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理解腾讯云数据库战略升级?

老鱼 老鱼笔记 2022-06-18

近日,腾讯云数据库在京正式启动战略升级,宣布未来将聚焦云原生、自治、超融合三大战略方向,以用户为中心,联接未来。


并在现场面向全球用户同步发布五大战略级新品,包括数据库智能管家DBbrain、云数据库TBase、数据库备份服务DBS、云数据库Redis混合存储版,以及自研云原生数据库CynosDB商业化版本。


------------------以上来自腾讯云官方新闻稿


战略升级如何体现?


1、腾讯云数据库聚焦“云原生”“自治”“超融合”三大方向,背后原因是什么?

2、怎样理解腾讯云数据库战略升级与五大新品、三大方向的关系?

3、“云+数据库”是炒概念吗?为什么会是未来数据库发展方向?



会后,笔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腾讯云数据库产品总监王义成,同时,他还分享了近年来腾讯云在数据库方面的努力和阶段性成果。


商业模式发生本质变化


王义成表示,战略升级意味着腾讯云数据库将正式从“数据库+云”步入“云+数据库”时代,未来将围绕着云原生、自治、超融合三个方向为用户提供智能的数据库解决方案。并且,此次升级,必将助推数据库行业发展与变革,助力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升级。


在王义成看来,此前,无论是传统数据库,亦或是新兴数据库,其商业模式本质并没有变化,都是软件License+一些人工服务。



这里需要解释下 “数据库+云”,什么是“数据库+云”?王义成表示,“数据库+云”,指的是数据库加上云的部分能力,比如便捷性、扩展性。最初,无论是腾讯云、阿里云、AWS,提供的数据库服务如:RDS,都是“数据库+云”的模式,只是在开源数据库基础上赋予了用户部分管控能力、一些性能提升还有便捷性,但其本质没变化。因为,即使云厂商不提供这样的数据库服务,用户在自身有DBA的情况下,也能自装自用。


因此,王义成认为,无论是传统数据库,还是“数据库+云”的模式,都没有真正解决用户运维数据库的痛点。比如:系统调优、运维扩展、业务扩张等用户切肤之痛。而“云+数据库”时代的到来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云+数据库”与“数据库+云”的区别


“云+数据库”与“数据库+云”到底有什么区别?真是未来还是概念炒作?


王义成举了2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分别是政务+互联网和互联网+通讯。


政务+互联网,以违章停车被贴条为例,传统处理流程,通常是车主拿着贴条去交通队现场处理,然后拿着交通队开具的处理单到银行缴费,而一般缴费违章的银行卡是不会存钱的,因此,缴费前还需要先把钱存到卡里,非常麻烦。现在,最后交款的方式被优化了,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缴费,比去银行缴纳更方便,但这并非本质上的变化,因为,缴罚款的流程并没有改变,只是+互联网让付款流程变快了而已。


互联网+通讯,在没有微信之前,两个陌生人见面建立联系,通常会互留电话。但有了微信之后,两个陌生人见面建立联系,往往是交换微信,很少会去加手机号,打电话少了,短信基本不用了,而这是就是互联网+对通讯的完全颠覆,让传统的三大运营商的使用者从用户变成了客户。


因此,王义成认为,在全面上云的大趋势下,传统的数据库上云模式逐渐无法满足客户业务的快速扩展和智能运维需求,而“云+数据库”模式才是未来数据库发展的方向,因为,它能真正解决用户运维数据库的痛点,这是一种质的变化。


王义成预测,全球数据库的发展即将进入下一战场。


“云+数据库”如何解决用户痛点?


“云+数据库”到底能解决用户哪些痛点?又是如何解决的?王义成表示,“云+数据库”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运维数据库的三大痛点:


1、系统调优之痛


系统调优是用户运维数据库的首痛, SQL执行时间突然变长?系统吞吐量突然变低或者SQL执行失败,监控指标现象异常等。


通常,用户解决这些问题会有三步,首先,排查云数据库平台是否出现问题,会怀疑主机资源、实例资源、硬件资源、网络资源是不是有冲突。当这些怀疑都被排除后,用户会去查自身的系统设计是否有问题,比如索引是否设计合理,是否有缺失锁等待、死锁。最后,甚至会排查平台的可控性,云服务的API流程是否正常,管控是否正常等。


