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6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简称“目录”),全国共有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湖南有14个项目入选,而我州就占6个。
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公布
湖南14个项目入选
快来看看都是哪些?
全省14个项目中
湘西就占了6个!
咱湘西人顿觉无比荣耀有木有?
那么湘西这些项目有什么魅力?
为啥能入选“国家队”?
快来看看~~~
▲图/来源于网络
湘西苗族挑花,俗称数纱,或曰十字数纱,主要流行于泸溪县境内。泸溪苗族挑花是湘西最为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之一。它思想内涵深邃,文化底蕴浓厚,作品图样浑厚饱满,构图严谨对称,造型抽象富于变化,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民族色彩。于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图/来源于网络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采用纯天然植物提炼的靛蓝染料和最古老的镂空花版印染工艺,其制作工艺流程复杂,包含裱纸、描稿、刻版、上油、调料、刮浆、入染、晾晒、淌洗、卷布、碾布等过程,于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展名录。
▲图/来源于网络
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俗称“打花”,主要有打花铺盖(土家语西兰卡普)和花带两大品种。其中西兰卡普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它采用“通经断纬”的挖花技术,分为“对斜”平纹素色系列和“上下斜”斜纹彩色系列两大流派。西兰卡普使用古老的纯木质腰式斜织机织造,其技艺流程主要由纺捻线、染色、倒线、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捡花、捆杆上机、织布、挑织等12道工序组成,另以“反织法”挑织成图案花纹。花带是土家族织锦中普及面更广的品种,它采用“通经通纬”的古老“经花”手法,几乎不需专用工具即可在织造者两膝间完成。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杨贤清
湘西苗族服饰一向以独特的民族风格,鲜艳的色彩,复杂的图案,精美的手工,各式各样的工艺方法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在诸多的服饰手工艺方法中,其中有三样手工艺最让人惊叹也是最具有苗族特色,这就是苗绣、蜡染和锻银。苗族服饰、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罗福东
吊脚楼源于古代的杆栏式建筑,是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民居。这种传统建筑技艺,最早可追溯到东汉,现在武陵山区还能看到上万处吊脚楼,多建于清代,在当地又称作“杆栏”、“千柱落地式”或“转角楼”。
吊脚楼在营造时,充分利用当地石、木材料,飞檐翘角,穿斗勾心,不用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条做铆,牢固耐用。还能抗七八级地震,有“墙倒楼不倒”的说法。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属于国家级文化传统技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湖北省、重庆市辖区内。2011年,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来源于网络
踏虎凿花,是泸溪县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因起源于该县踏虎村而得名。踏虎凿花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花样繁多、品种齐全,这种剪纸不是用剪刀铰出来的,是用刻刀凿制完成的。多用于绣花底样和庆典、祭祀活动中的装饰品,在湘西苗族服饰领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称为“绣在衣服上的文明”,踏虎凿花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鲜明的艺术个性,精湛的工艺技巧饮誉国内外。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此次公布的目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重点选取了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发展前景、传承人群较多、有助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国家或地方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同时,适当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地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项目倾斜。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以该目录为抓手,加大对列入项目,尤其是贫困地区项目的扶持力度;同时,督促各地对列入项目制定振兴方案,落实振兴措施,以列入项目为重点,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记者 龙文泱
编辑|孔黎明
监制|龙尧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