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其实,我又自卑又自恋…

唯小维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2022-05-30

一次和一个相识多年的好朋友闲聊,她突然问我:“你说,会有这样的人吗,就是自卑和自恋共存?”


一下子我被问懵了,还没来得及接茬,她继续说:“我觉得我就会这样,但我也不想的。”


话题没有继续下去,我对这种奇怪的共存并不了解,似乎对“自恋”的印象还停留在“夸耀”“狂妄自大”、“傲慢无礼”等表现欲强烈的形容词上。


做了一些功课后,我想她说的大概是隐性自恋者。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回应那个朋友,当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可以稍作调整改变,但不必过于忧虑和烦恼。


“自卑”和“自恋”似乎是自信程度的两个端点,过低的自信是自卑,过度的自信是自恋,都让人困扰。


在心理学意义上,“自卑”和“自恋”都是是非常普遍且正常的特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自卑”和“自恋”特征的个性,只有极少数人的自恋会形成临床意义上的人格障碍。


“自卑”因人类生命固有的脆弱存在,往往能令人察觉到自己的怯懦、退缩,帮助我们对危险和伤害警觉,很好的保护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发展生存。


而“自恋”对自身的个性发展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其有利于维持人格的积极性和稳定性,自恋特质中的优越感和特权感等会使个体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追求成功的勇气。


言归正传,

来聊聊自卑又自恋的隐性自恋者,

ta们通常是怎么样的?

为何会这样?

身为隐性自恋者,

又该如何自处呢?


一、隐性自恋者自画像



心理学家Jonathan Cheek开发了一套测试题,列出了一系列这类人群典型的内心os,其中包括:

• 我很容易就陷入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忘记了他人的存在

• 我感到自己的气质和大多数人都不同

• 当我走进一间屋子时,我总感觉其他人都看我

• 我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批评伤害

• 我经常觉得别人在针对我

• 当其他人来诉说他们的烦恼,占用我的时间并期望得到我的同情时,我会暗地里感到麻烦

• 我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解读他人的评价

• 我并不想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就和荣誉

• 我不愿意待在一个团体里,除非我知道里面很多人都欣赏我


你符合上面的大部分描述吗?


隐性自恋和显性自恋都存在相同的特质,自我中心、忽视别人感受、特权感和优越感、自我放任。


TA们通常看起来十分内向羞怯,多数有些低自尊,高敏感,通常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大部分的时候只是沉默的做自己的事情。然而,当你一旦开始接触TA们,你会发现,TA们内心os不少,此外,其内心其实觉得自己非常特别和重要。


TA们对自我的评价其实很高,且确信自己的与众不同,以至于不需要向外界寻求什么验证——故从不夸夸其谈。


但TA们也有自己特别的夸耀方式,其中,“抱怨”和“自我贬损”两种方式最为常见。这样的表述很容易引起他人的不适,言论里的阴阳怪气很容易让人感到被冒犯,这就导致了隐性自恋者的人际关系可能并不理想。


在倾诉自己的苦恼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时,TA们往往喜欢对自己进行贬低,看似对自己十分不满,实则将话题引到自己身上。TA们喜欢谈论自己,关注自己。


此外,在TA们看似贬低自己的每一句话里,实际都充满了隐隐的得意。即便他们诉说的事件本身的确是负面的,他们表述的方式中,也暗示了“我觉得自己十分特别”这样的含义。


二、如何辨别是性格内向,

还是隐性自恋?



当你看到上面的描述时,是不是觉得自己可能就是隐性自恋者?


别急!我们再进一步区分区分其中可能的混淆,因为隐性自恋者也时常被拿来和内向、高敏和低自尊人群一起讨论。


的确,隐性自恋和这几类人存在一些类似的特质,但他们本质上又是完全不同的。最主要的区分,就在于他们的思维模式。


真正的内向者享受内在状态,真心喜欢独处。而隐性自恋者更像是一种“伪内向”,因为他们其实非常渴望关注,也并不能从独处中获得快乐。


低自尊和高敏感人群在面对责备、伤害或挫败时,更多的是感受到伤心和丧气,并倾向于向内归因(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而隐性自恋者却会感到愤怒和怨恨。完全无法接受他人说自己任何不好,且倾向于外归因(认为都是别人或环境的问题)。他们贬低竞争者和那些没有给他们赞美的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高自恋者的自尊是不稳定的,带有防御性质的。他们往往运用一些策略来维持这种夸大的自我观,研究者称之为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 bias)。


隐性自恋者低自尊人群一样,在评价自己时会给予自己很低评价,并害怕将成就表现在他人面前,但实际上,TA们的内心,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潜台词都是“我很特别”,内心总是“世界对我不公平”,“人们为什么没有对我表现出更多的欣赏呢?”“我不被理解”。


三、隐性自恋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知道,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往往是其性格形成的首要原因,许多研究表明,隐性自恋的形成和父母的负面教养方式显著相关。


