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农民日报》整版报道湘西!

湘西头条 2022-05-02


3月30日,《农民日报》第三版刊发《大山深处的幸福回响——探访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精准扶贫路径》一文,探访湘西精准扶贫路径,讲述“精准脱贫”这5年来湘西的脱贫攻坚成就及变化。



▲《 农民日报 》(电子版)2019年03月30日03 版截图



原文报道


大山深处的幸福回响


——探访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精准扶贫路径


高文 杨娟


春风吹,人心暖。2019年的春天,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春风格外暖人。


“以前,春节一过,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成群结队去务工;如今,村民不仅在家创业、就业,还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把外面成百上千的客人引了进来。”说起村里从过去暮气沉沉的“空心村”到现在生机勃勃的“幸福村”,花垣县十八洞村“幸福人家”农家乐老板杨超文笑脸盈盈。


 “过去,村里种100亩茶叶都卖不掉,如今茶园面积扩种到了1万亩,茶叶却还不够卖。”站在漫山遍野的茶园间,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党支部书记向天顺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茶叶不仅走出了湘西,还闯进了欧盟市场。


 “以前,种植果树只能靠天吃饭;现在,手上有技术,心里有底气,哪怕遇到天灾也能够从容应对。”3月10日,阳光透过柚子树的枝桠洒在田顺新的身上,他正操着剪刀熟练地剪枝,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去年冬天,湘西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低温冰冻灾害,虽然果树不同程度地冻伤,但只要抓住回暖季节剪枝补损,又能迎来今秋的大丰收。


这是发生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精彩故事。一切变化,源于四个字——“精准扶贫”。


2013年11月3日下午,雨过初晴。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湘西贫困群众的牵挂,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来到了花垣县十八洞村。看住处、揭米仓、进猪圈,总书记仔细了解特困户施齐文家的生产生活情况。在低保户施成富家的院坝,总书记同大伙儿共商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


总书记的到来,犹如一缕春风,给穷苦了千百年的湘西带来了生机和希望。5年多过去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大山深处传来了阵阵幸福回响。


▲十八洞村全貌



一番殷切嘱托一种牵挂常在


 “三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这是曾经十八洞村的真实写照。而十八洞村,还只是位于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区的湘西自治州贫困状况的一个缩影。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快了向贫困宣战的步伐,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也就是在湘西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做出重要指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


5年来,总书记的深情牵挂一直都在: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特别询问十八洞村群众收入、大龄男青年“脱单”等情况;2017年6月23日,习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对湖南省支持湘西州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和十八洞村脱贫成效给予了肯定;2018年3月30日,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听取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会上,当听到十八洞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业和乡村旅游增收脱贫后十分欣慰……


  “习近平总书记对湘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的特殊关怀,对湘西的干部是压力,更是动力。”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西自治州委书记叶红专表示,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湘西自治州一定不负嘱托,瞄准脱贫目标,开展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不能一蹴而就,连续6年,湘西州自治州的一号文件全部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谁来挑大梁?瞄准攻坚目标,湘西自治州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四套班子齐唱戏,全州人民齐上阵”的精准扶贫格局。抓住关键少数,大力推行“州级领导联县包乡、县级领导联乡包村”制度,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三走访三签字”工作,州、县市党政正职每年走遍重点贫困乡村,实地调研解决困难问题,带动了各级领导干部精力下沉到一线、各方资源聚集到贫困村,州、县(市)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主攻队长”、村党支部书记“尖刀排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形成了领导精力更集中、乡镇责任更明确、部门作为更积极、驻村队员更尽职、村组干部更细心、群众脱贫更主动的浓厚工作氛围。


▲永顺县农民采摘油茶


如何抓实对口帮扶?湘西自治州实行“州县市单位包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户”制度,仅2018年,全州就组建工作队1751个,选派5995名干部,实现对1110个贫困村和641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社区)“一村一队”全覆盖,全州6万余名党员干部与16万余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严格落实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制度,认真做好脱贫政策宣传、困难诉求收集、扶贫资源衔接工作,切实解决困难问题。


