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周刊 |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第十期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世纪节点上,回望过去,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沧桑巨变。湘西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首选目的地,是孕育红二方面军的摇篮,是红军长征的最后出发地。中国革命孕育了湘西的红色基因,湘西人民书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染红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纸页。
精神因传承而不灭。湘西不仅是光荣的革命老区,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首倡地。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坚定着新时代湘西人民的理想信念,催动着奋斗者的坚实脚步。立足当下,首倡之地勇担首倡之责、敢作首倡之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不忘初心,我们沿着八十多年前红二、六军团的脚步,抵达永顺塔卧与龙山茨岩塘。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里追寻红色历史,瞻仰烈士英雄,并以文字、图片、影像留驻那段峥嵘壮烈的红色记忆。“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湘西巨大丰富的红色基因库里,我们可以找到来路、智慧与力量。
牢记使命,我们踏上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的红色景点,花垣县十八洞村、吉首市矮寨奇观、凤凰县菖蒲塘村,感受山乡巨变,聆听时代传奇。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以红军精神和坚定信念再创辉煌。
一百年,是一个美好的圆满、一次伟大的胜利,亦是一个新的起点,一段新的征程、一次新的出发。
龙山县茨岩塘镇红色文化广场上的红军雕像。团结报记者 石健 摄
每次来到塔卧,每次踏上这片红色沃土,都会聆听到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来得多了,听得多了,这些故事在数量上一个个叠加、在时光里一次次纵深,于是,这个位于湘西永顺东北方向的小镇,过去的面貌、现在的坐标和未来的走向,明确且清晰起来。
1
辛丑年五月十三,再次抵达塔卧。这次,站立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里,令人铭刻于心、感动涕泪的是“父子四人舍家当红军”的故事。纪念馆以五尊雕塑再现了87年前的冬天里塔卧的动人一幕。
那是1934年,中国革命历史上极为艰苦的一年。当年12月10日,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机关由大庸迁来塔卧,同时设立了红二、六军团指挥部以及红军学校、红军医院、红军兵工厂等。从此,塔卧成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
在葱茏的轿顶山下,红军带着贫苦百姓打土豪、分田地,宣传党的土地革命政策和抗日救国主张,开展轰轰烈烈的扩红工作。永保县岩板铺农民全永山父子四人认定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一起报名参加红军。就要分别了,早年丧夫、一人辛苦把儿子盘大的老母亲王翠花十分伤心,万般不舍,却哭着对儿子说:“大丈夫尽忠不能尽孝,娘愿意你去尽忠。娘知道红军是为我们穷人打天下的。尽孝只为娘一个人,尽忠是为天下的穷人哪!”
1935年,随红军东奔西走的父子四人在常德伏击战中,被敌人炮弹击中,全部光荣牺牲。年老无依的老母亲在孤独的等待和痛楚的期盼中离开人世。英雄的塔卧儿女英勇斗争、东征西讨、浴血奋战,鲜血染红了祖国家园的土地,也为塔卧这片沃土种下了信仰的种子、胜利的密码。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以文字、图片、文物、声光保留着这段风起云涌、光辉灿烂的历史,而馆长于海蓉以声情并茂、催人泪下的讲述,为往昔注入了英雄后人的回望与深情。因此,这段伟大的历史、这些英雄的故事,生动、鲜活、立体起来。
2
至1935年4月12日迁往龙山县兴隆街,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党政机关驻塔卧共123天。在这短短的一百二十多天时间里,根据地人民踊跃参军,积极配合,迅速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
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燃烧。以“红色塔卧”为核心,永顺苏区共有8万余人参加和支援红军作战,11800多人牺牲,10000多人参加红军,为积蓄革命力量作出了巨大贡献。红二方面军从塔卧共走出166位开国将帅,被誉为“红色塔卧、百将摇篮”。
这里,不仅有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几个争先恐后争当红军的感人故事,还有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有红军运筹帷幄、奇袭克敌的战斗传奇,有不惧艰险、坚持革命、英勇牺牲的慷慨悲歌……
