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拍飞机的人

中青报·中青网 中青校媒 广东 2024-04-23


萌主有话说

普通人眼里,飞机或者只是一种出行的交通工具。但对于某一个群体来说,这更像是一种希冀和盼头。凭着对飞机的热爱,他们会不远千里到机场附近,用眼睛看飞机,用相机拍飞机,用心感受飞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飞友”。今天,萌主(飞友版)带你认识这个小众但有趣的爱好群体~




01

喜欢似乎在潜移默化之中产生


你问我 为什么会喜欢飞机

可能是因为它……

带我飞入晚霞之中 一览无际的绚丽

带我看到下方的万家灯火 感受国泰民安

带我摆脱地面的纷扰 彻底放空自我

可能是因为它……

某种意义上的集邮 刻进基因里的嗜好

坏心情的治愈物 隆隆轰鸣吹响释放的号角

人类科技的结晶巨龙一般冲进云霄

日照号彩绘飞机

“喜欢飞机的萌芽,似乎是在中学时代萌发的。我的学校在广州的金花街附近,每当白云机场南进的时候,学校的上空会飞过很多准备降落在白云机场的飞机。降落在白云机场的飞机很多很多,所以一架飞机飞过之后,不一会头顶又会经过下一架飞机。我抬头仰望,看着飞机从我们学校的上空飞过,就此‘情窦初开’。后来我观察到每一架飞机都是不一样的,看到不同的飞机从头顶上飞过就觉得特别有意思。随着对飞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我发现自己能够很快地辨别出从头顶飞过的是哪架飞机:每天下午跑操时间,能看到马汉航空的A340飞过;下午四点半的体育课,能看到京广线的南航A380;上完晚自习之后,也能看到卡塔尔航空的A380……”

摄于广州市金花街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山区的小县城里,上大学前去过最远的地方是距离我家半个小时车程的稍大一些的县城。上大学前,对飞机的印象就是天空中划出的一条长长的线和夜空里误以为是流星的东西。因为我的大学距离机场挺近的,所以我经常能看到飞机飞过,而飞机的轰鸣声也伴随着我整个的大学时光。第一次坐飞机好像是大三还是大四,当时和舍友们一起去东北看雪。到了机场,我觉得一切都很新奇,看到飞机飞得很高,地面的城市都好像电影中的小人国,我既紧张又兴奋,飞机起飞时的引擎加力,真的很刺激。之后的几年,我坐了几次飞机,看到过我国长长的海岸线、冰雪覆盖的雪山……我才意识到:我看的不是飞机,而是心中所向往的外面世界。





02

以航空的视角记录城市的发展


海珠广场不在海珠区,在荔湾区;黄埔古港不在黄埔区,在海珠区;白云机场不在白云区,在花都区……可是,以前的老白云机场的确是在白云区。且位于广州三元里、柯子岭、新市和棠下之间。

1950年8月1日上午,“北京号”飞机从广州飞向天津,新中国民航国内航线正式开通,史称“八一”开航。老白云机场的这座航站楼便是“八一”开航典礼的见证者。

1964年4月29日晚上,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的波音720型飞机降落在老白云机场的跑道上,这座航站楼迎来了首架国际航班。继巴基斯坦首航班机到达后,其他国际航班纷至沓来,老航站楼见证了广州这座城市对外的友好交往史。

“我还记得那时候,旧白云机场的降落点在三元里牛栏岗那边,就是现在机场路和云城南路口。每逢周末和同学们去流花湖郊游的时候,都会看到飞机从流花湖之上低空掠过。后来我家搬到河南(指海珠区),我也不惜花一整天的时间去看飞机,坐当时笑称‘新穗航空’的244路车到广园路和云霄路那边看飞机降落。那时候大家都觉得飞机很新奇,手机还不像现在的能拍照,也没有数码相机,但是能看到有些人拿着胶片相机去拍飞机。”


外航货机降落在白云机场

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旧白云机场已经承受不住愈发增加的飞机流量。2004年8月4日,南航B737执飞的广州—湛江航线从老白云机场的跑道上起飞,老白云机场的全面关闭,新白云机场继续承接广州的航班。老机场在只有一条跑道的情况下,不断刷新民航运输业务纪录,为广州这座城市作出重大的贡献。

新的机场,新的开始,广州这座城似乎被按下了加速键,不断地迸发出新的活力

2009年11月17日下午,南航“亚运号”彩绘飞机亮相,这架A330-200型飞机也是作为第16届亚运会运送亚运圣火的专机。“亚运号”彩绘飞机亮相的当天,人们为了记录下“亚运号”首飞的历史性时刻,纷纷来到了白云机场附近的各个拍摄飞机的机位,等待飞机起飞。

机场外围跑道侧面的机位站满了人,他们拿着长枪短炮,等待“亚运号”的出现。

而这群不远万里,从四面八方赶来拍摄“亚运号”第一次飞行的这些人,对航空与飞行的热爱,让他们聚集到了一起,他们彼此有个叫法——“飞友”

LYX20014/摄

“睇到啦!”

