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新华社密集报道湘西,总点击量达300多万!
近几天,新华社多条新闻都是关于湘西的,引起了广泛关注,截至5月24日9时,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沙湾村迎来好日子“摆渡人”》102万,《两个老兵不服输,扶贫“战场”再“夺旗”》101万,《“爆破手”抢救民族语言》89万,《山村产业兴 农户忙“抢人”》37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篇文章:
”▲《新华每日电讯》(电子版)2019年5月24日第06版截图
新华社记者 席敏 张玉洁
▲视频由新华社记者席敏拍摄制作
进入初夏,连日阴雨。去镇上赶集的沙湾村村民,有时等不及渡船,看到驻村扶贫干部划着的小船,就干脆跳上去,一路说笑着,渡过100多米宽的酉水河。
村民们发现,这些住在寨子里的干部,船划得越来越稳当,村里的光景也一天好过一天。
▲图为沙湾村沙湾组组长魏品万和村民们乘船出村,他身后的河岸边就是沙湾组所在地。 新华社记者 席敏 摄
沙湾村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碗米坡镇的深度贫困村,全村8个自然村寨,分散在陡峭的山坡上,很难找到可以下脚的耕地。1100多口人中,贫困人口占了近一半。
这里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像一座孤岛。2014年,镇长彭吉华数过村里的山路。去沙湾村最偏远的寨子时,他花一个半小时爬了1138个台阶,只到了半山腰。
▲通往沙湾村的公路在山峰和云间穿梭(5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席敏 摄
山高路陡,大河横亘。居住在山顶的村民攒够日子,才会下山,到集上添置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村委会主任何义国说,几年前,没见过百元人民币的,大有人在。
种着天坡地,吃着两种饭。对于“过去的穷”,贫困户张菊香刻骨铭心:在陡峭的山坡上开荒种玉米,划船到对岸买来大米掺着吃。山下居民早就吃上白米饭了,山上的人们六七年前还在吃玉米红薯饭。
穷日子过久了,一些村民索性将孩子取名为“找钱”“康康”,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放在了下一代。
2014年后,河对岸陆续来了几拨陌生人,有的常驻在村里,他们带着大伙儿上山,垦复了桐油林和油茶林,又栽下通草、铁皮石斛等中药材。
▲扶贫干部吴燕周驾船在酉水河中行进。 新华社记者 席敏 摄
最初,这些扶贫干部要搭乘村民的小船才能往返。后来,为了不给村民添麻烦,他们干脆自己学会了划船。越来越多扶贫政策也“搭乘”小船来到沙湾村。
到沙湾村驻村扶贫之前,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吴燕周从没摸过船桨。现在,他已能娴熟地驾船在湍急的酉水河中行进。
穿越酉水河的日子里,扶贫干部们带领村民硬化了入户路,新修了优质山泉取水点,羊崽、鸡苗和养蜂技术也送进了贫困户家。
沙湾村的养殖户多了起来,这是村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沙湾村的老皇历中,一头百余斤的小牛,要四个壮汉才能轮流背到山顶的寨子。养大以后,没法再把牛扛下山,只能先宰杀,再用背篓驮下山。
何义国说:“2013年以前,全村没往外卖过一头活牛。”
如今,村民们敢把成批的牛羊羔运到山上了。4年前,沙湾村有了通往外界的毛坯路。1年前,毛坯路变成了水泥路。这条路虽然要盘旋过许多大山才到寨子,但路毕竟通了。
▲在扶贫产业带动下,沙湾村已经搞起了牛羊养殖合作社(5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席敏 摄