 “扶贫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对口帮扶,要做到狗都不叫了。”叶红专如此形象地描述干部真扶贫、扶真贫的扎实作风。


 “苦练内功”攻坚拔寨的同时,湘西自治州还“巧借外力”助推脱贫,形成了社会扶贫、行业扶贫、对口扶贫、东西协作扶贫等力量的集合,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永顺县高坪乡马鞍村曾是个贫困山村。2011年,该村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1786元。2015年至2018年,农业农村部相继选派两名青年干部梁希震、李景平驻村担任马鞍村“第一书记”。在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下,马鞍村从引品种、提品质、树品牌、延链条等方面着手,让“老”产业释放新活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一个靠农业填不饱肚子的村变成了一个以种植猕猴桃让农民鼓起腰包的产业大村。2017年,马鞍村顺利摘下了“贫困帽”。


 “老乡不脱贫,帮扶不脱钩。”这是农业农村部对湘西自治州的铿锵承诺。从1986年开始,农业农村部就携手湘西自治州,一批又一批的挂职干部肩负重托,带来政策、理念、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为湘西自治州的脱贫攻坚添柴加薪。


此外,湘西自治州加强与济南市对接,编制了《济南市扶贫协作湖南湘西规划(2017-2020年)》,签订了“1+7+11”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两年来,济南市援助湘西州财政资金3.6亿元,实施援建项目182个,组建扶贫协作产业联盟,24家企业落地湘西,建设“扶贫车间”49个,两地互派挂职干部70人、专业技术人才531人,带动2万多贫困人口脱贫。


 “在‘东西协作’的力推下,保靖县实现了农产品外销、新项目落地。”保靖县县长杨志慧告诉记者,2018年4月,“保靖黄金茶”亮相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时一炮而红。而历城与保靖县精心谋划打造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新建45个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及7000余平方米工厂化育苗车间及配套设施,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为保靖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牵挂,激发出各族干部脱贫攻坚的无穷力量。在合力攻坚的战役中,湘西自治州交出一份令群众满意的成绩单:2014-2018年,全州累计减贫55.43万人,贫困村退出874个,贫困发生率由31.93%下降到4.39%。


▲十八洞村村民在道德讲堂学习



一股干劲十足一生奋斗不止


 “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共同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龙书伍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让村民苦苦琢磨了三个月。


十八洞村225户939人,人均耕地只有0.83亩,而且多是七零八碎的坡地。县里村里共同商议,最后想出“跳出十八洞建设十八洞”的路子,即从花垣县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异地流转了1000亩土地,建设猕猴桃种植基地,全村225户农户入股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公司。此外,在村里,利用自然资源和民俗资源,开展了乡村旅游、苗绣等“旅游+”的产业体系。


经过3年精心培育,“飞地经济”发展的千亩猕猴桃基地生产的猕猴桃已经“飞”到了港澳台。仅此一项收入,一户一年能分红近万元。2017年,十八洞村实现了稳定脱贫,正向着全面小康的路上稳步迈进。


 “精准扶贫工作‘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面对总书记提出的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的要求,湖南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扶贫部门做了广泛调研和深入思考。


在湖南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看来,过去有的地方“年年扶贫年年贫”,根本原因在于扶贫是粗放式的,在产业扶贫上存在“贫困人口被边缘化”的现象,而扶贫措施上,又存在产业帮扶方式行政成分过多,帮扶方式过于单一、不精准等问题。


针对问题,湖南在近些年的精准扶贫过程中,主要把握了三条:坚持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坚持精准要求,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注重机制创新,在扶贫政策和措施上坚持落小、落细、落实;坚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注意扶贫资源、资金的整合,整体的探索在顶层设计上把握好大方向。


