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级大心课优秀作品展 | 自我认知:爱人更爱己,择人先问心
授课教师:莫艳
艺术学硕士 助教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辅导员
学生会、易班工作站、艺术团、辩论队指导老师
参编全国普通高校舞蹈专业规划教材《中国民族民间舞》(女班)、参演舞蹈作品入选首届中国舞蹈优秀作品集萃、参演广东省岭南舞蹈大赛获表演金奖、参与《广东排瑶大长鼓舞》获“非遗”舞蹈进校园教学课例展示暨论坛“优秀精品课例”;广东省辅导员工作案例一等奖;指导学生作品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铜奖(国家级),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省级)。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对于生活、学习压力大的高校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是否拥有优良的心理素质是评判一个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
01 自我意识的调试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始终处于满足与抑制,冲突与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人格结构不是一种静态的能量系统,而是一种动态的能量系统,它一旦形成,便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与发展之中。心理健康课程上提到关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相关理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课中浅尝辄止,似懂非懂又云里雾里,未能很好地理解此中真意。课后我尝试再去探索这一理论,和弗洛伊德对话的过程也是和自我对话,挖掘“自我”的一场修行。
本我容纳一切杂乱无章、原始性的本能欲望与冲动,亦是“兽我”;超我则由“道德化的自我”和“理想化的自我”构成,遵循“理想原则”;而自我不断调试着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自我需要在现实的条件下有控制地追求本我之欲求;另一方面,又必须受限在超我的价值观格局框架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不难看出来,在人格构成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中枢性角色。当旧的价值观与制度架构不足以提供支持时,每个人都必须运用现有的工具,为自己塑造有意义的快乐人生。
从前高中在摘抄本誊抄下“君子慎独,不欺暗室”,那时尚不明就里,只是觉得这句话很有格调,现在倒觉得很适合于“自我”追逐时运用。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即是要找到有度追求快乐的法则,否则,人格结构就容易陷于失衡的状态,进而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02 追求“丰盈”的人格
把这些理论具体实践运用在我的身上,我觉得简单概括而言,就是人变得更 “丰盛”了。
我尝试把抽象化的感觉具象地形容出来:
面对自己被世俗定义的“不完美”时,我变得更坦然了。我允许单眼皮在我脸上时仍然很美,尽管这是那么符合大众的主流审美;我欣赏手背上不白皙的皮肤,闪烁着细腻而健康的光泽;我喜欢小腿上的肌肉,锻炼沉淀的成果让我在奔跑时迎风更加自由。那不是一种放任自由的坦然。
照镜子时发现自己上网课以来运动量显著减少以至于肚子圆圆的时候,我会尝试用室内运动来让自己更健康;别人做事不合我心意的时候,我会反思是否自己对他人太过苛求;当成为“家里蹲”每天熬夜以至面色不佳的时候,我会重新调整作息……
包容自己的不完美,并非放弃把自己淬炼成更好的人。与此相反,我更加懂得了放弃那些努力过而无结果的事情,更加明白了到脚步能走到的地方去流浪。个人一旦成功地找到了意义,那他不但会感到幸福,还会具备应对磨难的能力。我镌刻湖泊上的扯地连天的雾水,我也记录火车轰鸣而过的呐喊,我是说——我要用更丰盛的人格,更勇敢地拥抱生活中的幸福与苦难。
03 爱不该被浅薄的定义束缚
好的爱情,良缘相称,尔昌尔炽,是让双方都成长和收获的一段感情。好的爱应该是让人感到自在快乐的,是让人变得美好的;应该让人在束缚里感到更宽阔的自由;应该让人一直洋溢着自信。爱应该是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被冠名为爱的消费主义陷阱。爱不该被如此浅薄的定义束缚。
任何一段好的关系的前提条件都是能够给人带来正向反馈的。恋爱的基础往往影响当事人双方的人格再造。一般地说,如果恋爱是建构在共同的崇高生活理想基础之上的,它往往会给当事人双方带来生活的快乐力量,带来积极向上的健全精神,使双方能在共同生活中取长补短,相互影响从而使每一个人的人格更加完善、崇高。
此外,关于性的命题应该也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很庆幸在大学课堂里有着更加理性和开放的课堂。爱不是被解释为仅仅是性欲和本能的副现象。爱与性一样,都是一种主现象。通常,性是爱的表达方式。只有作为爱之载体的性才是正当的,甚至是神圣的。这样,爱就不能仅仅被理解为性的副产物,相反,性是被称作爱的最终合一这种体验的表达方式。
爱是必须的,但恋爱不是
爱可以是任何样子的
不要让简单的文字成为人生的标尺
- END -
文案 | 杜曜彤
主编 | caron 宋姣姣
排版 | Cylin
审核 | 张奕华 林玛 祝菡
图源 | Sophia~
参考文献:
[1]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著,张定绮译.心流[M]北京:中信出版社.
[2]维克多·弗兰克尔著,吕娜译.活出生命的意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
[3]余逸群.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恋爱道德要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
▼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树洞,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