张菊香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每天看管着10头牛和70只羊,一家人告别了“看天望收成”的日子。
从山脚到张菊香家,汽车要转过152个近180度的大弯。尽管如此,她心里还是觉得从来没有过的亮堂。
今年春节前,她卖了一批羊,装上车直接拉到城里,兜里就多了1万多元。张菊香笑着说:“我一个月至少赶5次集。肉也买,衣服也买,好着哩。”
5年过去,酉水河已熟悉了那些外来的“摆渡人”。在扶贫干部带领下,沙湾村群众增强了脱贫的能力和底气,贫困户从128户减少到8户。
“今年,沙湾村全部脱贫!”何义国说。
▲《新华每日电讯》(电子版)2019年5月21日第07版截图
新华社记者 席敏 张玉洁
一手炸石开山,一手抢救日渐消失的民族语言。土家族汉子向民元的“两手”,令许多人诧异。
向民元今年45岁,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一家民营爆破公司工作。他的工作,充满不可预知的危险。令人意外的是,在他壮硕的外表下,深藏着一份对民族语言挚爱的情怀。
不搞爆破的日子,他最喜欢走进土家族村寨,探寻那些神秘的土家族语言。这样的事情,细腻而繁琐,但他一干就是17个年头。
在泸溪县,这种没有文字的土家族语言被称作南部土语,与其他地方的土家族语言不能互通。会说这种语言的,全县不足1000人。在向民元努力下,南部土语被用另外一种方式记录下来。他用拼音记录了3000多个词,并与汉语一一进行对译。
一到周末,向民元就骑上摩托车奔向土家族村寨,与年事已高的老人用土家族语言交流。遇到生涩的词语,他就尝试用拼音记录下来。
沿着峒河边一个陡峭的山坡上去,是被视作南部土语发源地的潭溪镇大陂流村铺锄组,这是向民元最常去的地方。他在这里发现许多陌生的南部土语词汇。
“‘酸菜’是由4个音组成的”、“‘辣椒’和‘玉米’都有专门词语”、“你知道‘饭勺’有两种说法吗?”介绍南部土语时,向民元滔滔不绝。
铺锄组89岁的向安国说,能够熟练运用南部土语的人越来越少,15岁以下的小孩子基本不会说了。语言逐渐失传,成为一些人心底难以诉说的痛。
向民元自以为精通南部土语,但每年总会在土家村寨发现新的词语。他想出版一本南部土语与汉语对译的书,因为担心遗漏太多,出书的计划一拖再拖。如今,向民元已是湘西州南部土语非遗传承人,还收了3个徒弟。
“徒弟太难找了。很多人没有基础,教不会。有基础的人,又太忙,没时间来学习。”招收徒弟频频碰壁。今年,向民元准备把南部土语带到小学课堂上,让土家族小学生学习最基本的南部土语。他说:“南部土语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文化,必须传承下去。”
▲《新华每日电讯》(电子版)2019年5月21日第04版截图
新华社记者 席敏 张玉洁
每当夜幕降临,小向和老刘忙完工作,回到借住的民房,总有两个共同话题:当兵和扶贫。
小向叫向自瑞,33岁,在泸溪县安监局工作;老刘叫刘明清,59岁,在泸溪县烟草专卖局上班。两人都当过兵,又一起组成工作队,派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浦市镇都歧村扶贫。
这里四面环山,陡峭的山坡将村子挤在一个逼仄的空间里,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全村有49户贫困户192名贫困群众。
自去年3月一头扎进都歧村以来,向自瑞和刘明清每月驻村时间都在25天左右。
一年多时间里,两人将全村农户走访了不知多少遍。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成员和收入情况,他俩张口就能讲得清清楚楚。
复印身份证、申领残疾证、办理低保、统计田亩、替村民买药、联系农产品销路……只要村民需要,他俩马上跑前跑后解决,毫不拖泥带水。
小向说:“部队锻炼出了我们干脆利落的作风。”小向曾在部队服役12年,2016年才转业;老刘是1978年入伍,服役6年。
提起他俩,都歧村村民一个个竖大拇指。贫困户向显云加入了两个种植合作社,还有一份护林员的公益岗位,收入一天天多起来。看着小向和老刘天天为大家脱贫的事忙活,他觉得他俩就是大家的亲人。他说:“有他们在,大伙儿心里踏实。”