1.常见的一种情况是,

父母的完美主义和不稳定的教育。



这类父母通常对孩子有极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待。


当达到标准时,父母会将他们“捧到天上去”——“我家孩子果然是最棒的”,并喜欢在外人面前将孩子作为谈资,说一些夸张的话。


而当他们未能满足父母的要求时,就立刻会被贬低得一文不值——“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你都学到哪里去了”。


面对父母不稳定的奖惩形式,孩子通常是感到惶恐和不安,这就导致了TA们没有稳定的自我。他们的经历告诉他们,“缺点”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只有“优点”有存在的价值。


2.另一种常见形式是过分“严父慈母”。



多项研究表明,母亲过度保护和父亲拒绝均对隐性自恋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母亲过度的保护往往会使儿童只关注自己的需要满足,关注自己的体验。久而久之, 其就会漠视他人的感受,只知道自我欣赏,形成了极端性自恋人格。


另外一方面, 父亲作为权威家长一方,如果长期拒绝孩子,就会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当需求就无法获得满足,对周围的人充满防御性的敌意,缺乏安全感。由于没有感到被爱的认可与接受,就导致他们在情感上感到孤独,面对父亲一样的权威,很容易感到自卑。


长此以往,孩子就总是在“过度自卑”与“过度自恋”中摇摆,用幻想的自我意念来补偿受损的自尊。


在这两类的教养模式之下,隐性自恋者身上往往的确存在着一些比较出众的、能够为之骄傲的地方。但同时,他们并没有建立起健康的自尊感。


长大后的阴阳怪气,对自己的极端否定,打造自己的独特性等行为对他们来说,都是在保护自己,避免再次被他们贬低得一文不值和长期陷入自卑情绪。


四、隐性自恋者如何自处?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是一位隐性自恋者,且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想做出改变,以下有几个小tips,希望可以帮到你。


1、培养对他人的关心和善意



研究发现,主动帮助他人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义感和自我效能感,并促进催产素和多巴胺的分泌,及时地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故经常感到焦虑和心情低落的隐性自恋者,如果学着把对自己的过分关注分给他人一些,可能反而会变得比较轻松和快乐。


如果可以敞开心扉和他人沟通,很可能会发现很多“同类”,也会逐渐发现自己的问题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当发现自己不是个案,也就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没那么“特别”,改变也就随之而来了。


2、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 



隐秘自恋者难以与他人亲近,表达自己的感受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TA们时刻都想表现出一种“我比你厉害/我比你特别”的感觉。一旦在他人面前显露出自己的弱点或脆弱,TA们就会有一种“这样我就输了”的感觉。


但事实上,任何关系中,适当地暴露自己的脆弱,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都是建立真正的联结不可少的一部分。


放下心中那种“别人都在等我犯错,等着嘲笑我”的预设,练习在下意识地想要率先发起攻击来“保护”自己时,先告诉对方你此时的感受。这样做并不代表你的虚弱,而是在向对方传达:我想努力和你好好相处。


3、记录自己的优势,制定合适的目标



前面提到,隐性自恋者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良好的自尊,故需要有意地去培养建立。建议可以每天练习记录三点自己的优势和三点生活中的积极事件,培养自己认识自己优点的能力。


此外,制定合适的目标也很重要,自恋者往往更喜欢制定难以企及的目标。


目标不能达成,体验到挫败感,感到自卑和自我怀疑,而过度自恋又会导致其继续制定高标注的目标。想要打破这个循环,要尝试练习制定合理的目标,比如把大目标拆分成可量化的、分步实现的小目标。


这些小方法可以使人们逐渐在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逐渐培养出健康的自尊感。


自尊和自信的来源不是优越感,也不是关于自身完美的幻觉,而是从内心肯定自我的价值。



-写在最后-


每个人都有闪闪发光的优点,

也有不那么讨喜的缺点,

缺点不会让你显得更虚弱,

也不会让你成为一个不再值得被爱的人。

 

你本来就是很特别的,

不必用力去证明这一点~


新年将近,宜接纳,宜觉察,

宜迎接新的自己


欢迎来留言区分享你的感受~


-END-

编辑 | 唯小维

排版 | ame

审核 | 桃子

源 | 卷毛小羊崽

参考资料:

[1] Knowyouself丨敏感、内向、玻璃心,但又觉得自己很特别 | 隐性自恋者的9个特征

[2] Paul Rose.The happy and unhappy faces of narcissism [J].Personsality Individual Difference,2002,33:379~ 391

[3]Michael H. Kernis,Chien-Ru Sun.Narcissism and Reactions to Interpersonal Feedback[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1994,28(1).

[4]Morf C. C.,Rhodewalt F..Narcissism and 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Explorations in Object Relations[J].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3,19(6).

[5]张宝强.父母教养方式-自恋人格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研究.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17-20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