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大招儿助攻“神十三”平安着陆,等你们回家!

曲奇&杨阳 吹IP
2024-08-26


离开地球近200天的“神十三”

终于快回家啦


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约90分钟,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每24小时大约能看到16次日出日落……这样的一天他们重复了一百七十多次。终于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 “神13” 中国航天小分队就要告别浩瀚太空里的“天和核心舱”,进入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球了。


这个史上“最长待机”的中国航天小队已经在太空里生活了近半年的时间,为了快点儿接航天英雄回家, “神十三”飞船也首次启动了快速返回模式。整个返回过程由“神十二”的24小时缩减至1个多小时,大幅改善了航天员的返回体验,成就了中国航天小队的最后一段新奇之旅!

 三位即将回家的航天英雄: 


(从左至右:叶富光、翟志刚、王亚平)

他是首位通过中欧航天员联试的中国航天员,奋楫星河的航天“新秀叶富光

她是带着孩子们的梦想遨游宇宙的“太空教师”,也是给女儿摘星星的温柔母亲王亚平

他是被称为“宇宙第一梗王”的神13号指令长,55岁再问苍穹的飞船指挥官翟志刚


宇宙飞船在轨三舱飞行

神州飞船采用三舱构型,分为返回舱、推进舱和轨道舱。飞船返航后,返回舱就会和推进舱脱离,届时返回舱返回,推进舱焚毁;而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一段时间。


返回舱又称座舱,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返回舱呈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由于返回舱返回时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进入大气层,气流千变万化将使高速飞行的返回舱难以保持固定的姿态,因此需要把返回舱做成不倒翁的形状,底大头小,不怕气流的扰动。


而当返回舱从高度约400公里的太空轨道进入大气层后,就会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与大气层发生摩擦,形成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如同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冲向地面。

航天员驾驶返回舱

此时,为了保护好舱内的航天员,做好隔热就成了制造返回舱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检索相关专利,大胆推测研发人员用了以下三大招儿:


第一招 “穿衣服”

为避免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的高热烧穿舱壁,工程师们会在返回舱的表面穿一层薄薄的“衣服”——那是一种由石棉、玻璃与酚醛掺合形成的复合型耐烧蚀材料。


这种材料能够在熔化、蒸发和分解的过程中带走大量热能,从而阻隔高温进入舱内,保证舱内空气温度维持在20摄氏度左右。


第二招 “改结构”
航天飞船返回舱在大气层中以高超声速飞行时,周围大气受到剧烈的压缩和摩擦作用从而升温,并主要通过对流的形式向飞行器表面传热,而飞行器表面的局部热流随表面曲率的提高而增大。因此下面这项“一种降低高超声速气动热的热防护结构”发明在改变防热结构表面的特殊形状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表面气流流动形式从源头降低结构表面的总体气动热



第三招 “调姿势”
为避免局部过热,返回舱通常设有滚转调姿发动机,通过自转来均匀受热。


这种可伸缩式喷气自转旋翼系统的航天器返回舱,采用可伸缩式桨叶及翼尖喷气技术,不影响返回舱密闭性和隔热性能,无需抵消旋翼反扭设计,且可规划返回舱下降路径及着陆点,能够大大减少地面搜救人员的任务量。

通过这些BUFF加持,我们的返回舱就可以轻松穿过大气层,降至离地面约10公里处,进入最后的着陆阶段啦。让我们一起期待返回舱把自己和我们的航天英雄们一起带回地球吧!

图片来源丨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曲奇95后,ESTP射手座,头脑风暴高速赛车手)&杨阳,集慧智佳信息技术部咨询师。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屏下摄像技术落地,去刘海时代即将到来?

验血也能检测阿尔茨海默症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漫画丨群雄逐鹿的造车大场面,专利先行赢在起跑线

可深了丨专利制度的国际化发展(上)兼解优先权

侵权预警03:亚马逊平台的这款【扫地机器人】




 用知识产权的眼光

看世界

 

欢迎原创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支付稿费

投稿邮箱:iptree@iptalent.com


看都看了,点个“在看”再走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吹IP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