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秘境 绝美湘西
回到湘西回归美
石健
湘西的意义,在很久远的时候便超越了地理上的概念。
因为山水奇异、风俗神秘,因为男子刚勇、女子美丽,又因为屈原、沈从文的文字多情且浪漫,在我心中,湘西最重要的意义是审美的意义。
湘西就像是一个巨大而无边界围墙的博物馆,凝聚荟萃了山水之美,风俗之美,人情之美,民族民间艺术之美、文学之美……世间之美无不在此,令人心驰神往,失魂落魄。
千百年来,人们试图用文字、声音、图像呈现湘西之美,却无一能穷尽其细节、其风貌、其神韵,就像关于一个悠远神秘的故事,尽管人人传诵,却无法复现其真相与真味。就连沈从文先生在描写故乡时,也常常词穷,只能使用“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之类的语句,并且在写给三三的信中感叹面对湘西美景时“人类语言的贫瘠”。
每每看到沈先生这样的表述,我会开心一笑:为大师人格之坦率真诚、为湘西美丽之多元厚重。
湘西之美,在湘西人的居所里、劳作间、服饰上、生活里。
自生命开始孕育的那一刻起,美的理念与习俗便融入湘西人的生命中。安身立命,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无一没有美,无一缺乏美。又想起从文先生写《沅陵的人》,在他眼里,沅陵的女人很美,美在勤朴,美在哪怕生活再艰辛也要在围兜上给自己绣一朵清新的花。湘西的美,是属于生活的,是融入生命的。
因此,试图跳出湘西并以旁观者姿态再现这种美,实在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儿。有一些美需要距离,有一些美需要消融距离。湘西之美,属于后一种。
因此,与其呈现,不如体验。
在湘西,很多次走马观花式的观赏,都不及一次全身心的停驻、一次沉浸式的体悟——关于湘西人生活的,关于湘西人生命的。
沈从文先生《湘西》开篇即述:“觉得故乡山川风物如此美好,一般人民如此勤俭耐劳,并富于热忱与艺术爱美心,地下所蕴聚又如此丰富,实寄无限希望于未来。”
将近百年过去,湘西如先生所愿更美更好,湘西人依旧像百年前那般艺术地生活,坚持要将生活艺术化。在与现代高科技发展、城镇化建设融合又坚守自我的当下,我的湘西,丝丝缕缕,斑斑点点,在在处处,无一不美。
文字的呈现仍旧是一种徒劳,但我们仍愿作这种徒劳,以身处其间的湘西文旅传媒人的视角呈现湘西的美、湘西人生命之庄严。
本策划连周放送,敬请期待。
吴刚
湘西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建筑形态与性格特点。图为悬挂在绝壁之上的吉首矮寨吉斗苗寨。张谨 摄
一切文化乃至文明都是由自然地理孕育而成。
湘西,几乎全境附着于从6亿年前的震旦纪、寒武纪古海洋中隆起的武陵山脉之上,地质成分主要为石灰石。石灰石地质常常演化为岩溶地貌,也称为“喀斯特地貌”。与众不同的是,湘西的喀斯特地貌正处于发育中。来自太平洋的水汽,畅通无阻地越过低矮的湘中丘陵,在武陵山区形成了降水锋面。大量的雨水落下来,对石灰质山体进行着一刻不停的水蚀作用。万千年来,逐渐刻画出湘西悬崖高耸、溶洞连绵、漏斗遍布、沟壑纵横的复杂多样的地貌来。
地貌的多样,又造成了局部小气候多样和物种多样,继而影响到人类文明,最终体现为物产和文化的多样。
湘西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成了鸟儿的天堂。张谨 摄
在物种层面,湘西堪称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和生物科研基因库。全州现有野生植物资源217科、3800种以上,占全省总数的51%。目前中国拥有的100多种孑遗植物中,湘西就有80多种,包括珙桐、水杉、银杏、杜仲和猕猴桃等,是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高密度分布区。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纲25目90科389种,有昆虫22目210科1600种以上。动物种类总数占全省总数的78%。享有“中南地区物种基因库”“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地区”等美誉。
山海巨变,造就了湘西自然形态的极度丰腴。然而,复杂的地貌和茂密的植被,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间内,主要体现为交通的险阻。
在旧时代,险山险水的湘西,导致了今天中国民族分部的版图形成:湘西以东以北,几乎没有少数民族;湘西以西以南,30多个少数民族姹紫嫣红。而湘西作为边界,数千年来一直承受着最大的压力,征服与反抗、排斥与融合在这里轮番上演,从未停歇,以至于慢慢形成了一种既大异于汉地,也大异于西南的自成体系的独特文明来。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历史的记忆。张谨 摄
湘西文明,至少包括了多神信仰、巫术体系、尚武之风、异质歌舞、自由意志,以及敏感浪漫的生活心态和轻生重死的价值选择等等。
这是造物的恩赐。特殊的自然地理造就了神秘的湘西,正在以全球独一无二的姿态、卓尔不群的底气,傲娇于世。
明明处在中国版图的中间部分,不与任何一个他国接壤,为何沈从文将他笔下的湘西小城称为“边城”?
