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湘西巨变|1963年,我们全家从北京来到吉首,从此……
1963年,我们全家随转业湘西支商的父亲来到吉首,由繁华首都的北京海军大院来到人称“中国盲肠”的湘西吉首,落差之大,可想而知。
↑↑↑解放前的吉首茅草街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吉首甚是荒凉,很小很土很闭塞,现红旗门以外就可算是郊区了。一到晚上,街上装着“光头灯泡”的路灯下人烟稀少,夜深人静时还有野猫、野兔等“野物”光顾。那时的主街道团结路都是用鹅卵石铺成的,街道两旁除军分区大院、州委大院外,很少有两层以上的砖瓦房,居民所住大多是木板房。在如今电力桥一带的城乡结合部还有一些茅草屋,故现在繁华的团结路的“曾用名”叫“茅草街”。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吉首
小城的人活得随和大度,大白天的,那种在板车上加个圆形箱子的粪车不紧不慢地在大街上一路穿行,时不时地泼洒些粪水在街上,而路人也习以为常,并无怨言。那时的吉首大桥是座木桥,乃吉首著名的“大桥头”核心景区,其一大景观便是一些男人一丝不挂地在河里洗澡,而不远处便是洗衣的小媳妇、老婆婆。
↑↑↑1957年的吉首图书馆
小城人很闭塞,极少与外地人打交道。记得我们一家七口刚到吉首不久,便走上吉首街头来了个集体游,因我们几个小孩操着一口京腔,穿着有异于当地人,居然引起了围观,那情形比现在看到了老外都要稀罕。
↑↑↑1957年的吉首团结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吉首向阳坝
父亲刚由京城转业到吉首时,有近200元的工资,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高薪阶层。到吉首后,父亲买了一台“牡丹”牌收音机,一是好了解天下大事,二是让我们几个小孩不要忘了普通话。没想到这台收音机成了当时的“明星”,父亲的同事们下班后常会三五成群地聚在我家门口,听听新闻,赏赏音乐,谈天说地,其乐融融。由于我家窗户临街,放大了音量的收音机相当于一个小小广播站,不时会有些挑柴进城卖的山里汉子倚着墙壁在窗下歇脚,憨笑着听他们听不懂的普通话和音乐。
↑↑↑1958年,成立初期的吉首大学一角,现吉首大学老校区所在地(大田湾校区)。
上世纪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客人光临吉首山城,上级唯恐百姓礼数不周,怠慢了外宾,便让单位、学校、工厂、居委会层层传达有关精神,如不许近距离围观、不许对外宾评头品足等等,不一而足。想想现在吉首老外满街走,德夯风景区的苗族老婆婆都能用简单的英语与老外讨价还价,真有恍如隔世的穿越之感。
作为与湘西州同龄的曾经的“北京人”而今的吉首人,我要为我的第二故乡吉首点一个大大的赞!
本期编辑:西西
文章作者:宋国童
图片来源:陈庭茂
猜你还喜欢:
·END·
好看·好用·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