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辑有约】愿人间无大疫 世间无大灾
愿人间无大疫 世间无大灾
—— 访谈我州援鄂医疗队员
李康花、姚华、马丽君、欧小红
传递价值,成就你我。团结报高端访谈栏目《总编辑有约》,找有故事的你,共话精彩人生。
访谈现场
主持:田应明 团结报社社长、总编辑
嘉宾:李康花 州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湘西州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姚华 州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湘西州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马丽君 州中医院外一科护士长,湘西州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欧小红 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湘西州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田应明:首先,欢迎四位从抗疫前线归来的英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当时正值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在这个时间段,发生这样重大的疫情,对我们正常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武汉,情况非常危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统一指挥,全国各省份陆续开始对口支援湖北。2月15日,我们湘西的第一支志愿队正式出征。康花,你作为第一批出征的白衣天使,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李康花:当时,接到支援湖北的通知,我正在医院新冠肺炎定点病区,就是我们医院进行新冠肺炎筛查的地方,正在那里值班。接到通知后,我立即调集定点病区所有的护士,一共23个人,给大家传达这个情况。我当时来不及多想,就是想着必须往前冲。因为,首先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肯定是要率先出征的。另外,我是感染科一名年纪相对比较大的护士,这么多年,医院对我培育,现在国家需要我,我就必须得去。我是第一个在请愿书上按红手印的。随后,医院所有的科室都动员起来,大家热血沸腾,两小时不到,110个人按了红手印。因为请愿的人太多,就必须抽签,从这里面选10个人去湖北。我怕自己抽不上,就跑到彭书记和周院长那里,向他们报告,我说我真的很想去,希望领导给我这个机会,并向他们保证我有这个能力把事做好。
2月15日,第一批20位队员出发奔赴武汉。湘西州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李康花(左)与前来送行的丈夫刘兵(右)相拥而泣。
田应明:据我了解,你当时已经在定点病区连续上班将近一个月,一直没回家,马上又要去湖北,你跟家里人商量没有?你不怕家人反对吗?
李康花:没有时间商量。当时,接到命令,必须马上赶到现场,马上出发。跟我老公打电话的时候只说了一句“我要去武汉”就挂了。因为情况紧急,什么都没准备,我就赶紧跑回家准备衣服和生活用品。我的同事——感染科的一名护士,她开着车把我送到家门口,我公公婆婆他们住在三楼,我就朝他们住的楼上大喊了一声——“婆婆、爸爸,我要去武汉了!”声音大,邻居们都听到了,全都打开窗户看过来,用敬佩的眼光看着我。然后,家人全部出动,帮我收拾衣服和行李。
▲ 驰援武汉,谁甘落后?
田应明:这种情况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考虑,很多东西,可能都是出于一种职业习惯和本能做出的反应。
李康花:回过头想想,的确是的。有作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有作为一名老党员的党性担当,也有本能的反应,这些都有。出征的那一天,领导、家人、同事都来送我们。我公公婆婆就说:“你去吧!不要紧,家里的事我们帮你做。”这些场景都让我非常感动。直到上了车,我还是有一点点担心,毕竟家里还有一个3岁的女儿,武汉那边也不知道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黄陂方舱医院,李康花给患者赠送生活物资。
田应明:担心是正常的。当时我们湘西州也出现了感染病例,虽然整体情况不是很严重,但这个病毒真的离我们很近。不过,你作为首批援鄂医疗队的副队长,是带队伍的,这些担忧都可能要埋在心底,要做到气定神闲、大义凛然。
李康花:其实,我对去武汉心里还是比较有底的。疫情发生前,我在北京地坛医院学习了半年,针对传染病毒防治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个关键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就没什么大问题。当时,首批医疗志愿者大都是90后,我就告诉他们说,有花姐在,大家不要怕,我是一个很有福气的人,不会出事。
田应明:这句话说得好,带着大家平安归来就是最大的福分。小红,你去武汉的时候,跟黄叶爸爸他们有没有商量?
