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秘湘西文化寻根】凤凰:神鸟在腾飞

湘西头条 2019-12-21




凤凰:神鸟在腾飞


文/聂元松


(吉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二级作家)



 ▲沱江绕城而过,南华山环抱古城,滋润出凤凰的千年雄壮与柔情。 张谨 摄  




一位凤凰的朋友对我说,他在上中学的时候,喜欢姐姐的同学,一个白衣蓝裙的女孩子。后来,他不远千里去找她,只是她已然嫁为人妇,且为人母。他说,至今他还喜欢白衣服蓝裙子。在人心如此浮躁的今天,如此重情真是十分难得了。而在我遇到困难时,他及别的凤凰朋友,尽力给了我一些帮助。这令我常常思考:凤凰人骨子里的重情重义精神来自何处?


凤凰最早的主人是苗、瑶、侗、土家等少数民族先民,他们创造了这块土地上最古老的文明。在古代正史中,他们被称为“南蛮”“西南夷”“盘瓠蛮”“武陵蛮”“五溪蛮”,伴随这些蔑称而来的,则是历代王朝绵延几千年的征服与同化。凤凰作为湘西苗民最为集中的地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历史上民族纷争的焦点。


在漫长的岁月里,苗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滋生出了一种独特的边地文化,形成了外人眼里的种种神秘与传奇。血与火的洗礼,养成了凤凰人江湖山野里的勇武侠义,从凤凰走出的“筸军”最令他们自豪。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筸军”是“湘军”中最为精锐的一支,凤凰人游侠的浪漫情绪掺合当地傩巫文化中的宿命成分,杂糅在“筸军”将士的意识中,增添了他们奋勇当先的胆量,使得他们的牺牲更为惨烈。淞沪会战中,“筸军”组成的一二八师,与日寇血战七昼夜,两千八百余人壮烈殉国。“七日沙场一轰战,三千铁旅万人惊;纵横剑气纵横血,道是湘西子弟兵”。给予凤凰人无限荣光的“筸军”终于似焚烧的凤凰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中,而“筸军”精神中不示弱、能忍耐、犹顽强的本质,则已成为凤凰人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历史和现实中的凤凰人在精神、性格、习惯上一脉相承。





 ▲沱江边上救人英雄王湘冀雕像只是凤凰人性格的缩影,聪慧、血性、面对危难,挺身而出。这样的地方不出筸军才怪,不出艺术家也难。 张谨 摄  




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在清廷即将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这位当时仅是授庶吉士的凤凰之子多次上书反对,触怒了慈禧太后,被革职回乡。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又被“革职永不叙用”。1913年熊希龄出任内阁总理,又因无法屈己事袁,很快于次年二月愤然辞职,从此潜心慈善、扶弱济贫。穿越幽暗的时光阻隔解读他,人们从他的别称“熊凤凰”中找到其内在的精神根源,都与凤凰人的游侠精神密不可分。


现代作家沈从文屡屡行侠仗义,至今仍被传为佳话。1931年,左翼作家胡也频被捕,沈从文倾其所能奔走营救。胡也频遇害后,又是他,甘冒杀身之祸千里护送其遗孀丁玲和遗孤返回常德故里。两年后,丁玲在上海被秘密逮捕,还是他,奋笔疾书写下《丁玲女士被捕》一文,公开发表于《独立评论》,尔后又冒险去南京苜蓿园探望被软禁的丁玲,在那样极端危险的情势下,沈从文的真诚和侠义直令人钦佩。




 ▲凤凰古城每一根柱子、每一块砖瓦,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承载着历史,昭示着未来。 张谨 摄  




蜚声中外的凤凰籍现代画家黄永玉,为素昧平生的人仗义执言:上世纪八十年代,凤凰青年王湘冀沱江中救出三个落水儿童,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黄永玉得知后奋笔疾书,一篇声情并茂的文章见诸《湖南日报》。他还为王湘冀题写了一首诗,诗中深情地写道:“永别了,我尊敬的年轻人,真正的英雄,你是家乡骄傲的凤凰涅槃……”。如今,沱江边上,那尊飞身跃水的铜像及铭文均出自黄永玉手笔。它们无声地重现着当年那个见义勇为的瞬间,见证着凤凰人代代相传的侠义精神。


黄永玉还是一个天才的建筑设计师。在他的画里、建筑里成功地将凤凰乃至湘西的文化神韵艺术地传递给外界。而他的一次次画展、一幢幢极富中国文化内涵的建筑,无不是以独特的中国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史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为吉首设计并捐建的峒河“肥、爱、花、醉”桥,为凤凰设计并捐建的沱江“风、雪、雨、雾”桥,都极富湘西文化气蕴。





 ▲沈从文故居前人来人往,又有几个人能读懂这个寂寞而伟大的灵魂呢? 张谨 摄 




走在灯光闪烁、夜雾弥漫的沱江边上,我想:到底是什么让尚武之风的凤凰人,又极具艺术造诣?到底是什么将这两点完美无缝地对接?


