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名文化趣谈|花垣地名之由来
花垣原名是花园
——花垣地名之由来
花垣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东与吉首市接壤,南与凤凰县交界,北与保靖县相邻,西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毗连,西北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邻。据【清】同治《永绥直隶厅志·地理门·建置》记载,县境秦属黔中郡,前汉属武陵郡,后汉为五溪地,晋属武陵郡,宋齐属郢州,梁属武州,陈属沅陵郡,隋属辰州,唐为溪州地,宋属奖锦地,元为六里苗地。在今吉卫镇境内的老卫城(吉多坪),先后有明朝设置崇山卫,崇山千户所,隶湖广土司。
花垣县城。李艾家 摄
花垣县县级建制始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置镇溪军民千户所,分镇溪崇山124寨为十里,自高岩河分界,下四里为今吉首地,上六里为今花垣县域,旧称“六里苗地”。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设六里同知,雍正十年改六里为永绥厅,治吉卫吉多坪,“永绥”之名由此始。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升永绥厅为直隶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厅治迁花垣(今县城)。民国元年(1912年),改直隶厅为行政厅。次年,改永绥厅为永绥县,属辰沅道。民国24年(1935年)属湘西绥靖处。民国25年(1936年)属湖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1940年)属第九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和平解放,同时成立县人民政府,治花垣,属沅陵专区,1952年改属湘西苗族自治区。1953年9月,永绥县改名花垣县,辖地、治所不变,花垣县名由此始。1955年属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花垣县是个苗族人口占70%以上的苗族聚居县,它的前身是永绥县。“永绥”二字是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王朝派兵征服了六里350寨苗民后,于崇山卫故地吉多坪(今吉卫镇)设副将一员,赐名“永绥协”而来。同时,设六里同知主管民事,雍正十年改六里同知为永绥同知,是为花垣县之雏形。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永绥同知升为直隶厅同知,并于花垣寨境添设总兵一员,统辖永、保军务,赐名绥靖镇。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永绥厅治从吉多坪移至竣工不久的新花园城,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知事公署为县政府,知事改为县长。
边城茶峒。彭德忠 摄
不论是清王朝赐名的“永绥协”“绥靖镇”,还是城区的“绥吉书院”“绥阳书院”“绥安桥”,都离不开那个“绥”字。这是封建王朝妄图用“安抚”“永绥”“绥靖”一类字眼来掩盖其镇压苗民的残暴统治。但是,压迫越重,反抗越烈,不论最后是什么结局,永绥苗民一直反抗不息。近200余年间,起事于永绥苗地的较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就有三次:乾隆六十年至嘉庆十年(公元1795年~公元1805年)暴发的以“逐客民,复故地”为口号的乾嘉苗民起义;1936~1938年永绥苗民吴恒良、梁明元等领导的革屯抗日运动;1941年永绥盐井苗寨苗民麻老泮、麻老魁等领导的“布将帅(跳仙会)”运动。
1949年11月,永绥县解放,1952年实行了湘西民族区域自治,永绥县属湘西苗族自治区管辖,从此,永绥苗疆走上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安定、生活幸福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回顾得名“永绥”以后的那几百年带血的历史,必然使各界人士要倡议废除“永绥”之名。1953年经上级政府批准,以镇名为县名改永绥县为花垣县,成为湘西州唯一的一个县、镇共名的县。
紫霞湖景区。湘西州文旅广电局提供
那么花垣镇“花垣”之名又来自何处?“花垣”是由“花园”演化而来。源于镇南郊昔日为保靖土司所修建的大花园,作为宴游之所。【清】同治《永绥直隶厅志·古迹》记载:“花园,即今治也。旧为保靖宣慰司花园,有妆楼镜阁之胜,杂植各色花卉,春来烂漫似锦,与姬侍游宴其间,女士往观不禁……康熙中曲阜孔尚任来游此园观演所制桃花扇传奇,极欢而散。”相传,康熙帝对《桃花扇》中流露出来的反清情绪大为不满,不久孔便被贬职下江南治水,曾沿着酉水来到保靖,被土司邀游花园留下了这段历史佳话。
在同治《永绥直隶厅志》中,时而写作“花垣”,时而写作“花园”,如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九月的圣旨就有“刘君辅仍在花垣一带堵防……”之句;而同年十二月七日的圣旨则有“将永绥花园、龙团一带肃清后……”之句,“垣”“园”二字似乎通用。《说文解字》曰:“垣,墙也”。“壁,垣也”。“墉,城垣也”。石水生先生认为,“花园”地名演化为“花垣”,应与花垣地建了新的城垣有关。原永绥厅治在吉多坪(即今吉卫镇),因“孤悬苗地”,不利战事和军需供给,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清政府便下令拨款在花垣寨旁兴工修建石城一座,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永绥厅治便迁于新城。从此,“花园”便演变为“花垣”了。
(本文参阅石水生《湘西地名文化》《湖南省花垣县地名录》,特此谢忱!)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来源|团结报
作者|陈廷亮 陈奥琳
编辑|刘娜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
■ 湘西地名文化趣谈|吉首:湘西唯一以苗语命名的县(市)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