欧小红:没有商量。当然,我父亲是非常关注这个疫情的,有段时间,他甚至晚上都睡不着觉。您知道,他是一个文艺工作者,这段时间来,他就写了很多抗疫题材的诗词,他一直想为疫情做些什么。所以,这次我去武汉,受到父亲的影响和触动其实是蛮大的,有一种替父从军的感觉。
田应明:黄叶先生的抗疫诗词我都有读到,你们父女一个用文艺抗疫,一个直接支援武汉,的确是一段佳话。2月17日,湘西第二批医护人员出征武汉,姚华,请你介绍一下当时武汉是一个怎样的状况?
姚华:第二批支援武汉的是我们三位疾控中心的同志。我们从湘西出发,到长沙之后,还不知道是去哪里,在省疾控中心开会的时候,才知道去的是武汉市江汉区。
作为一名疾控工作者,一直都在关注这个疫情,所以,去武汉之前,我对困难还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但真正到了武汉之后,才发现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要大得多。比如,那天在去武汉的高铁上,乘务员对我们很好,说你们去武汉是英雄,讲了很多很感动的话。高铁在武汉停下之后,我们把行李搬下来,再准备回高铁去搬防护物品,这个时候,两位乘务员竟拒绝我们上车,说你们不能再上高铁。然后,这两位乘务员把二三十件防护用品搬到高铁的门口,无接触地交给我们,就马上离开了。当时我们心里还是感觉有些难受,后来想啊,应该是我们接触了武汉的空气和地面,乘务员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没有想到,一下高铁,就进入了战场。”
田应明:其实,你们一下高铁,就已经进入了战场。
姚华:就是这样的。我们当天晚上10点多钟到达高铁站,迎接我们的只有江汉区卫健局的一个工作人员。武汉的高铁站很大,空荡荡的,我们坐上一辆大巴车,车上有很浓的消毒水味道。大巴开往我们入住的酒店,行驶途中看不见一个人,也没遇到一辆车。车上,队友们也没什么交流,气氛很凝重,整个武汉非常安静。
田应明:整个武汉,上千万人口,一下子就这么安静,这种安静,确实让人害怕。
姚华:对。到了酒店之后,条件也不是很好,没有工作人员,没有服务员,只有一个志愿者,给我们安排了房间之后,我们什么都没弄清楚,甚至不知道房间里面以前住过的是什么人。我们去的前两天——2月15日,武汉下了一场大雪,宾馆里不能开中央空调,寒冷伴着复杂的心情,在武汉的第一个晚上我久久难以入睡。
田应明: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那个时候感冒就真的很麻烦,因为新冠肺炎的一个显著的表象特征就是发烧。
姚华:我们湖南省疾控援鄂工作队12名疾控人员在武汉工作51天,没有一个人感冒,没有一个人拉肚子。这是什么原因呢?从生理来讲,我想它应该是身体的一种应急状态。从精神方面来讲,应该是有一种信仰在支撑着我们。从武汉回来之后,我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很不舒服。
田应明:从心理学层面分析,这种状况叫恐惧后遗症。你们的身体和心理在那边透支了,超负荷的透支,才引发这些不好的身体反应,过段时间应该会恢复。
姚华:是的,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都在调节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现在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基本正常了。
▲ 病人哭了:你们的爸妈会很心疼,也会很骄傲!
田应明:丽君,你到武汉后,去的是金银潭医院,金银潭医院在这次疫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媒体上都有“中国疫情看湖北,湖北疫情看武汉,武汉疫情看金银潭”这样的说法。金银潭医院是最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之一,在那里,你经历了哪些难忘的事?