因为泪水与血液的浇灌,因为信仰之光的照耀,塔卧这片热土的“每一座山头、每一幢老屋、每一件旧物里,都流传着让人难以忘怀的红色故事”。镇里干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干部教育学院讲师袁谋臣满怀故土深情,多年来坚持研究塔卧红色历史,收集整理塔卧红色故事。在纪念馆里,在革命旧址里,在学校机关里,都有他讲述那段峥嵘岁月的身影。
说者动情,听者动容。在塔卧,“讲故事的人”既有像于海蓉这样的讲解员,又有如袁谋臣这样的党课老师,还有20余名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最小的年仅6岁。他们活跃在塔卧这片热土上,身体力行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他们站立在当下,成为连接塔卧过去与未来的红色节点。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3
走进塔卧,如同走入一座巨大且丰富的红色基因库。
这里有中共湘鄂川黔省委旧址、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军区旧址、省委党校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分校旧址、中国工农红军医院旧址、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兵工厂旧址、红军无线电台遗址等红色遗迹。为纪念红二、六军团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又先后修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园内建有纪念塔、纪念亭、胜利广场、烈士墓葬区等革命纪念设施。
这里红色氛围浓厚,已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10个“国”字号品牌;
这里旧址保存完好,被国家红办认定为“全国保护最完整的旧址”,红色资源丰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与烈士陵园管理处”为其专门管理机构;
这里文化生态浓厚,塔卧镇山清水秀,生态气候宜人,土家民俗风情多样,是打造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民俗风情相融合的旅游胜地。
这里景点联动发展,塔卧景区与永顺县老司城、芙蓉镇、不二门、猛洞河,与龙山茨岩塘等景点连成一片,具有“红、古、绿”旅游资源的互补性。
2020年,塔卧接待游客70万人次;今年上半年,接待已突破50万人次。目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干部教育学院、红色试点村等项目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中。
立于时代的坐标上,塔卧人满怀热忱,真抓实干,续写着新时期的红色故事,缔造着新时代的红色传奇。
红色塔卧,未来可期。
1
1935年12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十八师完成牵制敌军,掩护红二、六军团长征的任务,在望乡台集结突围,开始长征,成为最后参加长征的队伍,茨岩塘也定格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
望乡台,位于龙山县茨岩塘镇,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逼仄峡谷。
站在望乡台遥望,左侧山腰上一条盘山公路蜿蜒而来;右侧峭壁之上一条绿道掩映草木丛中;身后雕刻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的纪念碑矗立两山之间,再往后就是茨岩塘;眼前一百丈高的悬崖上,一条瀑流飞泻直下,消失在峡谷之中。
瀑布之上,万物俱寂,峡谷之间回荡的轰隆声也变了调,那是齐鸣的战鼓,是冲锋的号角,是厮杀声、呐喊声、兵刃相交声。透过历史的声音,人的思绪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回到以茨岩塘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也是在这一年,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机关从塔卧转移,短暂停留龙山县兴隆街后,落脚于茨岩塘。随之而来的,还有红军医院、红军学校和红军兵工厂。
离开塔卧是战略需要,前往茨岩塘,是带着希望,带着保存革命火种的希望而来的。
群山之间,红二、六军团为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而战斗;在茨岩塘,红十八师为了掩护红二、六军团长征,以4000余兵力牵制敌军十万之多。而就在望乡台,为了掩护红十八师突围,红52团一个班12名战士和茨岩塘游击队40多名队员,50余人顽强阻击国民党4000余人的攻击,打光了子弹,打光了石头,最后拿着大刀与敌军肉搏,全部壮烈牺牲。
1936年1月9日,红十八师在贵州江口磨湾与红六军团主力会合,仅有600余人,缩编为1个团后,继续长征。
青山无言,流水有声。战场的硝烟早已消散于时空之中,但战斗的故事口口相传。立于望乡台之上,轻语,革命已胜利,英雄可归乡。
2
在茨岩塘的233天时间里,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按照“暂时不渡长江,仍在原地区争取胜利,省委立足茨岩塘;湘敌较强,取守势,鄂敌较弱,取攻势;出其不意,积极向鄂敌进攻”等三条,在反围剿中掌握主动权。