真善美!


一定是对真善美发自骨子里的肯定与追求,让凤凰人在国家危难时刻奋勇向前、杀身成仁;在救人急难时极尽所能、舍身忘己;在路见不平时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在任何时候都固守自己的道德准绳与价值取向。真善美,也是艺术追求的终极目标,因为求真、向善、追美,凤凰人骨子里代代传承着艺术的基因。这或许可以解释凤凰人兼具尚武与从文、侠义与浪漫特征的根源。


凭借厚重的历史、神秘的巫风、传奇的故事,拥有“天下凤凰”名头的凤凰,从未停止它追求的脚步,秉承着一惯来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凤凰人在这片弥漫着文化艺术细胞的家园孜孜不倦地耕耘,唱响着艺术凤凰的盛世强音。来去匆匆的游人,看到的是融入古城的山水美景、活色生香的不夜城,殊不知这一切的背后,站着的不仅是凤凰的历史文化,还有与时俱进的凤凰人。他们以大手笔、大格局、大情怀,推动凤凰与艺术文化结盟,助力艺术与市场衔接,致力中国与西方艺术沟通,力图将小城打造成复兴中华文化艺术的集散地和辐射点。




 ▲沈从文的经典作品《边城》,拍成了电影,也在边城凤凰改编成舞台剧,边城已成为一个安放人性至真至纯的地方。图为舞台剧《边城》剧照。 张谨 摄  




发轫于2006年的“中国·凤凰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是凤凰人的杰出创意。他们天才地将本土和区域民族特色打造为节会,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来自云南、广西、四川、贵州、湖南等省区的代表队齐聚凤凰同台竞秀,展示苗族瑰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凤凰俨然占领着苗族文化的高地,成为魅力湘西一道靓丽的风景。


启动于2012年的“中国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先后推出“民俗·回家”、“世界民俗,天下凤凰”、“湘西文脉”、“走进湘西传统古村落”等主题,成为当之无愧的湘西文化名片。


2015年,根据沈从文同名小说改编的森林舞台剧《边城》问世凤凰,这部凝聚着知名艺术家智慧与才华的大戏,流淌着“本土的语言”,秉承“世界的眼光”,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小说《边城》中表达的爱情与人性的美好思考与向往。


2017年金秋,首届“凤凰艺术年展”以更加开阔的艺术视野和从容的文化自信,围绕“超当代”展开“凤凰艺术年展”“凤凰艺术奖”“凤凰国际艺术论坛”三大主题,立足凤凰历史文脉反思当代艺术。中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卢森堡、瑞士六国的19位知名艺术家,200余件优秀作品于此展开跨文化的倾情对话。




 ▲两年一届的凤凰苗族银饰节,让各地苗族的服饰在山水间绽放出一个民族的美丽与自信。 张谨 摄  




2018年春天,“凤凰艺术边边场”致力挖掘、创新独特苗族文化,集艺术品展出、拍卖、销售于一体,300多位中国、意大利艺术家云集凤凰,1240多幅代表着各自国度当代艺术水平的作品在这里交相辉映。罗马美术学院教授保罗·劳迪萨表示:“凤凰艺术边边场”是一场艺术盛会,它是世界艺术的一次相遇和深入交流,在这里看到了丰富的艺术呈现,非常平民化”。意大利艺术家朱莉·波利多罗花200元人民币买了一件手工苗族服装后说:“漂亮,有民族特色。这种新的艺术展览形式亮点在于艺术品和中国民俗文化相结合”。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欣喜地看到,蕴藏在凤凰深处的艺术基因被唤醒,凤凰已然涅槃重生。今天的凤凰是当之无愧的历史之城、文化之城、艺术之城。看着照片上那些或晴天或雨雾、或白天或夜晚的凤凰风光,看着画布上或抽象或写实、或朦胧或清晰的凤凰景象,我惊叹凤凰古城在艺术家眼中竟能幻化得如许多彩、如许美丽,不由得神思千里,一次又一次追寻这风景与意象的源头。


清晨,走在沱江的跳岩上,我回想历史与现代在凤凰这座古城中,上演的一幕幕人间悲喜剧,思索它们发生的历史原因与现代追求。突然,眼前异常明亮,我仰望天空:只见彩霞满天,一只神鸟在霞光中展翅飞翔……




 ▲凤凰古城的小巷子里总有一些惊喜,一个笑脸、一个回眸…… 张谨 摄  




 ▲“神秘湘西 文化寻根”采访团队在凤凰北门码头




 ▲2018年6月22日《团结报》特别报道。点左下方“原文链接”可看全文。 






来源|团结报

编辑|孔黎明

监制|龙尧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


 湘西文化根在哪里?这个活动带你寻宝......

 【神秘湘西文化寻根】下湾之眼

 凤凰火了!意大利当代艺术展在此举办!

■ 我在凤凰盛装等你!亲爱的,你在哪里?

■ 今天,这2件事让凤凰古城惊艳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