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师大,走出了黄文秀,也走出了这个优秀群体!

靳晓燕 东大街5号 2020-08-29



  选择泥泞,告别繁华。


  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将她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黄文秀到村民家走访,主动帮村民掰玉米。新华社发 乐业县宣传部供图


  人们认识了黄文秀,认识了选调生这个群体。

奔波在理想的路上


  从首都机场飞回南宁,黄文秀爸爸和陈丽美聊了起来,问起她和黄文秀在校的事情,问起了工作。


  和黄文秀一样,陈丽美也是选调生,现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科员。


  黄文秀的离开,让她和她身边的校友们虽然心痛却更加坚强。因为在他们身边,还有无数个“黄文秀”相互支持——他们或许就是同学、朋友、同事,或许是没有名字的党员干部,他们或扎根一线,或驻守岗位,脚踏实地做着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工作。


  现任广西钦州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干部的刘科践清晰地记得那次选调生校友分享会时的情景:在北师大就业指导中心一楼小教室内,黄文秀带着百色的菠萝和他们互动交流,聊入职第一年从学生到公职人员的身份转变,聊第二年下乡扶贫的生活,聊当地人才政策,甚至还聊到恋爱婚姻。


  “师姐谈及扶贫工作时的那份快乐与满足坚定了我要考取广西选调生的决心。”刘科践说。


  曾经的校友正进入角色。


▲北师大校园风光。图片源自网络


  刚刚入职半年的刘科践成为钦州华为数字小镇项目攻坚小组的一员,负责小镇入口广场设计及改造、钦州大数据产业展示中心的建设等工作。学着黄文秀师姐,他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用笑容减压。攻坚70天,刘科践从“工程小白”活脱脱成了一名“工地‘黑’男”。


  向渭旭,现就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从事防汛抗旱工作。遭遇洪水袭击,超强台风“山竹”侵袭,他连续奋战,组织作业渔船回港避风,组织危险区群众转移。一条条信息被准确收集,一份份通知文件及时发出,及时部署防风抢险工作,为战胜自然灾害掌握了先机和主动。


  曹畅,毕业后即加入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大家庭,成为法官助理,开始人生全新的旅程。


  作为一名广西选调生,他们常常思考:到底怎么样活才叫活得有价值,到底做什么样的事才能真正问心无愧?


  2016年2月,从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南宁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工作仅半年的唐恺,成为南宁市横县56个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开始了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和生活。


  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是繁杂的:产业增收、党建引领、清洁乡村,总有一款等着去处理。


  驻村第一书记的生活是清苦的:买菜不易,看病不易,风里来雨里去那是家常便饭。


  驻村第一书记又是幸福满满的:当慰问村里困难老党员时,那份对党感激的心情溢于言表;当村子里点亮太阳能路灯,再也不用摸黑走夜路时的欢畅与痛快;当第一批扶贫鸡苗发到贫困户手里时,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奉献的人生最幸福。一个村子、一个县成功脱贫摘帽,会成为他们青春最值得回味的记忆。


  唐恺说:“不会忘记自己曾是一名选调生,一名驻村第一书记,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梦想,将青春与汗水挥洒在基层这片沃土之上。”


  卢书兵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资源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招录的2014届定向选调生,目前任梧州市国土资源局副调研员、挂任蒙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卢书兵说:“忘不了基层调研中贫困户期待的眼神,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被需要。被需要是一种荣幸和沉甸甸的责任。我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战,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贫困群众的生活一天天得到改善,让他们对未来的日子更有盼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芳华,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对芳华的解读。


  “我所理解的芳华是,在美好的年华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奔波在理想的路上,回头盘点,我们有一路的故事;抬头展望,我们有清晰的目标;带头落实,我们有坚定的脚步。”卢书兵说。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选择选调生,选择一种生活;选择选调生,选择一种成长;选择选调生,选择一种未来。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图片来自北师大官网


  张洲,北师大法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2016年考取四川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并分配至德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2017年9月7日赴九寨沟县地震灾区开展援建工作。


  “作为一名选调生,也许做不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既然坚定地选择了选调生这条路,就应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做起,不忘初心,努力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于优秀的选调生。”张洲说。


  在基层工作中,一位当地干部传授给张洲的“一线工作法”让他受益匪浅。这便是“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创新、难点在一线突破、能力在一线提高、作风在一线转变、形象在一线树立”。


  “对老百姓反映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分析,能办的马上就办,一时不能办的要给群众一个明确的时间,不可能办的也要给百姓讲清楚,要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张洲自信地说。


  丁佼,北师大资源学院2016届博士毕业生,云南省定向选调生,现就职于云南省水利厅。目前被派驻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西洒镇坝尾村任驻村扶贫干部。


  丁佼刚到坝尾村不久,就根据村委档案和实地收集的一手数据建立了工作数据库,运用科研工具整理相关资料,分析数据规律,制作了区域现状图。


  就如她在全县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青年干部交流座谈会上所言,“只有分析掌握了相关资料,才能客观准确地了解全局情况”。


  “西畴有美丽的岩溶地貌,多彩的民族文化,有朴实好客的西畴人民,当然也有小城市的落后闭塞,无处排遣的孤独,这些喜忧参差的感受,只有面对过,经历过,才能不遗憾这段宝贵难忘的时光。”丁佼见景生情,“遵循内心的声音,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不给自己人生设限,多尝试各种可能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面临毕业,不少学子也会彷徨、犹豫、迷茫,不知何去何从。“众多机遇与选择面前,我最终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不是因为稳定、清闲,而是源于一份热爱。遵从自己的内心,追逐自己的梦想。”已赴天津市容和园林委党办就职的杨丽萌告诉师弟、师妹。


  离开固有的舒适圈并不容易,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是学子们必修的一课。


▲北师大举行毕业活动。图片来自北师大官网


  李瑞云成为一名河北选调生。“入职第一天,董奇校长来到河北,看望每一位新入职的师大学子,令大家感动的同时,更深切感受到母校的牵挂。”李瑞云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群众工作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但真心是永恒不变的‘诀窍’。”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主任白勇介绍,北京师范大学2014至2019年共有354人被选调至全国各省(区、市)工作,其中共有44人被选调至广西。2019年有92人被选调至全国各省(区、市)工作,其中有8人被选调至广西。


  杨波,体育与运动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是广西2019年定向选调生,即将开启新的人生历程。“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我们应该像文秀师姐一样有正确的义利观,我们的择业选择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未来整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源。”


  “更多的北师大学子积极投身基层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宏图伟业,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白勇说。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本期编辑:刘昀昀


新闻联播:习近平致信祝贺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


24年干一件大事!将隋唐以来10万进士收入"彀中"

孙家栋:曾对着爆炸火海痛哭,成功后暗自垂泪



东大街五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最新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