不久,革命的薪火迅速燎原,军事上取得了忠堡、板栗园、芭蕉坨、招头寨、石家垭等重大战役、战斗的胜利,土地革命以及红色政权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在红色政权迁往茨岩塘一月之内,龙山县就建立了9个区苏维埃、57个乡苏维埃政权。随着红二、六军团的革命活动范围扩大,苏区群众达200万人,红军队伍发展到6个师17个团2万多人,为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被称为“江南柱石”。
今天,在茨岩塘那些散布各处的革命旧址中,在巨幅的壁画之中,在那些绿的松柏红的标语中,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革命的气息,感受到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在这里,有百姓为红军医院腾出房屋、有百姓拆下门板钉棺材,还有红军转移后,百姓四葬方汉英的故事。
方汉英,又名方献宇,江西萍乡人,1935年6月至10月任中共龙山县委书记,同年10月9日被杀害,年仅23岁。
方汉英在茨岩塘期间,穿土家衣服,为土家人办事,深受百姓爱戴,因公正无私遭到杀害。被害后,方汉英的未婚妻段五姑按照土家习俗,扯了23根代表方汉英年龄的白纱系在他的腰上,进行安葬。红十八师离开茨岩塘后,恶霸来掘坟曝尸,烧棺焚尸。夜晚,老百姓偷走尸骨,悄悄安葬。这是二葬方汉英。1952年,中央南方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来茨岩塘访问,在易地堡筑方汉英烈士墓。这是三葬方汉英。1974年,方汉英烈士墓迁到骡子堡。这是四葬方汉英。
在茨岩塘西侧的龙家大屋,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机关旧址,现在的茨岩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纪念馆馆长易丹将这个“英雄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百姓用行动表达对红色政权的拥护”的故事轻轻道来,生怕惊扰了英雄的安眠。
在茨岩塘,重温红色历史、感怀先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的地方还很多,群英山无名红军烈士墓、贺龙智擒熊贡卿旧址、方汉英烈士陵园、红军医院、红军学校、红军兵工厂,沉默的桌椅板凳、锈迹斑斑的锯子、地板上的大通铺,简单的陈设讲述不简单的故事。
3
86年前,红十八师作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的队伍离开茨岩塘;86年后的今天,茨岩塘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
中共湘鄂川黔省委旧址、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军区旧址、省委党校旧址,以及红军学校、红军工厂、红军医院旧址等依然保护良好。这几年,在红色革命精神的指引下,龙山县相关部门一方面对旧址进行修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延伸红色文化链条,着力打造“红色小镇”。
如今,红军兵工厂、红军学校修缮工作即将完成,预计7月将重新与大家见面。
同样预计在7月与大家见面的还有“红色小镇”的重头戏——龙山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陈列馆。陈列馆将采用以图片、文物、复原场景展示,并结合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全方位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目前,全长12.8公里的森林绿道已经部分完工。沿着绿道,重走红军路,可重走响水洞村至望乡台瀑布段,可以登山游览峡谷风光,可在战斗遗址凭吊怀念。红军学校至新镇区东端,可以欣赏田园风光,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个山间小城的变化,感受新的发展。
建设红色小镇是基础,让人民了解茨岩塘,了解茨岩塘的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从中汲取养分和力量才是目的。今年以来,龙山县开展了“岳麓山到八面山”走红龙山旅游年系列活动,以茨岩塘为出发点的红色之旅(茨岩塘—里耶古城—八面山—惹巴拉)、研学之旅(茨岩塘—里耶古城—惹巴拉—乌龙山大峡谷)成为推广的主题旅游产品。
可以预见,随着红色小镇建设,茨岩塘将成为 “红色打卡地”。
十八洞村成为红色旅游地后,各地党建团来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团结报记者 张谨 摄
团结报记者 田浩
绿色的苗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湘西的底色,也是十八洞村的基础色。
十八洞村僻处湘西腹地,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定睛远眺,莲台山林场映入眼帘,树木郁郁葱葱,山峰重峦叠嶂;山腰上,层层梯田泛起粼粼波光;不远处,依山而建的苗寨飘起缕缕炊烟,再走近一点,飞檐翘角、木屋青瓦,像极了一幅水墨画卷。
黄马岩上的神马一跃、十八溶洞群内“夜郎”传说,以及苗家神龛上的蚩尤画像,一下就能将你带入那段传奇历史。婚嫁以歌为媒,节日庆祝鼓舞轻盈,以及将花鸟鱼虫、民族文化穿着在身的苗族服饰……无一不诉说着苗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叮咚的泉水出现在山泉水厂的生产线上,每年“50万+1”的集体经济分红模式成为了村里的“摇钱树”;“致富果”猕猴桃远销海内外,村集体经济猕猴桃至今已经连续4年分红,全村村民从中受益;立于高山峡谷间的地球仓悬崖生态酒店、村民自办的民宿,现在成了游客住宿的首选。凭借绿水青山的馈赠,十八洞村村民的脸上绽开了笑颜。