马丽君:当时,金银潭医院的情况还是很危险的。我虽然在普通病房,但病房里的病人大多是微重症患者,年龄偏大,很多都有基础疾病,生活也不能自理,基础护理工作很扎实。平时,我主要是负责病房里的消毒、杀菌工作。记得有一次,进病房,刚好看到有几个护士妹妹,正在给一位病人处理大小便,旁边有一个阿姨看到这样的情景,突然就哭了。阿姨说这些小护士跟她的孩子一样大的年纪,看到我们这么尽心尽力地护理病人,就特别感动,特别骄傲。这样的事情有很多,病人们都很感恩。在病房,我们的防护服上面会写“湖南”或“湘西”这些字样,我们一进去,病人们就会和我们话家常,他们说,他们去过湘西,去过凤凰,看到我们非常亲切,这些平常的话语,真的非常温馨。
扫描识别左方二维码观看访谈视频
田应明:小红,你当时也在金银潭医院,听说,在你值班期间,有一位病人心脏骤停了,后来你们花了20多分钟做心肺复苏,才把病人抢救过来。
欧小红:对,足足抢救了20多分钟。这个病人本来不是我管的,管他的是另一个护士。那天晚上,我正在外面巡视病房,突然听到这位护士喊我的名字,向我呼救,并且显得很慌乱。出于职业反应,我就知道病人的情况肯定很危险,必须要抢救了。我赶紧跑进去,果然,患者的心脏骤停了!我们马上给病人复查,做胸按压,进行心肺复苏,同时,用对讲机和外面的医生直接沟通救治的方法。因为医生穿上防护服最快可能都要20分钟,他们当时无法第一时间进到病房来。医生在外面边穿防护服,边用对讲机指导我们抢救。大概过了20多分钟,医生进来了,患者已经恢复了心律。那位医生也非常专业、负责,他进到病房后,一直守护患者,守了4个多小时。
田应明:将病人从死亡的边沿抢救过来,一定非常有成就感。
欧小红:那是当然的。那次成功抢救,为我们树立了很大的信心。我在州人民医院,一直在急诊科,抢救的患者也比较多,但在穿着防护服又戴了三层口罩的情况下,把患者抢救过来还真的是第一次。当时,抢救的时候没感觉到累,抢救完之后,走到窗户边,才发现衣服都湿透了。换完衣服,从窗外放眼望去,第一次感觉金银潭的灯光真的很美,武汉的夜色很美。
田应明:姚华,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大量的感染病人出现后,疾控工作者们主要“控增量”,医护人员这边是“去存量”,作为一名疾控工作者,谈谈你在武汉主要从事的工作。
姚华:湖南疾控工作队这次一共派出12名队员支援武汉,工作队还有一个名字叫湖南疾控系统流调工作队,流调的全称叫做流行病学调查,是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基础武器,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承担着把传染源彻底切断堵住、追踪排查管理密切接触者和查清感染来源的特殊任务,成为疫情阻击战的重中之重。流行病学调查环节是否精准、高效和深入,直接关系到疫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田应明:就是要从感染源头上斩断疫情传播的链条,流调工作是一项非常困难但至关重要的工作。
姚华:武汉江汉区的流调工作任务非常重。流调工作做完之后,大家都知道第二天国家卫健委要公布疫情是吧?疫情数据从哪来的?就从我们最基层一级一级搞上来的。那段时间,我们白天做流调,晚上还要处理、分析数据。每个人都是超负荷运转。第一个星期过后,大家受不了了,工作量太大了。到了第七天,国家又从四川派来14名疾控队员,加上湖南省的12名疾控队员,一个小小的江汉区,聚集两支省疾控工作队,还有国家疾控中心和湖北省、武汉市本地疾控中心的队员,可以说是汇集了最精锐的部队。当时,我们跟江夏还有武昌的疾控同行一起开会,他们就说我们是“王炸”,有“湘军”跟“川军”在,一定能战胜疫情!
