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说
湘西,一个看似通俗不起眼的名称,却有着云遮雾绕般的复杂和神奇。
在常人眼里,湘西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它已是一种底蕴很厚的文化符号,它已成了世人慕名向往的寻幽访胜的目的地。
但最早使用湘西一词是在三国时期,让人惊奇的是以行政区划称谓出现在史册的,称为湘西县,并不是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热度日增的湘西。
追根溯源,历史上还真的存在一个长达数百年且有故事的湘西县,这对如今风生水起的湘西来说多少有些突兀新奇,对人们一向几成思维定式的湘西认知而言无疑是一次刷新。历史存在就是这样充满奥妙耐人寻味。
史载,吴太平二年(257),吴国为防蜀汉侵扰长沙,在临湘(今长沙)湘水西岸岳麓山东南置设湘西县。虽然简括的《三国志》不曾载述,但《宋书·州郡志》载明:“湘西令,吴立。”稍后的北魏《水经注·湘水》释解:“湘水又东北径湘南县东,又历湘西县南,分湘南置也,衡阳郡治;魏甘露二年,吴孙亮分长沙西部立治。”清光绪《湘潭县志》所叙与《水经注》相符,并附有《吴湘西县地域图》,据图所示,湘西县北起岳麓,南抵涟水,为湘水西岸的狭长地带,县治就在当今湖南株洲市渌口区西南部龙船镇。
史籍载述本来就扑朔迷离,考古发掘又为湘西县增添了一份悬疑。20世纪90年代,长沙走马楼街出土了10余万枚吴简,纪年上限至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下限在东吴孙权嘉禾六年(237)。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经整理出版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中,相关湘西的载录竟然有8处之多,而且考古判定今长沙岳麓区黄鹤村土城头古城遗址就是简书所记的湘西故城。
很显然,考古发现与史书记载存在较大的出入,无论是湘西县设置时间还是县治所在地。但吴简更加证实了湘西县的历史存在,湘西县在湘水以西,湘西县设立时间更早。湘西县应是吴帝孙权所置,而并非其子孙亮所立,开设时间至迟不晚于公元237年。
湘西县自创设之后一直处于一个显要的地理位置,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保有湘西县,直至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杨坚平陈,南北重归统一,湘西县才并入衡山。《隋书·地理志下》记:“衡山,旧置衡阳郡。平陈,郡废,并衡山、湘乡、湘西三县入焉。”作为县级行政区域的湘西县从此便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若以吴简所载湘西年份当作起点,湘西县历史存续时间至少有352年。
尽管湘西作为县份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把湘西视为湘水以西的地理空间的泛称仍然延续了很长一段时期,最起码在隋唐、两宋、明代是如此。
唐诗中直接使用湘西一词的不少,诗圣杜甫作《湘西二寺行》,并在《清明》诗中写道“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柳宗元在《种仙灵毗》《冉溪》多首诗里提及湘西:“近在湘西原”“盈盈湘西岸”“愿卜湘西冉溪地”;刘禹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题诗:“湘西古刹双蹲蹲,群峰朝拱如骏奔”;韩愈也有诗作《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从这些唐代大诗人的诗篇中不难看出,所指的湘西就是原湘西县所在的区域,或者说是湘水以西的地域。
湘西之所以能进入唐代文人的诗眼,主要在于湘西地面上的名寺古刹及其周边的优雅环境给人带来了莫大的兴致。这些古寺中尤其以麓山寺和道林寺最负盛名,并称“湘西二寺”,其中麓山寺年代最久,建造于西晋,为湖南第一座佛教寺庙,享有“湖湘第一道场”之誉。
两宋之际,湘西这一方奇美山水和古寺幽境似乎越发引人入胜,米芾、孔武仲、折颜质、邹浩、胡寅、赵蕃、曹彦约、郑刚中、赵汝腾、戴复古、慧洪、释普度等一大批文人、官员、僧人对湘西慕名而至,流连忘返,以湘西为题直抒胸臆,有关湘西的诗文创作形成了一个少有的高峰。
慧洪的《禅林僧宝传》记载了六位高僧游历湘西山水,传中湘西一词反复采用。文天祥游道林寺作《衍六堂记》:“余步行长沙,道湘西,登道林寺。”米芾的“湘西衣冷榻留云”,折颜质的“谁写湘西清绝景”,孔武仲的“梦寐湘西游”,曹彦约的“湘西明在眼”,赵蕃的“湘西一杯酒,渺渺红叶换”,均显示出诗人们对湘西山水的细腻描摹和倾情迷恋,更加凸显了湘西的卓尔不群和别有天地。当然,这里的湘西还是湘水以西的旧地。
一个地方有那么一两座大有来头的寺庙,总要隆盛红火一些年头,但随着庙宇的衰败,也会缓缓淡出人们的视野,纵然自然风景依旧旖旎迷人,热度也会大减。元明两朝,麓山寺两废两兴,而道林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被明代时任湖广参议的吴世忠当作“淫祠”强拆,在原址上重修了岳麓书院,直到清顺治年间才得以择地重建,但香火寂寥,大不如前,民国时期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泯然于世。大概是受这两所名刹兴废波折的影响,书写湘西的诗文已不多见。虽不多见,但并不罕见。
