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万分之一,却是她生命的百分之百
萌主有话说
不忘初心,践行善举。10月25日,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白宇同学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用爱心点燃了一位患者的“生命之火”。
生命至上,大爱无疆。
10月25日,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白宇同学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全国第1218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白宇,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党支部副书记,多次参与志愿服务,曾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我从来不知道有这么多人,他们不计名利,不计报酬,不知道对方是谁,但他们愿意付出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提起身边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朋友们,白宇眼中闪着光,神色坚毅,和我们分享他成为全国第1218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故事。
配型成功了
2018年春,当采血车再次开进校园,还在读大二的白宇第一次萌发了无偿献血的念头,当场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有患者与你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了!”2020年9月14日,白宇正坐在入读华园的第一堂课上,低分辨配型成功的通知翩然而至,这时距离他加入中华骨髓库已一年多。尽管此时白宇并不清楚自己将要面对什么,依然爽快地答应了。
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历程却远比白宇想象中要复杂。低至十万分之一的初次配型成功率本就像彩票中奖一样可遇不可求,即使配型成功也往往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供者体检不通过、患者病情恶化、高昂的移植费……白宇的捐献之路也同样一波三折。
10月13日,白宇收到可以捐献的确切消息,并欣然前往医院抽血做高分辨配型。然而,本应11月拿到的配型结果却迟迟没有出来,工作人员也久久未联系白宇。12月29日,白宇再三考虑后主动咨询工作人员,了解到由于患者还在接受治疗,要处理血液病引发的感染炎症,无法送血样,配型只能暂缓。而这次配型一中止便是10个月。
悉心培育“生命的种子”
2021年8月,白宇正为毕业论文开题忙碌时,突然收到骨髓库工作人员通知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白宇随即前往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进行捐献前的体检。10月20日,白宇正式入院。
动员针一天一针,扎手指一天一遍。动员针带来嗜睡、腰疼的副作用,即使是在休息时,白宇也很难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但想到可以延续一个年轻女孩的生命,白宇暗暗给自己鼓劲。
10月25日上午,白宇躺在病床上等待着采血。由于住院后前几次的采血都不太顺利,白宇格外担心捐赠当天的采血状况,一直忐忑不安。他看着长长的输液管连接着床头的机器,看着血袋一点点鼓起,内心却丝毫不感到恐惧。11点30分,采集结束,一切都出奇地顺利。这一刻,白宇百感交集,思索着这份“生命的种子”会去往何处,他想,小女孩在血液输入身体时是否也会猜测这“生命的种子”从何而来……
我们都支持你
“一路走来,非常感谢亲人们的关怀和支持。”白宇动情地说到。第一次向家人透露有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想法时,白宇的母亲便表示出担忧。由于父母还停留在抽骨髓的传统印象中,他们担心影响健康,便对捐献一事有所顾忌。白宇找来科普视频,和父母积极沟通,家人们最终也理解了他,并成为了他最坚实的后盾。
白宇还得到了学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他们非常支持这件事情,这使我非常感动,还有我的同学也在鼓励我,我才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能如此坚定地把这件事做完、做好。”
多了个同一天过生日的妹妹
“匹配成功本身就是一种缘分,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就能给患者提供很大的帮助,很值得也很荣幸。”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白宇一直都以平常心看待。他从不认为自己多么伟大,但他却坚信,正是无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默默奉献,让这一件普通的事变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
在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白宇收到了小女孩家人的感谢信。这次缘分让两个本不相关的人命运相连,也使得身为独生子的白宇如愿以偿多了个可爱的“妹妹”,更巧的是,他和这个妹妹的生日竟是同一天。“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不忘初心,践行善举。白宇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希望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有意义。正如他在朋友圈所写:“‘供者’的身份结束后,我多了一个妹妹,她将流着和我一样的血液,我会陪她走向通往新生的路。”
爱让生命延续。白宇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大爱无疆的奉献义举诠释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用爱心点燃一位患者的“生命之火”。
以最真诚的想法
迈出最勇敢的一步
用行动谱写人间大爱
让生命不再平凡
让真爱洒满人间
为白宇的奉献精神点赞!!!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转载丨华南理工大学
编辑丨赵家琪 罗进祖
责任编辑丨宇迪雅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