两个老兵也遭遇过“败仗”。去年7月,湘西州扶贫工作抽查,都歧村排名靠后。当晚,两人坐在床头,一夜没睡,烟头扔了一地。
小向说:“军人不能服输!”打那以后,两人干得更勤了。走访贫困户时,小向两次被狗咬伤,一次因山陡路滑摔倒,手背上留下一条寸许长的伤疤。老刘头发已经花白,比许多贫困户年龄还大,依然为村子早日脱贫四处奔走。
都歧村的变化几乎每天看得见。漫山遍野种上了黄柏等中药材,新栽下的枣树、葡萄长势正好,稻花鱼、铁骨猪等特色养殖逐渐打开销路……
村支部书记向启明说,明末清初,有两支队伍在这里以夺取山头上的旗帜为胜。慢慢地,“夺旗”就被当地方言演变成了“都歧”,又变成了现在的村名。
去年年底,都歧村的贫困户已减少至22户62人,今年,全村就要脱贫摘帽出列了。“退伍不能褪色,虽然是老兵,但是上了扶贫这个新战场,也要夺取都歧村脱贫胜利的旗帜。”老刘斩钉截铁地说。
▲新华社客户端相关报道截图
新华社记者 席敏 张玉洁
过去以劳动力丰富闻名的马王溪村,眼下却因为劳动力紧张发生“抢人”。
马王溪村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湖南省泸溪县浦市镇,三面环山,连片耕地稀少,青壮年劳动力却有1200多人,地少人多,在四乡八邻闻名。全村80%以上的劳动力不得不背井离乡,打工足迹远至广东、浙江等地,是一个有名的“打工村”。老人和孩子留守,村庄十分安静。
如今的马王溪村,却是一番热闹景象。精准扶贫开展后,泸溪县乡村特色产业搞得如火如荼。2014年,马王溪村也加入了这一潮流,集中流转了1000亩地,鼓励村民承包种植瓜果,前来观赏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外出打工者陆续回来了。有的成了瓜果大户,有的搞起特色养殖。一忙起来,村里的劳动力就不够用了。
眼下,新一茬西瓜、葡萄即将上市。村党支部书记石泽林告诉记者,村里的大户们已经开始“抢人”了,“哪个园子都缺劳动力,凑够人很不容易。”
沿着一条香味扑鼻的金银花小道走到尽头,是西瓜和稻花鱼养殖户谢龙生承包的74亩稻花鱼养殖基地。再过半个月,田里就要插秧了,还要同步放养鲫鱼。他接连打了几十个电话,才预约到20多名村民临时前来帮忙。
谢龙生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来四处打零工,在亲友帮助下,搞起了种植养殖业,2017年脱了贫,还成了用工大户。他说:“去年招季节工就很难,今年我提前一周多才联系好。”
同样进入招工季的,还有村民黄晚银。她家的120亩葡萄马上就要疏果、套袋了,这两项工作都要赶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来不得半点马虎。她也要开始“抢人”了。
除了长期在葡萄园务工的12名村民外,黄晚银还要再招30人左右的临时工。她说:“本村的人肯定找不齐,我准备到邻村和浦市镇上招人。”
大户们着急“抢人”,村里成立的生态旅游公司也在招人。公司有96户村民入股,已发展起民宿、餐饮、采摘、花卉观赏等产业。产业越做越大,人手越来越紧缺。
石泽林说,这家公司长期用工20多人,去年公司收入300多万元,今年预计能突破500万元。公司准备新开一个高空游乐项目,还得再招几个村民长期上班。
记者在旅游公司玫瑰观赏园遇到贫困户石永华时,他正在向游客卖门票。去年7月,石永华开始到这里上班,负责园区卫生和门票销售,每月都能拿到2800元工资。
“我已经63岁了,还是村里抢手的劳动力。有了工资,脱贫就不成问题了。” 面庞黝黑的石永华工作时一丝不苟,说到收入问题,却笑得格外开心。
特色产业发展起来后,马王溪村从人口净流出村变成了人口净流入村。去年,马王溪村开出的工资超过1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2万元,全村贫困户已从78户229人减少至20户46人。
来源|新华社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社记者 席敏 张玉洁
编辑|西西
监制|龙尧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