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思考】生之庄严
连载《给国华的信》
最优美的福音文学
1
2
生之庄严
●●●
国华:
得悉你的祖父得以安享天年,在中秋前夕安详离世。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你。你在难过中,不时回忆儿时光景。我也就随着你的描述走进你的童年,仿佛也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一手捻着漂亮的长髯,兴致勃勃地讲山海经里的神话故事。从你来信,知道你小时候就常在他膝前听了不少上天下地的事,哪咤啦,海龙王啦,三藏、悟空啦等等。我希奇的是,你现在才吐露你祖父是基督徒,小时候也听他讲过伊甸园的故事、挪亚方舟的故事。后来由于城乡分隔,才与祖父疏远了。我没见过他老人家,但相信他是个可爱而又风趣的长辈。
你在难过中不禁质问:"如果人不会患病、衰老、死亡,多好呢?"偏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一位著名女作家说:"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绉折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五十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旧约圣经记载一位名叫约伯的人,在受苦时哀叹:"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
而那位赞叹:"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的君王兼诗人大卫,一生坎坷。他观看了天和天上的月亮星宿,亦念及人的渺小、软弱、限制,便对主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在念及人的卑微同时,他记起了上帝创造人赋予的尊严,天使与人同为受造物,同样具有位格,有自由意志。所不同的,人有血肉之躯,他们却只有灵体。人受时空限制,他们却不受时空限制。表面看来,人比天使微小一点,人会羡慕天使。人因形体之限,即使廿世纪的今天,交通发达,亦不免有插翅难飞之叹。古代交通不便,夫妻一别经年,更加饱受生离之悲。古诗十九首里的描述最为深刻。"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万里相隔有如牛郎织女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里,"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诸如此类之叹,此起彼落。也因此天使永不会了解人间相思的惆怅和缠绵。"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这种无法超越生死大限的无奈和慨叹,也是岁月悠悠的天使无法经历到的。
人在时间、空间下被造。上帝又把人造在时间、空间的范围内,人不能超越时、空的限制。我们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时间及两个空间下,也没有人能离开时间、空间而存在。杜逊奥斯汀说;"你说时间飞逝?噢!错了,哀哉!时间仍在,是我们飞逝!"而在上帝智慧、慈爱下,上帝让人在受限的时空领域里发现人存在的价值和人的庄严所在。人若被造于时空之上,就无法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甚至当人违逆上帝美意,上帝竟不惜道成肉身,甘心受限于人的时空之中,为要成全救赎。上帝没有救赎堕落的天使,他们没有悔改的机会。想深一层,天使倒要羡慕人类了。
上帝把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时,对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后来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上帝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恶。"
人的背逆在于不肯接受自身的限制,不甘于上帝给予的限制,要"如上帝能知道善恶"。而人吃了善恶树的果子后的结局,你已经知道了。
上帝造人,上帝看着是好的,而人不能接受上帝眼中看为好的事物,要为自己加添知识。
人为受造,不像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其实,上帝赐予人的,都是最好的,他没有赐给我们的,是我们不必需的。人因所知有限,人生就是无尽的探奇历险的旅程。何况就人类所知,已足使哲人喟叹:"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人若无所不知,必无法盛载巨量知识的压力而崩溃。廿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知识爆炸已令人疲于奔命。今天的军备竞赛的压力,中东战事的阴影,核子大战的恐惧,太空武备发展的争议,已使举世局势紧张。我无法想象人类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结局是毁灭抑或和平?无所不知或无所不能,看起来似乎一点意义也没有。
上帝赐给人最宝贵的礼物,该是使人可以去爱和被爱。上帝并不缺少什么,要受造的人去补足。他预备好这个世界:五谷蔬果、高山流水、星空大地、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如为母者为即临的婴孩预备一切,然后按自已形象造人,把他安置在乐园里,并使他修理看守。
上帝的创造,不仅为他的荣耀,也是为他的爱。
是神的形象,使我们可以与他相交。是神的形象,叫我们与万物有别,有份于他的智慧以致为百兽命名,并管治他们。
是他的爱,赋于人自由意志。若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是好的,亚当就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选择就没有自由意志。有了自由意志的选择,人的行动才有善恶可言。自由意志是美德的必需条件。人没有了美德,支持人格健全的价值感又焉能存在?神为了赋予人类尊严和价值,甘愿冒险,把一种人可能用来背逆他的自由意志赐给我们。神让人独立,把他绝对的主权与人分享,宁可为人抉择的错误而舍弃自己的独生子。正如为母者明知孩子因不听话而会有受伤哭泣的可能,却等待他们从跌倒中学会爬起,从失败、挫折中成长、成熟。
人以极大的代价去承担背逆的结果。我们与神的交通阻塞了。申辩代替畅谈,控诉代替感谢。
人今天仍然不明白不珍惜创造者与受造者之间宝贵的关系,仍想扮演上帝的角色,与上帝同等,妄想以先进的科技,自己的聪明去创造心目中"美丽的新世界",如科幻小说、科幻影片出现的未来幻想的世界:那里的人全由试管培养,不经母体生育,没有疾病、衰老。他们永不知母爱为何物,亦没有自己的意志。他们全听命于层层而上的智慧系统。在这样的世界里,无灾无病,又有什么意义呢?所谓"美丽的新世界",岂不是对人类科技发达的一大讽刺?
