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不那么敏感,就不会受到伤害了”
在生活中,不免有一些喜欢以开玩笑的姿态调侃朋友的人。
在合理的限度内打趣,会形成朋友与朋友间和谐、幽默的氛围;但倘若超出限度、分寸,或许会引起对方的不快。
倘若你就是那个被打趣但感到不快之人,当你向对方表达你的态度与情绪时,你或许经历过以下对话:
“我觉得你刚刚说的话让我挺难受的,以后不要这样了。”
“不好意思啊,你知道的,我这人天生钝感,我是无心的。”
纵然对方向你表达了歉意,可你却没有感到很开心,其实是这个词在影响你——“钝感”。
Vol.1
“钝感”是保护自己的盾牌
而非一根尖锐的长矛
“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提出来的,意为对周遭事物不过于敏感的能力,但它不等于迟钝,而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钝感也可以被理解为是敏感的反义词。
但当这词在网络上被频繁使用后,它逐渐被内化成了一种开玩笑过度的道歉方式——“我只是钝感,这是我的性格,不是错误”。
实际上,这已经曲解了“积极向上”的本意。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一种“钝感力”来减少内耗,这确实没错。
但更需要这种力量的,是那位被打趣而产生消极情绪之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你的朋友。
“钝感”理应是一个保护自己的盾牌,而不是一根被用来“无心”攻击他人的长矛。
在人际交往中,“钝感力”的形成往往与“你如果不那么敏感,就不会受到伤害了”挂钩,但小编认为,敏感与钝感都是一种力量,并无优劣与对错之分。
即使我们需要拥有这样一种钝感力,但也不应该是因为我们“敏感”不好,才被迫去选择“钝感”的方式生活。
“钝感力”应该是敏感人群保护自己的底牌。
但实际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因为开玩笑与身边朋友发生过不快。
开玩笑不是错误,但开玩笑过度引起对方消极情绪时也请不要以“对方太过敏感”“对方开不起玩笑”来概括所有。
唯一能够评判开玩笑是否过度的人本身便是开玩笑的对象,当对方不高兴时,你便已经属于过失方。
这个时候,认真的道歉是唯一的弥补方式,不把错误归结于所谓的“钝感”“性格”,只从这个事件本身出发,把是否“翻篇”这一选择权交到对方的手里。
Vol.2
悄悄地把自己的情绪解离
进入“上帝模式”
钝感力似乎是一种能够很自然地过滤掉负能量的东西。
那么谈到“钝感力”,在心理学中比较相近的一词是“情绪解离”。
什么是解离?
在心理学中,解离(Dissociation)也叫分离(与分离焦虑的分离不同)、游离,是通过切断自我与当下现实之间的联系,来逃避难以接受的思想和情感。
它甚至会丧失某人固有的认同感、记忆和感知觉或现实感。
通俗点说,解离是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大脑保护自己的一种办法。
解离常常是由创伤引起的症状群,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调节机制,让个体从周围环境的压力和刺激中短暂离开,让精神可以“喘口气”,一定程度上就像壁虎的断尾求生一样。
解离在不同层面也有着不同的表达:
感知觉的解离
当家长在打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痛觉丧失了,好像打得根本不是他。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通过解离掉身体知觉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保护。
情绪/情感的解离
在身体感受跟情绪感受上的解离或者隔绝。
这种情况下往往记忆还在,但是和记忆有关的情绪、情感消失了。
相关的痛苦的感受,因为太痛,所以被解离隔绝掉了。
认同的解离
不同的人格的身份认同的部分散,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多重人格。
行为的解离
比较极端的譬如在麻木或恍惚状态下的自残行为。
记忆的解离
“解离性失忆”,创伤的记忆对于个体内心的体验来讲,实在太痛苦了。
根本没办法承受,所以干脆把这段记忆和创伤性的生命历程,直接删除了。
我们平时也会有正常的解离状态,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生物功能失调,例如做白日梦、恍惚之间忘了我是谁、似曾相识、恍若隔世等等。
有时候明明自己醒着,但不确定是现实还是梦境,周围的声音好像离自己很远,整个人好像轻飘飘的。
当你感觉好像清醒过来,你或许会反应不过来周围的人谁是谁,看周围的世界也恍惚起来。
这些好像在做白日梦的表现都被称为轻度解离,也可以说成“恍惚”“走神”“忘了”。
轻度解离像是那一刻我们处于和周围的隔绝状态中,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身边发生什么,甚至听不到周围的声音,自然就不必承受周围环境的压力和刺激了。
而倘若他人言语令我们感到不适时,或者刺痛到我们的内心深处时,那种突然生起的“钝感”就是一种情绪解离——潜意识中告诉自己“不难过”。
这种解离又有点像自我保护机制中的“压抑”与“隔离”。
如果对自我保护机制感兴趣
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哦
👇👇👇
解离让我们进入“上帝模式”,面对事情时,就能更加冷静客观地看待。
就像“钝感力”一般,对于敏感人群来说,不失为一种减轻伤害的好方法。
但是,
有的人喜欢“拨开迷雾”的快感,
却也总有人享受“丛林迷踪”的怅然。
“有形者,有形形者;
有色者,有色色者。”
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吧~
你有什么相关的经历吗?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END-
编辑 | Remii
排版 | ame
审核 | 张奕华 林玛 谢琪
图源 | 网络
参考文献:
[1] 壹心理:心理师说的解离是什么?| 心理词条
[2] 知乎:情感麻木/情绪解离(Emotional numbness/dissociation)笔记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树洞,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