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官方发布重大发现!接触它可感染!

健康湖北 2021-03-06
10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从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病毒的意义


本次从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病毒,是首次在实验室外证实在冷链运输特殊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装上存活较长时间,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发生感染,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本发现提示,在防范境外感染者输入的同时,需注意在境外被病毒污染的冷链物品将病毒输入的风险。

我国市场流通冷链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很低


近期,我国有关部门对冷链食品开展了新冠病毒核酸抽检。截至9月15日,全国24个省份报送了298万份检测结果,其中冷链食品及包装样品67万份,从业人员样品124万份,环境样品107万份,仅在22件食品及包装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毒核酸载量较低,此前未曾分离到活病毒。

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风险很低


现有研究和防控实践显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发现通过摄入食物导致感染的情况。迄今为止,也尚未发现消费者因接触污染的冷链海产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国消费者感染风险极低。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仍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监测、消毒等措施,普通公众注意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可以正常购买和食用进口生鲜。

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日常防护建议


病毒污染的物品上特定条件下尚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感染,主要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期印发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已要求各地落实冷链食品相关从业人员的日常防护、健康监测和核酸主动筛查,改进生产、加工和交易环境卫生条件,降低从业人员感染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工作中经常与具有较高新冠病毒污染可能的冷链产品密切接触的行业从业人员,如从事冷链产品装卸、加工、销售等的人员,需增强防护意识,做好日常防护,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冷链产品,接触冷链产品后未脱掉可能被污染的工作服并洗手消毒前不摸口鼻眼,工作完成后需立即洗手消毒,定期进行核酸筛查。

为避免潜在风险,专家建议,在选购进口冷冻食品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购买冷冻食品时,尽量避免手直接触碰


  • 购买海鲜产品回家后,可用75%酒精消毒


  • 储存此类产品时,最好采用独立封闭包装


  • 切割时,也要注意生熟分开


  • 食物需充分煮熟后再食用



//

食品安全五原则

//


日常饮食中,疾控专家提醒,应遵循食品安全五原则来做好防病的措施,确保饮食安全。

一是食用清洁的食物和水。选择新鲜、干净的食物,选择干净的水加工食物,做好加工器具的消毒。

二是要保持清洁。特别是注意做好手卫生、带口罩。如外出购物以及接触生的食物时,手不要去揉眼睛,也不要抠鼻子。处理完肉、水产品等生的食物时,最好是用肥皂和流动干净的水来洗手,最少是20秒。

三是要生熟分开。加工存放食品的时候要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防止交叉污染。

四是食物要彻底煮熟。食物要煮熟煮透,尤其是我们买的生肉、生的水产品一定要彻底加热,这样可以把微生物彻底杀灭。

五是要把食品存在于安全的温度下。买回来生肉和生的水产品时,可以在放冰箱之前先分割,并且按照一次食用的量分别包装。存放的时候还要跟熟的食品分开。食物做好了之后,尽可能在两个小时之内吃完,如果不能够马上吃完,最好冷藏,冷藏之后在吃之前还要彻底加热。

最后,再次提醒广大市民近期谨慎购买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同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风险。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深圳卫健委

往期回顾:
已有多人中毒!这种东西千万别乱吃
22名学生感染!这种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千万别大意…
广州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初步判断与境外输入关联

目前14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你还不来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