“亚运号”缓缓推出,经过滑行道后,在跑道旁等待起飞。飞友们将架在三脚架上的长焦镜头对准跑道入口,清脆的机械快门声陆续响起。随后,“亚运号”进入跑道,其搭载的Trent772B-60引擎风扇加速工作,“亚运号”越来越快,在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声和熙熙攘攘的机械快门声的伴随下,“亚运号”飞入蓝天,飞向北京。“亚运号”优美的身姿被飞友们捕捉,这起飞的一瞬间被定格成为照片,载入城市与航空的史册,这也是飞友们感受这座城市发展的一种独特方式。

国产ARJ21型客机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飞机也一样,从迎接亚运会或博览会的特别涂装,到吉祥寓意的大熊猫涂装,飞机的彩绘涂装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飞友们固然爱拍这些彩绘飞机,同时也爱拍那些罕见稀有的机型。有时候,飞友们会为了拍到一架飞机而在机位蹲守好久好久。白云机场有三条跑道,一条位于航站楼的西侧,叫“西跑”;另外两条则位于航站楼的东侧,叫“东跑”。由于西跑和东跑的机位相隔很远,所以一个机位只能拍到一侧跑道的飞机。

LYX20014/摄

虽然可以通过飞机的注册号去网上搜索以得知我们准备要拍的那架飞机什么时候从哪起飞,什么时候落地;虽然飞机降落有一个进场程序,会按照他固定的程序飞行,可能平时都落东跑道,或许会由于间隔拉不开等原因,飞机会落西跑道去了。拍飞机就是这样的,有得也会有失。

除此之外,他们也会拍一些常见的机型,对于他们来说,这更多的是一种记录的属性,去记录这架或那架飞机的一次次飞行,或许到了哪天飞机退役了,这些照片也可以拿出来当作怀念。

一阵快门声响起,飞机下的人拍下了机翼与城市天际线的合照,机场旁的人拍下了飞机与航站楼的合影……


航班在场起飞时窗外的城市轮廓






03

沉舟侧畔千帆过 

很多人会拍下飞机在跑道上起飞或降落的画面,但很少人会拍下他们拍摄时脚踩着的钢筋水泥或黄土地。位于汉塘西街65号的“阿伯楼”曾经是白云机场拍摄飞机起降的绝佳机位。如今,由于白云机场扩建,“阿伯楼”拆迁,“阿伯楼”成为珠三角飞友的意难平。

“疫情之前,高中的时候,我们摄影社和航空社联合组织活动去‘阿伯楼’拍飞机,那是我第一次拍飞机。‘阿伯楼’的天台正对着飞机的接地点,能够很轻易地拍到飞机后轮触地的擦烟。那天还是我第一次看到南航的A380,真的超级幸运。阿伯人很好,在不大的天台里还搭建了遮雨棚,饮水机、风扇、胶凳一应俱全。这里也成为了我航空爱好的启蒙地。”

阿伯楼天台内部。(LYX20014/摄)

像是航空文化的沃土,孕育无数爱好航空的种子,从此生根发芽。伞荫下,你我畅谈航空爱好、交流心得。相机、风扇还有自来熟的飞友们便是“阿伯楼”最美好的回忆。南航A380飞入云层,我们也要向“阿伯楼”告别了。

不仅是“阿伯楼”,那些被飞友们所熟知的土堆、煤堆、烂尾楼的机位,都随着机场的发展而渐渐消失。而传统机位消失之后,更多新的机位被人们所挖掘。那些超近距离看飞机的新机位,在“露营热”的潮流追捧下,爆火新媒体平台。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至,但人们素质参差在暗中加速了新机位的消失,也抑制健康航空文化的孕育与发展……



今日互动

许多人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小众爱好,但再小众的爱好也会在茫茫人海中汇聚形成一个或大或小的爱好群体。譬如,喜欢火车、公交、飞机的“交通迷”,喜欢研究火箭模型、看火箭发射的“航空迷”,喜欢各种武器装备、收藏各类武器模型的“军事迷”,喜欢骑行、徒步、登山的“户外迷”等等。

许多事物或许在不了解他的人眼里早已稀松平常,但爱好他们的人却会对其饱含深情。爱好是我们每个人了解复杂世界的一个窗口。正如飞机对于飞友而言像是一种希冀和盼头。有时,他们的爱好也会与时代同频,他们会因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飞而喜极而泣,会因史上最大飞机安-225被毁而悲伤愤慨,也会时刻关心着每一架在途飞机的飞航安全……

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好,你所热爱的是什么?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文字丨刘子滔

图片丨刘子滔 LYX20014

编辑丨吴苇菁

责任编辑丨舒家奎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