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打假,不仅仅是一场任重道远的持久战!
如今的生活,足不出户,照样生活自如。打开淘宝,一切应有尽有。
几乎每个人的用品都是从网上购买的,从实木床,桌子,椅子,窗帘,一切生活用品,手机,小家电,小到盆栽,花盆,塑料盆,还有一些水果,都是网购。网购真方便,你可以购买到各种商品。网购让一群不同年龄段的人乐此不疲,与客服讨价还价,日日夜夜流连忘返。
网购的优势就是商品种类繁多,物美价廉,但是个人也需要付出成本,例如鉴别商品真伪的所付出的成本。对于网络商品的真假,还真得有一点判断能力的。最开始在天猫超市买商品看大多数人是怎么评论这件商品的。评价很重要,一边倒的评论有时候不可信,太差的评价也可能是恶评,所以多半时候多看看大多数人的意见。为了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问客服是不够的,客服永远都只会告诉你:亲,我们家的绝对正品。现在技术造假手段太低了,商品旁边挂一个二维码就能证明这是真货么?商品到手了,有些假货一眼能识别,例如便宜的塑料杯子的气味很久都无法散去,使用肯定对人体有害,有些仿真度极高的商品,鉴别可能需要专业的人士,有些甚至需要使用一段时间才能发现是假货,你让一个普通消费者怎么办?
作为一个消费者,觉得要想让消费者信赖平台,最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平台假货问题:让消费者明白,让用户每花出去的一分钱物有所值,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平台公信力自然而然得到体现。因此,网购平台应该尽量将消费者鉴别商品真假的误区当中解放出来,更不应该把这些解决问题的成本嫁给消费者本身。这样大家对网络经济的抱怨会少一点,对实体经济的反扑会多一点,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纵观电商平台对待假货的态度,淘宝的目标和使命一直很明确,前不久阿里呼吁“像打酒驾那样打假货”。阿里创始人马云一直正视这个问题。
售假者几乎没有承担法律责任,违法成本极低而且获利极丰,因此建议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例如打假小分队,与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之间的合作,不断关闭售假店铺,甚至将造假商家诉诸于法庭。
假货横行的确是一个棘手问题,从消费者到监管者都存在很多问题。网购到假货,并非平台一家的责任,大街小巷的商铺假货也是无所不在。大家都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时代,小时候是喝三鹿奶粉,长大各种不透明的食品添加剂,病了有各种治不死人又治不好病的药……
假货与监管,发展与协调,这几乎是一个全社会都该关注的话题。单单以消费能力举例:消费者很容易走入一种误区,总觉得商家生产仿制品是名正言顺为某些虚荣心的消费者提供服务。殊不知,仿制品最容易伤害的市场本身的交易,扰乱正常的市场经营,让更多的消费者承担个人这种“虚荣消费”,而商家也乐于生产,这是一个暴利行业。因此作为消费者,首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购买正品,让假货无处遁形。没有买卖,假货也就失去了一部分市场份额。
解决商品造假,并非一朝一夕。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假货钻了法律的空子,抓住了造假者,封了一个店面,罚款就放人,这样的执法有什么作用?假货商家遭受的惩罚微不足道,但是给消费者带来的伤害却是无形的。因此,对于假货的发展,健全监管的制度,加大量刑异常重要。
很多网店也是如此,今天假货店关门,明天改头换面开起来。那是假货商品的源头一直没有断,要想解决这些假货,最现实的问题,必须以强有力的执法力度解决源头生产。源头关闭了,销售渠道自然望洋兴叹。源头的监管力度上去了,后面的流通环节自然就简单多了,加强电商的诚信管理,加强电商的准入制度,出台合理的处罚制度,网购就会更加的方便和便捷。
网络打假这场持久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更多配套措施和制度完善。最近几年电商发展异常迅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推动力,而相应的监管配套却没有跟上。消费者要想杜绝假货,监管部门必须沉下心来,执法与电商营销的发展节奏想协调,平台与监管相互合作,形成立体执法的合理,共同应对当前困境。
监管是一场硬仗,期待网店商店平台拿出更有力度的严惩措施,让消费者尽量减少这些顾虑,让网络经良性发展。
文章来源:网络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博威为您提供:
1、特定区域市场清扫:接受客户委托后,在获得准确情报的基础上,对特定区域侵权商家进行清扫,以确保客户在该市场的市场占有明显的提升。
2. 市场侵权源头打击:通过缜密的情报收集与分析,找到市场侵权产品的源头(仓库或工厂),根据个案的不同,通过行政、刑事并结合民事的途径,组织包括工商局、版权局、公安和媒体等各方面参加的打击活动。
62 19821 62 12334 0 0 3037 0 0:00:06 0:00:04 0:00:02 3037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