田应明:湘军和川军在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我觉得我们湖南省、湘西州疾控工作队,奋战在核心区域的最前沿,守住了全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为武汉保卫战贡献了我们的湖南力量和湘西力量,你们不愧英雄的称号。
姚华:谢谢田社长。
武汉人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扫描识别左方二维码观看访谈视频
田应明:这次我们的疫情防控战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取得阶段性胜利,其实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武汉人民的支持、理解。当年在武汉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最后推翻封建帝制。所以,武汉人身上是有一种精神存在的。
李康花:这个我体会比较深。我支援的地方在武汉的黄陂方舱医院,是一个体育馆临时改造而成的。有一次,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我就发现一位病人在厕所里拖地面,这位病人有60多岁了,自己也一直在发烧,病人的丈夫在另外一家医院治疗。进方舱医院后,感觉她一直非常焦躁,但她看到厕所里有人不小心把水打翻了,地上很湿滑,她马上就来清扫厕所。当时,我就过去想帮忙,那位病人就跟我说,如果有年纪大的老人来上厕所,万一摔倒了怎么办?自己本来就很痛苦了,心里却还想着别人,想着大家,我想,这就是武汉人身上的大爱、互助精神。
黄陂方舱医院出院病友向医护人员鞠躬致敬表示谢意。
田应明:这样的精神,的确是抗疫战场上非常宝贵的财富和最有力量的武器。这次我们湘西支援湖北抗疫队伍,一共有三批,共58名同志。到目前,58名英雄都平安凯旋,回到了亲人身边,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大战归来,大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
姚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希望人间无大疫,世间无大灾。这次疫情之后,我们国家的疾控体系建设会更加完善,疾控能力会进一步提高,不战而屈人之兵,预防控制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月21日第二、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凯旋归来,吉首市民夹道欢迎。
田应明:说得很好。在大灾大难面前,愈发觉得平安的珍贵,就如经历过战争的人,更懂得和平的价值。
李康花:回来以后,我一直在重新审视人活着的意义。我觉得爱与被爱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东西。今后,我会更加珍惜我身边的人,特别是我的亲人。我在这里特别想说一下我的丈夫,他叫刘兵,我们是大学同学,感情特别好,但因为我们两个人的工作关系,平常很少相聚在一起。以前,我总觉得他照顾我、关心我是应该的,从来没有考虑,我应该去关心我的丈夫。从武汉回来后,我想借这次采访的机会告诉他:也许,我平常不善表达,但我真的感谢你对我的这份爱,我也非常的爱你。
马丽君:回来以后,看到熟悉的人、熟悉的工作环境,一切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唯一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情。去了一趟武汉,经历了生死,你会把一切都看得更淡一些。我们要好好活着,珍惜当下,然后过好每一天,这比什么都重要。
欧小红防护面罩戴久了,脸上的深深印痕久久不能消退。
欧小红:我曾经跟一些同事私下聊到护士这个职业,他们常常会不自信或自卑。这次从武汉回来,我最大感触就是职业真的不分贵贱,每个职业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螺丝钉,都会闪光。
武汉归来:愿人间无大疫
扫描识别左方二维码观看访谈视频
田应明:大家讲得非常好。看来,这次疫情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次锤炼,一次精神的洗礼。这次出征武汉,你们的家人可以说是你们最为坚强的后盾,也发生了一些非常温馨感人的故事,比如,康花和丈夫刘兵的那张送别的照片,在网上传得很火。还有小红,你的父亲黄叶、哥哥黄摩崖为你创作的诗歌都被大家传诵。大家和家人还有哪些温馨感人的故事?
