就大大加剧了他们的与世隔绝和由此带来的孤寂感。此时,游戏不仅让他们得以逃避现实,甚至还是一种社交手段,不仅让他们建立起虚拟联系,还包括现实中的社交需求——如果同学们都在谈论“植物大战僵尸”,但你却没玩过,那很自然就被孤立了。

事实上,成年人阅读浪漫小说、上网,在功能上也具备类似的效果,即暂时进入忘我状态,在一个虚拟时空里体会一种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愉悦感。

它一方面阻断了个体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但另一方面又与那个虚拟的世界建立起新的联系,这是他们的一个临时的自由空间,间接满足了他们内心的需求:得到一种代入性的愉悦感,有时甚至因为忘却现实烦恼而获得一种疗愈性的释放。在这种情况下,游戏、网络、文学、电影都一样是补偿性的,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在日常生活中缺失的情感释放渠道


很多人诟病的“直播打赏乱象”,在背后也是同样的心理机制。那些“熊孩子”之所以盗刷父母的钱去“打赏”,从表面上看是平台监管缺失、家长在引导教育上失职,但深层次的最主要诱因还是缺乏情感呵护,才会涌入到直播平台去寻求那种可体会的良好感觉,因为他们与爱豆之间产生的情感联结,恰恰是现实中未能得到的,这是一种替代性体验。

这就是真正棘手的地方:如果要让孩子戒断游戏,那么这在阻断其成瘾的同时,也堵上了他的减压阀。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彻底远离游戏,回归学习或现实生活,然而很多孩子却正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才沉浸在那个虚拟世界里

一味“堵”而不“疏”,不仅治标不治本,最终还可能非但没有解决问题,甚至反倒加剧问题。

2

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


在考虑如何解决游戏成瘾的问题时,首先有必要认识到的一点是:这原本就是社会、家庭环境下错综复杂因素所造成的,因而根本没有什么简单的办法。

当然,游戏公司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防止过度沉迷。早在四年多前的2017年2月,腾讯就已推出过“成长守护平台”,这是国内首个面向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系统解决方案,服务用户超过3000万。

去年又在对已实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基础上,再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甄别,解决“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游戏监管”的问题。如今,每天在登录环节有约91.5%的帐号被纳入防沉迷监管,支付环节79.4%被拦截了充值行为。

显然,仅仅依靠技术手段不足以百分百地拦截并解决所有沉迷行为,何况游戏公司在其中也仅能担负起有限责任,因为游戏上瘾在本质上其实是家庭关爱的缺失带来的孤独感,这最终仍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游戏监管等多方努力才能奏效,而其中家长的作用尤为关键。

恐怕也是考虑到这一点,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第五章“网络保护”中特别点明:“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成长守护平台”有一句醒目的座右铭:“最好的爱是陪伴。”问题是,很多家长尽管“道理也懂”,但他们却以为“陪伴”的意思只是“陪着”

在多次被求助后,“成长守护平台”的客服韩茉总结出了规律:有些家长并不理解“沟通”该怎么做,他们期望一种更高维度的魔法奇迹般降临在孩子身上,药到病除

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问题并不只出在孩子身上,也出在父母自己身上,因而需要改变的,其实也不止是孩子的行为,还包括父母自身的做法,进而改变亲子关系。这才是更难的地方。

我一位朋友曾讲起过她的历程:夫妻俩一度都在外奔波,她后来才发现,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迷恋上了打游戏。为此,她想过各种办法:设置密码、限定时间、减少零花钱、没收游戏机,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儿子到最后总有办法破解。

母子斗法了两年,她也累了,决定放手不管,告诉儿子:你也不小了,妈妈信任你,只要你功课完成、成绩达标,你可以随便玩。儿子一度确实没辜负她的信任,但很快她又发现了新问题:孩子每次就匆匆完成任务式地做完作业,随后就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去。她本以为孩子总有一天玩腻了也就不玩了,但这一天也迟迟没有到来。

最后解决这个问题,是在她去读了一些心理学书籍之后,慢慢意识到,孩子身上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解决之道既不是“严”也不是“宽”,而是首先得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她甚至向孩子请教,那些游戏究竟是怎么回事,理解那对他意味着什么。

与此同时,再花更多时间与孩子相处,和他一起去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毕竟这个世界足够丰富,并不只有那个游戏里的世界才吸引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孩子渐渐改变,她自己也在改变。


当我们能理解某一事物时,它就不再显得那么可怕、可憎或可怪了,到头来,这也能修补亲子关系。

因为很多孩子对父母最大的抱怨之一,就是他们根本不了解那些兴趣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明明看不懂,却又拒绝了解,还总想着彻底禁绝。就像当年流行看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一样,父母越是如此,我们就越是想方设法背着他们偷偷看,因为他们的做法就已关上了沟通之门。

如果等到我们自己为人父母了,却仍复制了当年父母的做法,那我们就犯下了双重错误

毫无疑问,对当下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指望能有什么万灵药,那是不切实际的。真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首先就不应当把此事“问题化”:平常心一点对待孩子的兴趣,不要一棍子打死,也没必要视为洪水猛兽围追堵截,多倾听孩子的想法,最终我们可能发现,其实它并没有那么可怕。就像中国家长严防死守的“早恋”,在国外都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有一件事或许是可以肯定的:游戏沉迷并不是“一个问题”,它是“一堆问题”所表露出来的“症状”,正因此,如果不能疏通解决所有盘根错节的问题,它是无法得到真正解决的;反过来说,解决游戏沉迷问题可以成为一个极好的契机,促使我们全盘反思、更新亲子关系。

那确实不容易,但也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孩子和你都能获得成长。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