在实际操作中,湘西自治州把“十项工程”作为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做到扶贫工作工程化、项目化,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为了让贫困户真正享受到扶贫政策,湘西自治州按照“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路子,即“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把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相结合,政府和市场相结合,发展要形成利益连结机制,将过去给钱给物、打卡到户的帮扶改为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


十八洞村的精彩蝶变在湘西各地、湖南各处演绎……


▲古丈县默戎镇龙鼻嘴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游客展示苗族花带编织技艺


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纯苗族聚居村,这里山高路陡,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村里“十男九光棍”,一直是特贫村。


难道要被这深山困一辈子?望着大山,村党总支书龙献文陷入深思。2008年,经过仔细考察后,他决定带领村民种植茶叶。可那时村民的思想跟不上,没人愿意种。“茶叶能当饭吃?”村民质疑道。龙献文不得不先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成立了茶叶种植合作社,还给钱、给苗帮助贫困户种上茶苗。尽管这样,有的村民还是不乐意,甚至把已经种下去的苗给扯掉。


空洞说教无用,直到首批种植户尝到了甜头,其他村民才开始跟着种,从“不愿种”变成了“我要种”。2014年,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牛角山村传来了回响。牛角山村按照“党建引领+公司+专业合作社+戒烟院校+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村民以土地、茶园、劳动力、资金的等形式入股,获得包括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订单茶叶、合作社分红等多项收入。2016年12月,牛角山村实现整村脱贫。2017年,牛角山村人平年收入达到13618元,被列入全国小康建设示范村。


然而,龙献文并不满足于此。2018年,龙献文按照州、县主要领导指示,争取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的浙江黄杜村20名党员捐赠扶贫白茶苗500亩“白叶一号”项目,将“白叶一号”落户牛角山片区翁村、夯娄村、新窝村等3个贫困村,带动116户精准识别贫困户430人增收。


 “承载着习总书记不忘党恩、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重要批示的‘白叶一号’项目已在湘西古丈落地、生根、开花,必将硕果累累。”湘西自治州州委常委、古丈县委书记杨彦芳说。


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同样因一片“叶子”改写了贫穷的历史,将过去的恶水穷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隘口村毗邻保靖县,一直有种“黄金茶”的传统,可是,过去家家户户零星种植,既没有加工,也没有品牌,种了卖不出去,形成不了产业。


直到2009年,在乡镇任职的向天顺毅然决定扔掉“铁饭碗”、回村捧起“泥饭碗”,成立了隘口茶叶合作社。他认准了隘口村得天独厚的种茶条件,相信只要带着村民好好干,一定能种出好茶、产出好茶。


2014年,为实施脱贫攻坚,促进扶贫开发工作,村里的茶叶合作社制定了专项扶贫措施,通过以奖代补建园入股、折股量化分享红利、小额信贷保底收益的方式,通过政府无偿给贫困户提供茶叶种苗,进行技术指导,拓宽销售渠道,真正为贫困户解决茶叶生产销售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贫困户跟着合作社种植“黄金茶”而捧上了“金饭碗”。向天万曾是村里的低保户,家中两个老人、一个残疾小孩,没法出去务工。现在,他在村里种了6亩茶叶,2018年收入达到17万元。


 “虽然现在茶叶还没上市,但是销售早就‘跑’在了前头,一号黄金茶春节前就被抢空,2号黄金茶早在大半年前就被预订完了。”向天顺给记者介绍,在合作社的带动下,隘口村的茶叶从过去100亩卖不掉,到现在1万亩都不够卖。


走在往日还是荒山的万亩茶园间,丢了“铁饭碗”却带领村民捧上“金饭碗”的向天顺激情满怀:“隘口村是我人生中的一幅画,为了让这幅画更加完美,我愿意奋斗一生。”一份希望可期一个梦想可待


▲图为永顺县松柏镇举行的土家族庆丰收活动“晒龙谷”


