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好秋天丨今日寒露

湘西头条 2023-11-06


  寒露为九月之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为:“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此时节因气温连续下降,水气重而稠,稠而将凝,故谓“寒露”,从此,告别了秋高气爽与秋明空旷,随之而来的便是昼短而幽晦,夜长而冷寒,鸿雁南飞,黄花满地,风气萧萧秋意重,雾烟蔼蔼寒色浓。

半月之后,空中之水气凝结为薄霜而降于草木之表,也就进入下一个时节——霜降了。


此节位置在太阳黄经度195度,公历为10月8至9日。十二辟卦中农历九月对应是剥卦。剥卦上艮下坤,全卦六爻五爻皆阴,呈五阴剥一阳之势。如比附为气候,则预示着天地之间阴气极盛,阳气将尽,自然也就寒气袭人了。


不过寒露之剥卦尚处秋分观卦与剥卦的过渡时期,观卦九五之阳爻逐渐转阴而变为剥卦六五之阴爻,故而寒露时节,露虽寒还不至于凝结为霜。


就气候特点而言,寒露时节,华南地区日平均气温多在20摄氏度以下;长江沿岸地区,最低气温降至10摄氏度以下;西北高原地区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摄氏度,按照气候学划分标准,已是冬季了。


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寒露之日“鸿雁来宾”,鸿雁于白露时节开始南飞,此时是最后一批南飞的鸿雁。古人认为:宾,客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盖将尽之谓也。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通书》作“来滨”,滨,水际也。亦通。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雀,小鸟也,其类不一,此为黄雀。大水,海也。《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蛤蚌属此小者也。”意为寒露后五日,鸟雀入海化为蛤蜊,陆地之飞物变化海中之潜物,实际并无此事,只是古人对感知寒风严厉肃杀的一种说辞而已。


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后再五日“菊有黄华”,华,花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农事


《四民月令》载:“九月,治场圃,涂囷仓,修窦窖,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也。分厚彻重,以救其寒。九日可采菊华,收枳实。”


这部古农书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即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九九重阳”赏菊、采菊、品菊的文化习俗。


农谚有云:“遭遇寒露风,收成一场空。”因此,寒露时节的主要农事活动以防寒、抗旱为要。


一是要加强叶菜类、瓜类和茄瓜类蔬菜的田间管理,及时灌水防旱,追施肥料,促进生长,喷施无公害农药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并供应市场。


二要及时采摘和加工油茶。油茶切不可寒露前采收,否则,不仅产油量低且品质低劣。


三是由于气温较低,极易诱发禽兽疾病,尤其是禽流感的发生,故而应尽早做好动物的防疫工作。


花事


一候时,柔姿断肠——秋海棠。

据《时令如花》一书载:“秋海棠,草花而冒海棠之名,谓其柔姿可爱也。有如魏文妇初抵首于其姑膝,不肯仰视,呼为断肠花固当矣。”


二候时,落英延龄——菊花。


“菊有大、中、小,而以中为宗;色有红、黄、白,而以黄为正。月令曲有黄花,非可诬矣。楚客餐秋菊落英,人或疑之,不知落英指采摘在地者,常服之,可以明目延龄。”


三候时,翠菊接槛——马兰花。

为菊科马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名路边菊、田边菊、泥鳅菜、泥鳅串、鱼鳅串、蓑衣莲。此花“马兰一种,花大而色紫者为翠菊,或红或白,杂植接槛,可以长维持园色。”


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我国传统中医提倡的四时养生之要领。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时节,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因此,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


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是说,秋季养生应遵循“养收”这一原则。在精神调养上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宣泄郁积之情,养吾豁达之心。


饮食方面,宜食麻以润燥。故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同时注意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以免伤人体阴精。


根据中医推荐,寒露时节可食用养阴润肺、健脾和胃的药膳粥——“百枣莲子银杏粥”(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此外,就起居时间而言,也应做相应的调整。为提高血液流速,防止血栓形成,应早卧早起。这是因为早卧能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顺应阳气的舒达。


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所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具兴。”


文化习俗


正因为寒露时节有了“菊有黄华”,故而寒露的时空里盈满着菊之香,激荡着菊之情。菊花不仅是寒露的象征,也是往古来今的中国人重点关注的对象,于是菊花便成了中国的文化之花。


菊以顽强的生命力凌霜怒放,得与梅、兰、竹并称“四君子”;因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而获“花中隐士”之雅号;更有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而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黄巢的一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名诗,让菊花幻化成了“英雄”与“烈士”。


更值得一提的是,菊花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感悟和体验,与真诚、贞洁、坚毅发生了情感联系,由此而写下了不少与菊相关的诗篇——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范成大“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张煌言“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当然,寒露时节的菊花也与离愁别绪的悲情相关——苏轼“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张可久“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更有李清照的一首“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更是令人百无聊赖、愁结难解!


此外,寒露时节的丹枫、乌桕、黄栌、火炬和红叶李等树木叶子呈现红色,自然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景——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诗,更是传唱千载,脍炙人口。


寒露民间习俗主要有:重阳登高、饮菊花酒、 吃花糕、秋钓边、观红叶、斗蟋蟀等。


来源|湘西网

文字|唐正鹏

一审|杨世芳

二审|黄谆

三审|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



■ 你好秋天丨今日秋分

■ 你好秋天丨今日白露

■ 你好秋天丨今日处暑

■ 你好秋天丨今日立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