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这个医生牛了!连获三项 荣誉称号!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
自2018年起
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
“中国医师节”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8月17日,西西从湘西州卫计委获悉,日前,中国医师协会评选出了80位“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湖南省有两位获得者,其中我州保靖县迁陵镇昂洞卫生院彭运华获此荣誉称号。
8月19日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首届“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并对“中国医师奖”获得者进行表彰。
在此之前,彭运华已分别获得“湖南省好医生”、首届“湘西好医生”荣誉称号!
彭运华,土家族,中共党员,中专文化。1970年9月出生,湘西自治州保靖县人,1990年6月毕业于湘西州卫生学校公卫专业,同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昂洞卫生院副院长。参加工作近30年,先后5次被评为全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个人和全县公共卫生服务先进个人,9次被县卫计局评为免疫规划目标管理先进个人。2014年荣获湖南省“最美接种医生”称号,近30年来,30多个春夏秋冬,10000多个日日夜夜,足迹遍布县内6个乡镇,100多个村890多个组,预防接种20000多人次,救治病人10000多人次,实现了从临时工到正式工,从防预专干到副院长、院长的人生升华,为保靖县医卫事业奉献了青春,为家乡父老乡亲的健康付出了热血和汗水,在酉水河畔土家苗寨谱写了一曲医者仁心的动人乐章。
2002年6月下旬的一天,水银乡政府礼堂,室外热浪滚滚,室内一场庄严隆重的新党员宣誓如期举行。彭运华精神抖擞的走上主席台,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紧握拳头,庄严宣誓,为党和人民的医卫事业奋斗终身。
彭运华热泪盈眶,心潮澎湃,浮想联翩。10多年的坚持终于得到了组织的认可,群众的喜爱,怎不让人感慨万千。
接种前为适龄儿童进行健康检查 张承印 摄
1990年6月,风华正茂,意气风华的他,从州卫校毕业。因为是自费生,不包分配,毕业意味着失业,脸上密布愁云。万分无奈之际,普戎镇卫生院院长谢军抛来了橄榄枝,当起了临时工,编外防预专干,月工资80元。他二话没说,挑起简单的行理来到卫生院报到。不久,卫生院接到马吉村村医报告,说是村里有10多个大人小孩突然腹泻,原因不明。受院长委派,他立马奔赴一线调查,查明致泻原因为痢疾,一边做宣传教育群众多喝开水,多小便,莫喝冷水,生水,一边让患者服用消炎药,日夜守候在村里,4天过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初战告捷,马吉村老老少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1994年6月,昂洞卫生院没有卫生防预专干,很多防预工作无法展开,愁煞了院长贾绍书,贾绍书院长打报告向县局要人,局里综合考虑,一纸调令把彭运华从普戎镇推到了昂洞乡卫生防役第一线。他二话没说,来到家乡昂洞,能为家乡父老乡亲服务,善莫大焉。
尽管工作量大,千头万绪,毫无怨言,扎进了家乡的大山里,田间地头,走遍了每一个村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6年后,县局又派他去了阳朝乡卫生院,在这里3个月内跑遍了拔麦、团结、溪州、锡铁、兴隆、麦坪、甫吉、龙家,与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
2000年春,县里公开招聘医卫工作人员15人,报名多达60人,他沉着应战,笔试、面试、综合成绩进入前三名,如愿当上了正式编制的乡村医生,与临时工的身份就此告别,踏上新的征程。
昂洞卫生院
五年后,辗转来到复兴镇卫生院干起了老本行防预专干,能上能下,不问收获,只求耕耘。2016年6月,调回家乡昂洞卫生院任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不忘初心,继续行在乡村医卫事业的广阔天地里,默默奉献自己的才华和汗水。
从1990年7月到2018年6月,近30年光阴,几乎全部献给保靖县乡村医疗卫生事业;从普戎镇到昂洞卫生院,近30年一轮回,足迹始终没离开自己钟爱的医防职业,没有离开脚下这一方山水一方人。
与适龄儿童家长交谈 张承印 摄
在普戎镇牙可松村,彭运华初试锋芒。1991年10月,世界儿童基金会到普戎验收,他不畏严寒驻村一个星期,调查摸底,查漏补种,打接种疫苗,接种达到100%,超过验收指标15个百分点,受到验收专家的好评。
说起他,昂洞乡陡滩村80岁老人还记得他下村打预防针的情景。1998年5月,插秧季节,天气忽晴忽雨。他背起药箱走陡滩村、西岱村、太坪村预防接种,一个多小时后,快到陡滩村时,天下起了大雨,只见一位老婆婆背着一个小孩在屋前焦急地等待,以为彭医生不来了哩。他快步走近屋前,上前打招呼,让老人悬着的心安稳了下来。
无论是天晴下雨,还是雷鸣闪电,均挡不住他的步伐,哪里有需要,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
彭云华冒雨乘船下乡接种 张承印 摄
在阳朝乡卫生院工作,虽然只有短短的6个月,但头3个月,他就跑遍了全乡所有村寨,拔麦、团结、溪州、锡铁、兴隆、石家、甫吉、龙家……所有医情,他了然于胸,如数家珍。