姚华:从武汉回来之后,心情短时间还是难以平静,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第一,到武汉去,对家人还是有愧疚。我有两个小孩,一儿一女,女儿上初一。我回来之后,我女儿就跟我说,爸,我现在每天上学,你都要接送我。我说,估计很难做到,因为晚上还是有些事情。前几天,我碰到我的一个在医院工作的同学,我在武汉期间我女儿生病,是他接送我女儿去医院看病的,他对我就说,你去武汉这些天,你女儿承受了她那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压力,她很怕,她现在天天要你接她,就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我在武汉的时候,女儿给我写了一封信,真的写得很好,也感染了我,成为激励我在武汉前行的动力。第二个是在工作方面,当下我国疫情防控的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这个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按照州委、州政府的部署,把常态化的一些防控措施做好。我们要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效。当下,全州各战线正在复工复产复学,任务也很重,我就想早一点回到岗位上,继续发扬我们在武汉的战疫精神,与单位的同事、战友一起战斗,为我们湘西的疫情防控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康花:我是衡阳人,能嫁到湘西,真的很幸福。我的公公婆婆都是教师,也是共产党员,我的姐姐也是共产党员,在这样一个家庭,让我感觉非常温馨。我做任何事情,他们从来没有反对,只要是对的,就会全力支持。2月15日,我们从吉首出发去武汉,大巴车开动了,我公公走路为我送行,一直走一直走,直到看不见我的车子,他才停下来,他80多岁了,你知道那种不舍,让我感动流泪。从武汉回来,我公公来接我,他看到我后,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康花,好样的!”当时,我感动得哭了。我的父母在衡阳,嫁到湘西这么多年,公公婆婆真的弥补了那份遥远的父母之爱。经过这次疫情,我会以感恩的心,更好地去对待我身边的人,包括我的病人,我会让他们感受更多的温暖。我认为有温暖的人、善良的人才是一个好的医生。
马丽君:就像刚才两位老师讲的,更多的是对家人的亏欠。我儿子跟姚华老师的女儿差不多大,也是上初一。去武汉前,我必须把孩子安排好。出发前,我就跟儿子说,过两天妈妈要去武汉。当时我儿子跟我讲的一句话就是,“妈妈,你不怕吗?你不怕感染吗?”我就没出声,然后,他想了一下,就说,“妈妈,你去吧!我已经有13岁了,我会照顾好自己,会洗好手,会戴好口罩。”孩子虽然非常听话,但到了武汉,我还是会很担心他,我也很怕自己出什么问题。我儿子的性格比较内敛的,胆子也有点小,不像其他孩子那么外向。我去武汉的当天,他来送我,开始,他什么也没说,可能男孩子不像女孩子感情那么细腻,直到车要开动的那一刻,他突然哭了,一直哭,当时,我坐在大巴上,心都碎了。今后,就想抽出更多的时间把这两个月丢失的时间给孩子补回来,然后抽更多的时间陪一下父母。
欧小红:从武汉回来,感觉家人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五一节那天,我们一家人去山上游玩。路上,我父亲接到好几个电话,都是朋友之约,父亲都拒绝了。要是以前,他肯定更多考虑工作和外面的朋友。疫情之后,特别是我参加了这次支援武汉的抗疫战,家人可能更加感受到亲情的珍贵。以前,在单位上,同事、朋友请客吃饭,我一般都会婉言拒绝。但现在,只要不上班的话,我都会去。人和人在一起是缘分,一生也很短暂,真的要善待身边的人,珍惜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
4月21日,第二、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凯旋。
田应明:好,谢谢!非常感谢四位嘉宾、四位英雄的分享,你们的故事,让我们身临其境,这是一堂生动的人生之课,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你们四位代表的是我们湘西州58位支援湖北武汉的抗疫英雄,我们也利用这个访谈的机会,在这里向今天没来的英雄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在这场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特别是当下复工复产复学,我们正一步步走上正轨。没有各位抗疫英雄的艰辛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祥和。历史会铭记你们的英雄壮举,再次感谢你们!我记得拉美有一句谚语:“把握好了今天,胜过两个明天。”希望大家从这次抗疫战中吸取力量,成就美好人生!
《总编辑有约》采访团队与嘉宾合影
《团结报》2020年6月3日4-5版特别报道。点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可看全文。
总策划:田应明
策 划:龙捷 龙文玉 周泽平
执行策划:周胜军 岳跃强 刘驷刚
谭必文 石秋云
文字统筹:欧阳文章 万昕 田华
视频摄制:陈昊 欧阳仕君 谢杰 龙尧
胡迎赢 林云 覃颖 龙俊玉
摄 影:张谨 刘辉(武汉图片提供)
报纸版式:龙佳义
特约赞助:
湖南为民酒业有限公司
湖南松桂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来源|团结报
编辑|刘娜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