因此,用户迫切需要系统更多的权限开放,更需要后端更为强大的服务人员,帮助其快速定位、解决问题。腾讯云数据库认为,用户实际上需要的是一套智能、边界的数据库诊断系统。


而这个系统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AI结合;智能调整数据库的性能参数,腾讯近期在Singmo论文中有提到。

2、实时诊断;

3、移动便捷;与微信结合。

4、多云互通的能力;不仅能管理腾讯云的数据库也能管理自建的数据库。


因此,腾讯云推出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库智能管家DBbrain,这也就是为什么腾讯云数据库聚焦“自治”的原因。


2、运维扩展之痛


用户运维数据库的第二痛是扩展之痛,通常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业务扩展,随着业务发展,要能对数据库进行横向扩容包括纵向扩容,来提升数据库的处理能力。

2、变更纠错,当出现错误变更时,DBA能快速进行业务恢复。

3、故障恢复,应对业务高峰带来的应用端、硬件故障等,迅速恢复业务。


而传统数据库,多模数据库,“数据库+云”等传统技术架构并不能完美解决以上3点问题。


众所周知,传统数据库七宗罪:数据备份回档慢、故障恢复慢、维护成本高、可用性低、

资源利用低、纵向扩展弱、横向扩展弱。


因此,用户核心需求是需要一套基于云计算,能真正释放云计算为例的数据库系统,能提前帮用户做好扩容准备,数据搬迁,另外,要能支持多环境部署数据库,从而保证业务出错概率越来越低,避免线上回滚和线上变更。


在云原生赛道,腾讯云宣布自研云原生数据库CynosDB正式商业化,价格仅为市面上商业数据库的1/15,目前已经可以在官网进行购买。


其核心卖点是:


1、秒级扩容,应对业务高峰。

2、具备百T级的智能存储,无需客户预估未来发生的值,提前预购资源

3、全场景秒级恢复,故障发生,实现秒级恢复

4、秒级备份回档,满足业务快速回滚需求


3、业务扩张、多元化之痛


随着企业的业务扩张和多元化,企业技术负责人通常压力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构建在线与离线的分析系统,做实时计算,需要在线与分析融合;

2、 应对业务压力和成本的挑战,需要缓存与存储融合;

3、 跨平台构建,多云间融合,数据互通;

4、 全球化扩张,需要资源融合,购买体验,使用体验,交付体验完全一致。


而这就是腾讯云数据库为何聚焦“超融合”的原因,并为此还发布了三款产品,云数据库TBase(HTAP)公测,数据库备份服务DBS邀测,Redis混合存储版邀约。


写在最后


截止目前,腾讯云数据库服务涵盖总计20多种数据库服务。同时,还在加强投入,并以每年发布5大产品、50多个新功能的速度递增。


据了解,继此前推出时序数据库CTSDB之后,腾讯云又已经启动图数据库等新型数据库的开发工作。


腾讯云在数据库领域的持续发力,终有回报。今年6月,腾讯云数据库被Forrester评为全球数据库领域“实力竞争者”,同时,Gartner报告也显示,2018年腾讯云数据库市场份额增速达123%,位列国内所有数据库厂商之首,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了连续两年增速前三的迅猛势头。

END

延伸阅读

华为“高斯”战记

中兴数据库的决心

挑重点,第五届甲骨文数据库云技术大会小记

独家对话甲骨文CEO马克·赫德

亚马逊CTO:我们为啥要搞这么多数据库产品

对话李飞飞:云数据库战争已经进入下半场

阿里云褚霸:把计算做到极致,关键还不加价!

Hadoop将死?Cloudera CEO怒怼Gartner

性能神化,聊聊Exadata 的“七宗罪”

通关TPC-DS,中国数据库领域首破纪录!

四大行、股份制、城商行都在用什么数据库

0到10亿,微信后台架构及基础设施设计与实践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核心技术如何突围?

盘点2018:数据库领域三大关键词

历经坎坷多次易主,SUSE还会迎来辉煌吗?

MySQL到POLARDB, 三位CTO讲述迁移故事

公众号

laoyubiji

老鱼,企业级老编一枚,采访过上百位CEO/CTO,你若有故事,欢迎联系!

欢迎订阅老鱼笔记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