一位女作家曾藉她作品中的人物说出这样的一段话:"我是我母亲生的,在子宫中生长,由乳房的汁水一滴滴养大,需要廿卅年才能成长。我很脆弱,容易受伤,犯错,但使我自豪的是这些伤痕、汗水。"
国华,正是人在他有限的时空下活着,才体认到生命庄严的一面。
人从神那里领受了禀赋,可以作出伟大的事,如近半个世纪对自然界的认识有惊人的发展。上帝给人奇妙的宇宙,好发展他的智力。但另一方面,人在自然的力量下,有如土堆上的虫蚁。地震、飓风、海啸、火山爆发当前,人毫无招架之力。
人那么崇高、聪明,他即写诗、画画、创作音乐,又发明飞机、火箭、飞弹、卫星系统、太空船,甚至登陆月球。但人又如此脆弱,经不起一点疾病折磨,牙疼起来简直痛不欲生。
一方面,我们从事经国大业,要为自己建立不朽功勋--立德、立言、立功;另一方面,我们仍脱不了生老病死之途,和千古以来每一个祖先、每一个平凡人所走的路一样。古人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之叹。苏东坡亦浩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我们灵魂渴慕与永生上帝沟通,敬拜他,并追求圣洁、仁义、优美的人生境界。我们身体却不时提醒凡夫俗子的需要:饿了要吃,渴了要喝,累了要歇。
人渴求善良,但常常犯错。人的灵渴慕永恒,身体却会腐朽。人即属天,又属地。人即属灵,也是动物。人即伟大又渺小,即崇高又猥锁,即坚强又软弱,即美丽又丑恶。国华,这一切的一切,都叫我们自尊自重,也叫我们谦卑、反省。"人的生命离开了苦痛和死亡,便不算是圆满的生命了。"佛兰克尔在《从集中营到存在主义》这本书里说道。我体会到"残缺是美丽的"这句话背后的意义,人即是如此从人生的悲剧、忧患里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完成自己。
上帝把人创造成有限而又有创造性自由的个体。由于他尊重人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所以与人保持认知上的距离。神要人通过自由抉择去完成自己与上帝的关系。上帝让人在有限的时空里经受苦难、罪恶、以磨炼人的灵魂。人拥有自由,要在恶劣环境中奋斗,以致完成其本性的价值。在苦难与罪恶的煎熬下,人发现救赎之必需。基督的救赎,正完成了最高的人类本质,激发人向上。
保罗在罗马书里,充分把人那种期待完全得赎的心态表达出来"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上帝儿女自由的荣耀。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等候得着儿子的名份,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有朝一日,我们这必朽坏的身体,要变成不朽坏的。在永生里,我们将不再服于虚空之下,身体和灵魂得着真正的自由,且臻至完美之境。
正如一位女作家说的,我们在世生命的担子很沉重,也很神圣。冥冥之中,我们对生命、对神奇之物敬畏,不敢断然拒绝活下去的义务。我们属于更高的辖制,被雨水润泽,被阳光照抚,被青山绿水怡悦,无权遗弃自己。因生命担子的沉重,我们学会交托;因自身的软弱,我们学会谦卑。
生命的庄严在此!我这一生最值得感恩的事,就是发现自己只是一个人。不是上帝,也不是兽类。但即属于上帝,又属于尘土。面向天,又贴近地。我为仰视的头顶一片青天,脚踏的地上一块泥土而感恩。我为上帝赋予的自由和爱的恩赐而感谢。我知道我的生存就是一个奇迹!我受制于会随岁月朽坏之躯,我的灵魂却是活泼自由的。我有飞驰至星辰的想象力,有涌动的无尽的创意,更能与造物主沟通。我会哭,会笑。我跌倒,再爬起。
我不羡慕天使,天使不懂得人类挣扎之苦,也无法体会成长、奋斗的欢欣。
我站在天、地,今、昔,生、死之间,处于永恒与一瞬之间,感受到做人的矛盾、张力,体验到为人的庄严所在!
每回写完长信,疲累得不得了,肚子叽叽咕咕在吵闹了。也许,我该去好好享受一顿丰富的午餐。
希望下回你能告诉我多点关于你祖父的事。我喜欢这个老人。他已走完他的人世旅程,在永恒的彼岸,他必然活泼欢欣地享受他更丰盛的生命。
慕华
作品简介
《给国华的信》是李慕华老师与青年国华关于基督信仰思考的书信。采用深入浅出、接地气、通俗易懂的方式去探讨问题。值得特别推荐给对基督文化感兴趣的慕道友们。
慕华写给读者的序言:
点击往期精彩内容
校对:琳、 孟
美编: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