沈从文没有错。是的,湘西,就是一个边界之地;湘西的小城,不管是茶峒,还是凤凰,甚至吉首,皆可称为“边城”。
因为,就文化意义而言,湘西之境,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都处于中原文化与西南文化、汉民族文化与苗瑶等少数民族文化、中原政权直接统治区与羁縻统治区的边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正因为处于文化的“边界”,湘西演化出多姿多彩、神秘异质的文化形态来。
永顺县国家级森林保护区成了夏季度假的乐园。张谨 摄
在信仰上,湘西人相信万物有灵。在湘西人的眼中,花草木石、飞禽走兽、英雄祖先,皆可成精,导致山有山精、水有水怪、洞有洞神。形形色色的神鬼灵怪,如同邻居般,在同一个位面里与人类相安无事,只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才发生交集——比如,对着溶洞讲不敬的话语,对着河流做不雅的行为,比如,在某个不正确的时间路过某个特殊的地点。
万物有灵信仰,是人类童年时代的共同记忆。湘西主要民族之一的苗族,就是人类最重要的几个早期大民族之一,历史上5次大迁徙导致自身文明进化进程中断之后,将万物有灵的信仰带到了现代;另一支主要民族——年轻的土家族,未有足够长的时间从多神信仰走向一神信仰,就来到了现代。
于是,万物有灵在湘西演绎出别样的精彩,习俗、文艺、仪礼、器物,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异世界风情。
而湘西的社会关系,也充满了早期人类的粗犷、质朴,人性中散发着神性的光辉。这种神性,也被沈从文写进了《边城》——《边城》一书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反派是大坏蛋,所有的剧情冲突,都来自各种因缘际会的无可奈何。
湘西文化是自成闭环的,却并不意味着排斥。在苗族的祭祀体系中,就有苗祭司(巴代雄)和客祭司(巴代扎)的区分,后者借鉴了大量来自汉族地区的道家概念和技法。苗族服装上的刺绣中,有不少来自汉族地区的针法和图案,而苗族银器中,也大量存在唐代的样式。
快乐的苗族姑娘。张谨 摄
从石器到筒车到无人机,几乎人类所有时代的样态器物,都同时存在于当下的湘西社会生活之中,共生共存且毫无违和感。湘西,就像将纵向时空的各种经典场景,压成一张平面的照片,在这张照片上,你可以找到诡异神秘的远古,也可以找到科技的今天。
在这个旅游业大发展的时代,湘西文化,迎来了高光时刻。
生活在湘西,直接就生活在诗和远方之中。
诗意的美好,远方的悠慢,构成了湘西生活方式的基本调性。
诗意来自于自然地理的馈赠,住在最美的风景里,每一个角度都是一幅羡煞人的山水画,呼吸着世间最优质的空气,十分舒适惬意;悠慢来自湘西式的生活节奏,这里虽不富裕也不至过分贫瘠,四季分明的山水之间,物产丰富,足以供给无争的人生。
然而,这种生活调性的本质,是耕地稀少、交通不便、技术落后导致的经济欠发达——呈现为一种旧式的无奈的安居乐业表象。
田少,种的水稻,自家都不够吃,需要用玉米、红薯乃至南瓜做补充;地少,只能种点小菜自家吃,而且一个品种常常要吃半个月,幸好山里不时有些野菜换换胃口;田少地少粮食少,只养得起一两头猪,放到过年前屠宰,卖一半、腌一半,省着慢慢吃到过端午;林中的水果,山上的蘑菇,水里的河鲜,多半是要拿来换成钱,攒起来买盐、买肥料、买衣物……这时候,诗意代表了贫穷,远方代表了落后——这不是勤劳的湘西人民需要的生活。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在十八洞村提出了震古烁今的“精准扶贫”理念,从此,穷怕了的湘西人,开启了对抗贫困、走向小康的脱贫攻坚新征程,去追寻新维度下的“安居乐业”。
龙山八面山成为湘西旅游的热点。张谨 摄
其中,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让湘西成为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让湘西成为世人抢争的特色产品大卖场,让湘西大地走上一条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个热火朝天的时代,湘西高新区从一片郊野荒村中崛起,成为湘西新型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以菖蒲塘村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农村崛起,成为湘西新型农林产业发展的受益者;凤凰古城、矮寨大桥在旅游市场上的名声响亮起来了,成为新兴旅游胜地,被誉为“矮寨不矮、时代标高”的矮寨大桥,成为全球知名的国家地标,2021年又和十八洞村一起,晋升国家5A景区。
知耻而后勇,湘西通过艰苦卓绝的8年攻坚,已然全境脱贫摘帽,汇入了不延迟的时代大潮,正在向着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进。
依然住在最美的风景里,感受着每一个角度的诗意,呼吸着世间最优质的空气……不不,应该说是住在更美的风景里,与世界同步生产生活、共享同一时间空间,却又拥有独一无二、勤劳无争的状态……这,就是当下和未来的湘西;这,就是湘西需要的“安居乐业”;这,就是湘西更具魅力的生活方式。
也许生活可以稀松平常,但略有不同的湘西式生活,给人以冲出窠臼的某种希望。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来源|团结报
编辑|杨世芳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