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纪念沈从文
今年是沈从文先生诞辰120周年,4月22日,湘西州图书馆与湘西州作家协会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联合举办了“2022年世界读书日·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120周年”读书分享会。以这种形式,重温沈从文先生文学经典,解读沈从文先生文学世界。
分享会现场
分享会上,作家、诗人、文学研究专家、大学教授、艺术家等多界别、多层次的读者云集,在“经验大交流”“情感大汇集”“思想大碰撞”中,分享对沈从文先生及其作品的感悟和思考。
感悟
思考
谭必四
湘西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本次活动既在主题内容上精心设置,又在工作机制上有所创新。通过活动抒发了对沈从文先生的缅怀和敬意。希望湘西州文艺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文艺工作者,要肩负起赓续湘西文脉的重大使命,既要尊重文艺创作规律,又要大力回应时代需求,要深入生活、贴近人民,坚持文艺创作与民族文化有机融合、与文化旅游发展紧密结合、与脱贫攻坚充分结合,不断彰显湘西文艺出精品出人才的时代风范,汇集起文艺大军的磅礴力量,为“五个湘西”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田应明
团结报社社长、总编辑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沈从文先生是我们湘西文学立足的底气。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世界里有三点特性,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世界,是根植于湘西的边地精神厚土,让读者沉醉其中,令人向往;是笃定的神秘湘西世界,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跨过了时空束缚,任何时间看都不会晚;是永远闪耀人性的光芒,将长存于世。
黄青松
湘西州文联副主席、州作协名誉主席
人生在世,时光有限,阅读是自我对生命的顾惜。往大处讲,是安身立命,这个命题很大,个体差异难以调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安心。古往今来,简牍纸面,方寸世界,心之安放之所。往小处讲,读书有四两拨千斤的实用——为混沌生活中的我们助力。读沈从文,是湘西人的本分。风俗风情、人文历史、生命关照,各取所需。个体和群体为发展文化旅游出力,阅读沈老作品,汲取养分,也是应有的题中之义。
黄挺
湘西州文联副主席、州作协主席
如果湘西是一座庙宇,沈从文就是山门。如果湘西是一条河流,沈从文就是码头。如果湘西是一本书,那就叫做《边城》。
龙宁英
湘西州作协名誉主席
作为文学艺术审美价值,沈老的文学创作是永远的珍贵与美丽,而作为文学创作的内容,沈老走过的文学创作之路,已成为风景,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欣赏,更重要的是创作上的探索,尤其是需要我们放下身段,走出沈老文学光环的照耀,用心和爱来深刻认识我们身边的人、脚下的土地,也包括浸透于我们血液里的传承文化。
胡建文
湘西州作协副主席、《湘西文学》执行主编
沈从文先生有另两重身份,首先他是一位诗人。他拥有一颗诗心,读沈从文的诗,最能了解沈从文的生命轨迹和心路历程,他的诗歌里,有一个最真实的沈从文。此外,沈从文还是一位文学编辑。作为编辑的他,帮助和扶持了一大批文学青年。沈从文把大量的时间倾注于编稿、改稿,扶持青年作者成长,以至耽误了系列小说《十城记》的宏大写作计划。
梁书正
湘西州作协副主席
这次重走“从文路”,教会了我倾听。听山水的语言,草木的教诲。夕阳是笔,清风为友,一片叶子是一张课桌。走这条路,每一秒都在沐浴自然的恩泽,每一秒都在洗心。如同沈从文这样的北漂青年,历经命运沉浮,看惯人间冷暖,回到湘西,和山水草木打交道,重新在山水中清洗羽毛,擦亮眼睛。山水的智慧,自然的哲学,会让人把一切看得更透彻、更深刻。
刘泰然博士
吉首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南省文艺
理论学会副会长
沈从文不仅写了一本小书,而且写了一本大书。所谓小书是指他一生的文学创作,所谓大书,则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他的文学创作和文物、非物质文化研究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贯穿了一种共同的关怀;二是沈从文的整个人生构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在沈从文所有的写作背后正是沈从文这个“安静”而“干净”的人,是这颗“素朴的心”。“从文让人”,他一生就构成了这本大书的灵魂。
何小平博士
吉首大学文学院教授、沈从文研究所
所长、沈从文纪念馆副馆长、州文艺
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有独特性。其艺术独特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于他的文学创作过程中具有比较鲜明的图像意识。这种图像意识使得他的文字表述视觉性强。在文学创作中,通过语言文字所营造出来的事象、物象和人物形象都历历可感,感性直观性强烈,具有中国传统诗学创作所具有的“如画”式书写特征。甚至在文学创作中,为了表达的需要,直接绘画,形成了文学创作中的语图结合特征。
现场
授牌
现场
捐赠
诵读
经典
听涛山上望江流
湘西土地的沉痛和柔情
在沈从文先生笔下的
“长河”中静静流淌
任岁月匆匆更迭
其作品中温柔缱绻的水乡记忆
仍在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渴中
化作春风细雨
温润着人们的心田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来源|湘西网
文字|吴宜芝 黄谆
摄影|杨贤清
视频拍摄|李明潇
视频剪辑|李明潇
编辑|杨世芳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