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卡在当下”到“卡当不卡”

湘西头条 2022-05-02


  封面这张图片拍摄于8月12日午后。我得感谢我的无人机,没有它帮忙,我们很难看到这个村子的全貌:在莽莽群山的其中一座山顶上有一个小小的村寨,四周悬崖峭壁。而在山底河边也有一个村寨,两个村寨之间由一条弯弯绕绕的公路相连,这样壮观的景象令人赞叹。


这是湘西州保靖县水田河镇卡当村。千百年来,山上山下,村寨还是那个村寨,那条路,却是实施精准扶贫以后的成果。卡当村有5个组,有4个组在高山台地上,最偏远的五组在山下的五梭河边,以前不通公路,五组的村民出村,要么爬上300多米的高山,要么沿河走小路,十分不便。2017年,湘西州团结报社驻村扶贫工作队历尽千辛万苦为这个组的60多户村民拉通了这4公里长的公路,山路18道弯,弯弯绕绕,小河潺潺,见证了党和群众的鱼水深情。



这条路也是卡当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生活的一个缩影。2015年团结报社扶贫工作队进驻卡当村以来,这个深处高山台地的苗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精准扶贫开展以前,该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全村252户983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9户352人。经过团结报社六年的倾力帮扶,目前已脱贫77户344人,兜底户2户8人,全村已于2017年出列贫困村,全村的综合贫困发生率从以前的33.8%下降至0.8%。


以前卡当村的穷困,团结报记者周名猛用《卡当:卡在当下》这篇报道道出了一二。(识别二维码阅读文章)



这篇文章发表于2014年1月7日,彼时,团结报社还没有与卡当村结对帮扶。谁想到1年后,报社扶贫工作队就进驻了卡当,再6年,这个村子彻底变了模样。


村民的生活究竟怎么样?他们自己最有发言权。石泽富家是建档立卡低保户,63岁的他,妻子智力残疾,家里曾经十分贫困。在工作队的帮扶下,他不仅搞起了种养,还翻修了旧房住进了新居,儿子今年湘西职院毕业,女儿在外务工,一家四口逐步迎来幸福的生活。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石泽富田间劳作时的情景。  刘炜 摄 


很多村民家中重新装修,铺上地板、改厨改厕,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这是村民王美进家:


    

“卡当”是苗语,意思是渴死龙的地方。卡当村为啥曾经“卡在当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水。村里仅有的几口水井一到干旱季节就没有水了,当地群众要么只能去3公里以外的山洞阴河打水,要么只能走小路到山下的五梭河打水,生产生活极度不便。如今,自来水通到卡当村每家每户,人畜饮水安全得到了保障。团结报社驻卡当村工作队原第一书记、群工部主任龙清彰为我们讲述了工作队当年找水、通水的故事。



↑在这张航拍图片的中下部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座移动信号塔,几年前,扶贫工作队通过协调,把移动信号塔引了进来,村民用手机非常方便,这个曾经远离现代生活的苗寨也通过网络联通了世界,我们这次的网络直播报道也是用的手机网络,非常流畅。从这张图还可以看到,村间道路已经硬化,路边都是路灯。卡当村还完成危房改造38户,异地搬迁3户。当地群众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路不卡了、水不卡了、电不卡了、网络不卡了、居住环境不卡了……还有,产业也不卡了。


8月12日是卡当村的黄桃园开园的日子,报社所有帮扶干部都赶来和村民们一起欢庆这个丰收的日子。这百亩黄桃园是村民们脱贫攻坚的又一“战果”。


此时正值黄桃成熟时,到村里摘黄桃啦!


黄桃园的路口,黄桃正在等你。


  新桃上市,团结报社社长、总编辑田应明为卡当黄桃“点赞”代言。


  团结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龙文玉为卡当黄桃打call。


这些年,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卡当村先后成立欢欢黄牛养殖合作社、光生太子参种植合作社、保靖县互利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油茶产业600亩、黄金茶700亩(2020年4月已完成验收)、湘西黄牛养殖150余头、黄桃种植100多亩,带动本村及邻村劳动力转移100多名,在实现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村民务工增收。



卡当,只是湘西州一个普通的贫困村,因为精准扶贫政策春风化雨,因为扶贫工作队一届接着一届干,因为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从昔日的“卡在当下”,蝶变为今天的“卡当不卡”。祝愿卡当村的未来越来越好!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直播内容



来源|湘西网

作者|陈昊 龙尧

编辑|杨世芳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



■ 转扩:湘西州2020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么办

■ 湘西一周热点(2020.8.2-8.8)

■ @湘西青少年 以案说法,走好每一步!

■ 神秘赶秋!快来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