还有那令人向往的神秘诡谲的天然溶洞群,高明山上的黄桃、金秋梨,以及竹子寨的农耕文明体验区……
十八洞村的绿水青山现在成了货真价实的金山银山。
红色的血液
2013年11月3日是个难忘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
绿色的苗寨注入了红色的血液,偏远闭塞的十八洞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十八洞村虽自然资源优渥,但由于偏远闭塞,更像一个“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姑娘,曾是典型的贫困村。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十八洞村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模式,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8369元,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和红色教育打卡地。
精准扶贫从这里出发,十八洞村的脱贫经验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世界。来十八洞村“取经”的人越来越多,听十八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故事的人越来越多。如此,倒逼了十八洞村旅游业态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十八洞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十八洞村深耕红色文化,深入挖掘扶贫精神,重点开展精准扶贫教育培训、精准扶贫经验展示以及精准扶贫精神传播,成为“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党建团队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坚定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青少年研学团队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走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红色路线,听十八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故事,最终懂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和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造出摆脱千年贫困的人间奇迹。
十八洞的路灯是红色的,标语是红色的,旗帜是红色的,更重要的是,那一颗颗向党的心是红色的。
乡村振兴再出发
随着“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成功晋升“5A级景区”,“十八洞景区——矮寨奇观旅游区”景区直达车顺利开通。
一个是精准扶贫首倡之村,一个是“矮寨不矮,时代标高”的湘西新地标,两地成功联动为公众释放了一个信号,未来两地的联系会更加密切,同时也将迎来大跨步发展,由此助推湘西州全域旅游进入加速时代。
这对十八洞村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谈及景区后续发展建设,十八洞景区营销总监李湘峰表示,未来红色游、研学游依旧是十八洞村发展的主要方向。十八洞将继续深耕红色文化,讲好脱贫故事。
通过产旅结合、农旅融合、文旅配合的方式,把红色旅游当作生命线,把绿色旅游做成风景线;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峡谷探险、梯田体验、山地拓展等更丰富旅游产品;将非遗苗绣融入红色路线,让苗族鼓舞、苗歌等传统元素更贴近游客。2018年十八洞村红色旅游接待入园游客量30万人次,2019年达60万人次,2020年受疫情影响共接待入园游客42万人次。今年,庆祝建党10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主题快闪活动成功在十八洞村举办、“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中十八洞村是其重要一环……十八洞村红色旅游红遍了全国。
更重要的是,十八洞村的年轻人回来了。“网红”施林娇让传统苗寨和“直播”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创业大学生施康正通过自己的视频展示苗寨乡村振兴之路,景区的讲解员龙金立、张雪晴,村集体经济的工作人员隆建……他们回到家乡为十八洞村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也为后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红色矮寨大桥。团结报记者 张谨 摄
团结报记者 彭宁 龙俊玉
矮寨大桥是一个神奇的所在。
跃地而起,却用“矮”字命名;深藏大山,却被赋予“时代标高”的意义。
印证了哲学思辨的“对立统一”,这座神奇的大桥,“矮”到尘埃里,再开出最红最美的花。
40岁的马磊来自山东省,是吉首市矮寨奇观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今年2月1日来就职前,他对景区理解和想象的关键词更多是关乎“山水、奇观、民俗、风情”等。
6月22日,站在钢梁主结构被涂抹成鲜红色的大桥前,马磊感叹:“矮寨大桥最鲜明的关键词,应该是红色。这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红色大桥!”