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工部尚书的顾璘在左迁全州知州时,常与请辞寓居全州的连任过“四部尚书”的泾川公张澯登山眺览,寄情山水,畅饮吟咏,其中就有佳句:“湘西石洞涵杳冥,湿云倒结莲花青。”全州地处湘水上游,湘水穿城而过,城西有湘山,石壁凹深,张澯登湘山时,常在石凹处坐卧,由此可见顾璘诗文唱和的情谊。诗中的湘西所指自然是湘水以西的地带了。
人文地理有时就是那么巧合,衡阳县曲兰镇有一个湘西村,该村至今还保存着一处湘西草堂,这就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隐居之地,因坐落在衡阳湘江之西而得名。王船山一生几经转徙,最后选择隐居于此地是有深意的。寒来暑往,他始终保留着明朝的穿戴和发型,挺直脊梁,以一种倔强的方式,与清廷做最后的道德抗争。堂有一联:“芷香沅水三闾国,芜绿湘西一草堂”,可见其铮铮铁骨。在这里,他一待就是17年,忠心不改,直至终老林泉。在这里,他抱病著述,写下了《宋论》等约800万字的皇皇巨著。
珠流璧转,物换星移,当古代中国进入清代之际,湘西这一地理概念含义才顺势发生新的变化。这一变化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湖南省分立,二是“湘”代替“楚”成为湖南全境的代称。湖广分省始于康熙三年(1664),湖南省彻底分立于雍正七年(1729),湖南省分设后,“湘”用于湖南的称谓时有出现,但“湘”演变为湖南主要代称应延迟到清朝后期,而这重大变化与湘军兴起不无关系。
我们都洞晓“湘”字来源和形成相当古老,湖南地域自有了湘水之名后,“湘”字几乎在很长时期内就成了湘水的特称,故而史学家认为湖南简称“湘”应因湘水而来。源于“湘”字称呼所指的变化,湘西的内涵和外延发生衍变也是顺理成章之事。特别是到了清后期,湘西的意思由“湘水以西”转为“湖南之西”已成主流。
清彭开勋《南楚诗纪》自序提到“湘西之云隐山”,同治《沅州府志·山川》载有“沅郡远在湘西,山水之奇不可名状”,这两处所记的湘西显然是“湖南之西”,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湘西的称号由古代湘西名称变迁而来是有史为据的。
现代意义上的湘西最早出现在民国时期,正式官方称谓发端于早期设立的湘西镇守使,出任湘西镇守使的就有贺龙、冯玉祥、周则范等大人物。
应该说从民国开始就并行着两种不同涵义的湘西:一种是行政区域的湘西,一种是自然区域的湘西。
湘西冠名于行政建置,起于1935年湖南省在沅陵设立的湘西绥靖处,绥靖范围为19个县,分设5个专区:慈石庸区、沅泸辰溆区、永保龙桑区、芷黔麻晃区、乾凤古绥区。1936年,湖南省正式成立湘西行政督察区,在原绥靖处19个县基础上,又将澧县、临澧、靖县、会同、绥宁、通道6县并入,共25个县。后来全省行政督察区统一序号,湘西地区分属于八、九、十行政督察区,调整为21个县。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湘西行政区,下辖会同、沅陵、永顺3个专区,共管23个县。1952年,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管理古丈、保靖、永绥、凤凰、乾城、泸溪、龙山、桑植、永顺、大庸等10县,湘西行政区被一分为二,北部为湘西苗族自治区,南部是芷江专区。1955年,湘西苗族自治区更名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撤销湘西苗族自治州,组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至1997年间,设立大庸市并更名为张家界市,实现怀化撤地改市。至此,湘西地区最终形成“一州两市”的行政建置格局。
作为一级行政区划的湘西几经曲折,最后定型在如今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从演递的历程看出,湘西管辖范围呈渐减之势,由最多时的25个县减至当下的七县一市一区,故而狭义的湘西惯指湘西州。
自然区域的湘西无疑是承接于清代后期的湘西概念,涵盖的范围略小一些,但比之行政区域的湘西,要大许多。
沈从文先生在《湘西》题记中对湘西作过概括性描述:“因为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接近鄂西的桑植、龙山、大庸、慈利、临澧各县应当在内,接近湘南的武冈、安化、绥宁、通道、邵阳、溆浦县也应当在内。不过一般记载说起湘西时,常常不免以沅水流域各县作主体,就是如地图所指,西南公路沿沅水由常德到晃县一段路,和酉水各县一段路。”他不仅仅认为湘西是湖南一个单位,而且综合考虑了地方人事习惯,湘西应该包括武陵山区的30个县。
记者李震一在《湖南的西北角》说道:“由于历史的传统,习惯的指称,湘西是有32个县的,涉及5个行政督察区;四、五区所辖11县与八、九、十区所辖各县,本已有下湘西与上湘西之别;湘西一名词,系一地理上的自然界划,简言之,即雪峰山脉以西地区之通称。”