3月中旬,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的果园里一片繁忙。去年的寒冬冻伤了的大面积的果树在飞舞的银色剪子下,又将焕发生机。


地方不养人,人要养地方,菖蒲塘村的村民正是凭着一身剪枝育苗的好技艺,从一个“只长菖蒲草”的穷乡僻壤成长为一个果业强村,又走上了一条立足果业又跳出果业谋发展的小康之路。


村民说,这离不开总书记的深情嘱托。2013年11月3日,总书记来到菖蒲塘村,提出了“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指示。


菖蒲塘村过去种水稻“三年两不收”,村民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改种水果。由于村里的老党支部书记王安全带着大家学习摸索嫁接和育苗技术,所以,村里一直有个传统——哪里有既适合村里种植、又有市场的新品种、好品种,菖蒲塘村就争着去引进试种,湘西椪柑、“米良1号”猕猴桃、福建平和琯溪蜜柚、四川广元苍溪红心猕猴桃等都获得成功。


通过不断学习技术,村里培育了一大批“土专家”。据了解,全村有省级科技示范户2户,州、县级科技示范户11户,中级农技师21人,初级农技师48人。村里还有一支声名远播的“女子嫁接队”,靠着娴熟的嫁接技术,一年走南闯北可挣200多万元。


 “总书记到村里视察后,菖蒲塘村更是走出了一条‘对照市场引科技’的路子,不断地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凤凰县委书记颜长文告诉记者。


田顺新告诉记者,2018年8月,村里从福建引进黄心柚,试种成功后,将在村里示范推广。


 “不怕今天贫,就怕永远贫;不怕一代穷,就怕代代穷。”在湘西自治州扶贫办主任李卫国看来,扶贫要扶“技”,也要扶“智”,更要重视下一代的教育,用教育斩断穷根!


为了让村里的“娃娃”能就近上学,湘西自治州结合实情,因地制宜地建设了小规模村小,让散居山中的娃娃们有学上。自2015年湘西州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工程”至今,“换脸”的农村学校有176所,改造升级为“美丽村小”的教学点更是多达数百个。


山林掩映之中,投入近120万元改建的十八洞村教学点面貌一新,29名小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标准化教学楼、标准化计算机室、科学实验室、仪器室等一应俱全。“十八洞村,半径在1公里内的孩子上学都很方便。”十八洞村“第一书记”孙中元告诉记者。


为了让一个孩子都不失学,湘西自治州实施“两手抓”,一手抓“控辍保学”,一手抓“学生资助”。从2016年开始,在全州范围内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实行十五年免费教育。此外,贫困家庭学生可享受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多项免费和资助政策。


随着资助政策的完善,因贫辍学已成历史,但因学困、厌学而辍学的学生成为流失学生的主体。面对新变化,湘西州制定了更加精准的控辍保学政策:由县市长、乡镇长、村组长、家长、校长层层负责的“五长”责任制,以及明确一名教师、一名村干部、一名家长或监护人帮扶一名辍学学生的“三帮一”行动。


精准教育扶贫,改写了贫困学子的命运。五年前,十八洞村出的第一名大学生杨英华获得了万元助学奖励。去年,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他,选择定向分配,去往了比家乡更需要他的地方——西藏从事幼教工作。


教育斩断穷根。曾经,贫困像一把沉重的枷锁,锁住了湘西大山深处的幸福和希望。如今,握着精准扶贫这把“金钥匙”,湘西自治州脱贫攻坚的希望可期,全面小康的梦想可待!

END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高文 杨娟

编辑|西西

监制|龙尧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



■ 骄傲!湘西这个人成了中国人“底气”的代表!

■ 湘西这汉子拔“穷根”的诀窍,上了新华社!

■ 泸溪做的这件事,《人民日报》点赞了!

■ 总书记带领我们“精准脱贫”!今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重磅报道十八洞村!

■ 吉首被人民日报点名!原因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