3月中旬,全国媒体聚焦“矮寨不矮、时代标高”主题宣传;4月22日,“沿着高速看中国——红色之旅”主题宣传活动从矮寨大桥出发;5月31日,矮寨奇观景区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6月9日,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6月19日,矮寨大桥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一路走来,象征着湘西人民脱贫攻坚精神的矮寨大桥,和19公里之外的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一起,逐渐成为闪耀全国的“红色地标”。
这座红色的矮寨大桥,联通峡谷两岸同时其实更联通了湘西与世界。游客从桥上进入湘西,湘西的文化与特产从桥上走出去。不再仅仅局限于交通功能的矮寨大桥,被赋予更多更广更深的内涵与意义。
“某种意义上说,矮寨大桥就是湘西人民脱贫攻坚精神的缩影,是讲述湘西新时代奋进发展红色故事最好的窗口。”作为景区负责人,马磊已深刻认识到“红色旅游”对于景区的意义。
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越来越多游客关注矮寨大桥承载的时代精神和背后的红色故事,“红色旅游”成为景区重点开发丰富的重要内容。在大桥观景台竖立党旗和入党誓词,打造党课教育基地;邀请相关专家组织撰写以大桥为主题的特色党课,通过会议室、演播室等展示;补充完善景区讲解词中的“红色故事”内容,对讲解员进行“红色旅游”专业技能培训……
景区接待部经理杨丽丽是本地人,从2013年景区创立至今一直担任讲解员。她仔细梳理回顾,景区解说词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也经历了“越来越红”的五个阶段。从单纯介绍矮寨大桥,到加入苗寨民俗风情,到悬崖栈道开通后增添悬崖风光与地质知识介绍,到为创建5A景区而提炼出“百年路桥奇观、千年苗寨风情、万年峡谷风光”系统表述,再到今年融入“矮寨不矮、时代标高”新意义,充实丰富了更多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新内容。
“特别是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来景区的党建团、研学团比例剧增,占到所有团队游客的六成以上。最远的有来自北京、甘肃等地,足见矮寨大桥作为‘红色地标’的影响之深远。”杨丽丽介绍。
29岁的龙江虹也是本土讲解员,家就在离大桥不到1公里的矮寨镇排兄村。体验过远离家乡外出务工的艰辛,她如今格外喜欢和珍视这份家门口的工作。每次向游客作自我介绍时,龙江虹的笑容都十分真诚甜蜜。“我叫龙江虹,彩虹的虹。这座矮寨大桥,就是我们苗家人心中象征美丽幸福的彩虹……”
见证过湘西人民脱贫攻坚的奋进历程,收获了“矮寨不矮、时代标高”的精神坐标,又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红色地标,更拥有“国家级5A景区”的加持与赋能,这座红色的矮寨大桥,这座湘西人心中的彩虹之桥,如今又站在了乡村振兴的新起点,即将开启奋力发展的新征程。
未来之路,气势如虹。
绿色菖蒲塘 红色旅游路
凤凰县菖蒲塘村把水果产业做大做强,游客在村部的电子商务中心品尝特产。团结报记者 张谨 摄
团结报记者 吴刚
云影婆娑,熏风徐徐,2021年盛夏如期而至。
蝉唱声中,记者跟着一行远道而来的游客,漫步在凤凰县菖蒲塘村的炒砂村路上。路边,一大片猕猴桃果园里,鸭蛋大的果子挂满了藤架。
“这片猕猴桃园,种植了红心、黄心、绿心、无籽等多种猕猴桃,其中的无籽猕猴桃,是我们村里的土专家丁青青培育出来的。不过,种得最多的,还是我们湘西的地理标志品牌米良一号,这种猕猴桃最适合做成猕猴桃果脯,村里有果脯加工生产线和卖场,原料需求量很大。”菖蒲塘村党委书记周祖辉,一路不停的给游客做介绍。
猕猴桃园里,一位老人正带领20多位村民查看猕猴桃长势,村民全神贯注地听,不时提问,有的还掏出本子记录。
“那是我们村的老支书,他叫王安全,今年70岁了。王书记年轻时到农科所进过修,非常喜欢摆弄果树庄稼,是我们村的产业发展带头人。他今天应该在给村民们传授猕猴桃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知识。”周祖辉说。