民族学家盛襄子认为:“考地理上的湘西,本可概括沅澧二水流域,然目前习惯上所指之湘西,仅指湘省第四行政区所属石门、慈利、澧县三县;第八行政区所属的永顺、龙山、大庸、桑植、保靖、古丈六县;第九行政区所属的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凤凰、永绥、乾城、麻阳八县;第十行政区所属的芷江、会同、绥宁、黔阳、晃县、靖县、通道七县等二十四县而言。”(《湘西苗区之设治及其现状》)
伍新福先生在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前言中述说:“湖南省西部地区统称湘西,按传统概念,包括现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和怀化市所属各县(市)地。”
这里只是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有关湘西自然界划的说法,他们对湘西的表述虽不尽相同,但表述的视角都是趋于一致的,都兼顾了湘西区域的历史传统、民族习惯和地理特征。总起来说,自然区域的湘西,主要是指雪峰山脉以西,沅水中上游,澧水中上游的武陵山区,相当于如今的湖南省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的全部和常德市、邵阳市的一小部分。这里地貌形态是一个以山原地为主,兼有丘陵和小平原,并向西北突出的弧形山区。石门县为湘西极北之地,有湘西屋脊——壶瓶山。
这样的湘西界定充分显现了湘西的自然特性,也就是广义上的湘西,独特的地理空间容纳了相同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历史特色和文化特色。
因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2003年出现了“大湘西”的地区概念,涵盖的范围在有所甄别的湘西自然界划上进一步拓宽,包含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以及永州市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共39个县市区。后来湖南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省形成四大区域经济板块——长株潭、洞庭湖、大湘南、大湘西,此时的大湘西范围更宽,包罗湘西州、张家界、怀化、邵阳和娄底五个市州。实际上,大湘西既不是自然区域的湘西,也不是行政区域的湘西,而是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划分出来的湘西。从一定程度上看,大湘西的确定已经突破了区域的地理界限和时间界限,更能体现传统意义的湘西与当代意义的湘西的融合,更能说明区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建构过程。
一个时期,甚至当今,总有一批人以自己最熟谙的方式来解读或定义湘西,于是便有了湘西的不同印象,同时塑造了湘西的五彩斑斓。
湘西,很久以前就被看成为有神秘意味的世外桃源,但也在很长一段时期被视为荒蛮草泽化外之地,民国时期曾经一度被严重歪曲称作苗蛮匪区。湘西的朴茂真淳、彬彬丕变往往被人视而不见,湘西的有血有肉多姿多彩常常被人忽略,湘西印象总被先入为主地误解和异化,湘西的自然和真实就像被一层浓雾笼罩着。
不论是自然界划的湘西还是行政区划的湘西,其历史印象总是曲水流觞似的充满幻变,这无疑与湘西地处偏远、信息闭塞有关,与湘西民族风俗有关,也与人的观察思考视域有关,这不足为奇。这也恰恰说明历史研究和考古发现对还原湘西历史真相具有溯源、纠错、勘误、钩沉、印证的实际意义。从此,我们对重塑湘西形象应该更加自信更加务实更加求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湘西往事如烟,当今湘西又欣逢盛世,湘西与时俱进,已渐渐丰满起来。作家齐雅丽初来湘西就触景感言:“湘西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方位概念,她以丰厚的内涵和博大的外延、优秀的传统和美好的传播,化为了一种文化的符号,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血脉的流淌和一种美好的蕴藉。”
常有人问湘西在哪里,其实湘西就在神奇的武陵山水之间,就在神秘的历史经纬深处,就在神圣的红色地标全域。
屈原的《涉江》、马援的《武溪深》、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李弘皋的《复溪州铜柱记》、《明史》、里耶秦简……历代诗文早就铭记了湘西朴野灵奇波澜壮阔的沧海历程,沈从文、周立波、李震一、孙建忠、黄永玉、蔡测海的书里无不展示了湘西世界的自然清绝和本真浪漫。
湘西,是一本大书,这本书特别厚实,特别纯粹,特别野性,需要慢慢地品读,急不得。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来源|团结报
作者|翟非
编辑|刘娜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