非典型性肺炎肆虐时,他挺身而出,没有退缩。2003年4月的一天,涂乍乡尧洞村村医报告,该村一个20多岁小伙从广东打工回来,正发着高烧,疑是非典症状。接到报告,他迅速穿上自制的简易的隔离服,带上药箱,与乡长和年轻的专干赶赴尧洞,此时天下起了大雨,坐上拖拉机,一路颠波了两个多小时,赶到尧洞。乡长不懂非典,有点害怕,专干年轻不知所措,他让他俩站在远一点的地方,独自一人,进门量体温,与患者交谈,排查发烧原因,最终查明原因,排除了非典,大家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回到乡卫生院已是凌晨两点。
早上,迎着朝霞与露珠出门,中午顶着夏日的酷暑或冬日的严寒与冰雪,晚上披星戴月归来,乡村卫生院与土家苗寨之间往来穿梭,乡村卫生防疫专干的日子,简单乏味,朴素往复。他从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为适龄儿童接种 张承印 摄
2007年6月,正值麻疹预防接种关键时期,上级要求一个星期内完成接种率100%。他一个人包了复兴镇利福和马斯两个村,叫上村长,带上冰包箱来到村里,马不停蹄地调查,筛查,宣传,接种,两个村50多个孩子在他的和言悦色中接受了接种。每逢赶场天,复兴镇墟场上人来人往,附近花垣县长乐乡,大妥乡踏梯村、胥落村、马洛村、甘溪村的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复兴镇卫生院预防接种,他几乎每天要完成60多个孩子疫苗注射任务。
2016年7月,昂洞卫生院公共服务工作成为县局和院长最为头痛的问题,资料不全,管理不到位,工作拖踏,而对这一现状,他主动请缨,来到这里,协助院长工作。人到中年,家庭琐事繁多,加上,困扰他多年的甲亢病,因劳累过度开始加重,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独自承担起了全辖区8个行政村300多名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一年下来,接种率达到100%,考核工作前进了两个名次,获县嘉奖,他却瘦了5斤,同事们送了他一个“甲亢”的绰号,他总是乐呵呵的。
给村民上健康知识课 张承印 摄
近30年来,在乡村防疫工作第一线,不论上下班,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天晴下雨,不论严寒酷暑,他始终铭记着“行医先修德”的古训,践行着“只要你需要,我就在你身边”的诺言。
2003年10月的一天傍晚,正在吃晚饭的他接到绿绿河村村医电话,说是一个20多岁的产妇,头胎难产,情况危急,他赶忙放下碗筷,立马联系县人民医院救护车,赶往长潭河渡口。他一边联系车辆赶往绿绿河,接产妇到涂乍,再转往县城,一行人抬上车,过渡口,直奔县城,忙得大汗淋漓。产妇得到急救,顺利产下一个女婴,大人小孩平安。出院不久,产妇一家人来到涂乍乡卫生院感谢他,他连忙摆了摆手说,这是他应该做的。
2005年的一天深夜,他即将进入梦乡。枕边的手机“嘟嘟”响起,职业习惯告诉他不敢怠慢,迅速打开接听键,“喂,彭医生,我家小孩白天打了防疫针后,现在有点发烧,打针处有点红肿,不知是什么原因?”他挂断电话,麻利地穿好衣服,拎上急救箱,对妻子说:“龙官林小孩有点不舒服,要我去看一下。”“三更半夜,叫他到医院来看不就行了。”他哪里听得进去,直奔马路村龙官林家。通过仔细询问和观察,病情确定为接种正常反应,他进行了针对性处理。后守候在旁,与龙官林家拉家常,叮嘱大人注意小孩起居饮食,直到小孩安静入睡后,转身离开,天已麻麻亮。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治疗后,小孩恢复了正常,一家人喜笑颜开。后来龙官林提着烟酒登门拜谢他,他婉言谢绝,说:“谢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帮助你是我该做的,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荣幸,这些东西你拿回去吧,今后有什么需要,只要我能做,一定会尽力的。”
2008年5月的一天晚上,马洛村一个6个月大的女孩白天在复兴镇卫生院打了预防针,回去后发高烧,又急忙转来镇医院,他查看病情,发现情况不妙,急忙联系了县人民医院作好准备,迅速包了一辆车送大人小孩一起转院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他每天坚持到县医院查问情况,买点水果到病房探视。家长说:“多亏了彭医生,没有他,我家女儿的病今天不知道是什么结果!”
据了解,“中国医师奖”是全国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根据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评选办法,由各省、市医师协会、卫计委,解放军等单位推荐的医师奖候选人,经中国医师协会评审委员会先后组织初审、终审会议,最终产生80名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
此次评选,对拟推荐对象严把政治关、条件关、事迹关,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旨在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敢于奉献、大爱无疆”精神,增强医生职业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激励全国医师投身“健康中国”建设,以增强医师职业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
快为咱湘西的这位好医师点赞吧!
来源|文/湘西网 图/张承印
作者|滕佳 满峰
编辑|杨世芳
监制|龙尧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