走过风拂涟漪的鱼塘,一行人来到村外的矮山前,只见漫山的蜜柚树上结满了柚子,其中一株的枝丫上,扎了喜庆的红绸。
“这是习总书记摘过柚子的那棵树,我们系了红绸标记出来,方便大家打卡拍照。”周祖辉说,“这整片山都是柚子树。种过果树的都知道,要想果品好,就不能让所有的果子都长大,需要提前摘下来一部分。过去,这些摘下来的小柚子,都是直接扔在树下烂掉做肥料,现在,我们开发了一款蜂蜜柚子茶产品,这些未成熟果,是上好的原材料,变废为宝了。”
离开柚子园,只见不远处的猕猴桃苗圃里,30多名妇女拿着小剪刀,半蹲在地上鼓捣着什么,中间的一位不时演示和讲解。
“这是我们村的女子嫁接队,她们正在练习嫁接技术。别小看我们这个村级女子嫁接队,人满的时候有247号人,她们常年在贵州、重庆、湖北、四川等地开展果木嫁接服务,最远的到了陕西。去年一年,我们的娘子军们创收800多万元。中间的那位,叫田香群,是第一个拿起嫁接剪刀的人,后面的246名队员,既是她的妯娌姐妹,又是她的徒子徒孙。”周祖辉介绍说。
来到村部,周祖辉把大家带进了一间微型电影院,播放宣传片给大家看;看完宣传片,又来到二楼展厅,观看图文展板,一路不停地讲解。
游客们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菖蒲塘村时鼓励大家说:“要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村民们按照这个思路,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党员、能人的带头引导下,立足水果种植,坚持科技创新,勇敢面对市场,几年下来,走出了一条具有菖蒲塘特色的致富路来。
“2020年,我们村依靠水果种植、果苗销售、水果加工、嫁接技术服务、乡村旅游和外出务工,取得了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5482元的好成绩,远超全国平均的17131元。”周祖辉说。
“菖蒲塘的发展靠什么?一靠党的政策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惠农政策一个接一个;二靠党员能人带头干,我们村有8个党支部106名党员,发展产业有中坚;三靠村风健康信科学,村民之中,光拿农艺师证的就有几十人,全村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搞生产、向科学文化要生产力的风气。”周祖辉说,“有了这三靠,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所以我们村不光果树种得好,各种土特产加工产品也做得好,年年有创新,光我们村里的特产,就够开一个卖场了。”
事实上,“菖蒲塘特产”有两个卖场。一个设在村部一楼,接待到村游客;另一个设在不远处的凤凰之窗,接待到凤凰旅游的一般游客。卖场里,琳琅满目地摆满了苗族银饰、苗族刺绣、凤凰雪茶、凤凰姜糖等各种各样的土特产品,供游客选购。其中,菖蒲塘最拿得出手、提供工作岗位最多的猕猴桃果脯系列、蜂蜜柚子茶系列格外醒目。
游客们逛了个眼花缭乱之后,带着大包小包的产品和满意的笑容,离开了菖蒲塘村。
送走游客,周祖辉对记者说:“现在,红色旅游如日中天,我们村不仅是新时代的红色景点,同时还处于凤凰这个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业,是我们村产业升级、再上台阶的重要机会,绝对不能错过。因此,我们村最近组建了一家旅游公司,计划将全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一并打造成一款包含了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研学旅游、党建培训等概念的新型旅游产品,让红色旅游之花,开在绿色产业发展的大地上。目前,我们正在请有关专家设计旅游动线、撰写旅游讲解词、整理党课教案、策划宣推方案。我今天客串了一把导游,就是为未来的旅游行程设计,做一次试演。”
期待菖蒲塘村的绿色产业与红色旅游思路,碰撞出一条宽广的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团结报
编辑|杨世芳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