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头条丨决定你财富收入的3个数字

2018-01-03 临公子 WEALTH财富管理


▲转自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作者临公子


年底开始,不少朋友的资金开始回笼,手头一热,盘算着买各种各样的心头好,琢磨着投资形形色色的金融产品。


财富自由这四个字,已经划入人类毕生追求的目标之一。怎么钱生钱?买什么投资品既稳妥又赚得多?小金库如何加快脚步成为大金库?


其实是有套路哒。


01


在我看来,理财投资遵循一个公式:


财富收入=资产*收益率*风险系数


怎么理解呢?


第一、先看资产。


前两天,我有个同事在群聊中说,“我这半年多的收益率就超过30%,没多难嘛!”哇,赢得掌声一片啊。要知道,那位同事基本算理财小白,短短时间突飞猛进,果然后生可畏。


羡慕的浪潮退去,有人问了句,挣了多少?


不到700块。


嗯,他买的2只股票涨势确实不错,然而全部投入金额只有两千多。这让神助攻般的收益率就有点儿尴尬了。


除了投入金额,权衡资产是否可用于投资也是前提。


再举个栗子。


朋友C君,刚买了辆25万左右的小车,开玩笑道:“别碰我,我可是身价25万的人!”(同学们,追求可以再高些~)。


呐,既然关注点是“财富收入”,所谓的本金,必须是可用于投资的资产,或是本身可增值的类型(比如房子)。


为什么我总强调第一桶金的重要性呢?


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最可行的路径。如果你不是富二代、没有其他金钱管道,增加收入无疑是门槛最低的聚沙成塔之道。


第二、收益率。不外乎固定收益or浮动收益。


从投资周期看,越是短期,越需要在意流动性和固定收益;越是长期,波动性就是我们的制胜法宝。只有波动足够大,才可在起起伏伏之间创造出额外收益。


当你有一定可投资产时,收益率就成为拉开同量级财富差距的关键。


第三、风险系数。我在《躲避风险,让他付出了超过30倍的代价》聊过,风险几何,不看风险自身而看你的可控程度。即便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有人认为把钱放在网上,哪怕只是买买余额宝都是危险系数五颗星。


同样,当你拥有一定资产、找到高收益投资品,眼瞅离“钱生钱”的happy ending只有一步之遥时,不妨先咽咽口水,确认清楚风险系数。


“资产*收益率*风险系数”公式中,相连的是乘号,而不是加号。


只要一个因素为0,纵然其他两者再高,资产亦可瞬间清零。这点在“风险系数”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从e租宝到钱宝,一系列案例足以体会。



02


那么,如何系统性地提高投资的价值?


1、敢于重仓


有人估计马上拿出那句世界名言:“鸡蛋不能放在同个篮子里,这你都不知道?”


先说下,这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的名言还有后半句——“但也不要放在太多的篮子里。”


资产配置≠分散投资≠平均分布,更不是打满鸡血地摇旗呐喊“不要怂!就是干!”


当你有1万元时,今天买点儿余额宝,明天买些基金,后天觉得那只股票不错,大后天又入手几百元黄金…没啥事,财富尚处在“发育期”,浪就浪吧。


可当你有100万时,再这样随心所欲地“分散投资”,等于在财富递增的路上强行插入休止符(甚至终止符)。


财富存在临界值,等到达这个点后,膨胀的速度将大大提升。此时就得切换游戏模式,集中资本,重仓注入到自己擅长的、可长期发展的领域,才算得上有效的资产配置。


反之,收益缓慢、风险爆表,资产配置的质量就很感人了。


2、资源置换


比如你的信用,对应可换来信用卡、贷款等虽不属于你、却可用的资(金)源(钱)。


比如你的时间,缺钱的时候最好别念叨“富人都是拿钱换时间”,置换的奥义在于,将A、B、C各种类型的资源,兑换成你心中NO.1地位的资源。


点滴支流,汇聚成河。


这里有个关键词:可支配。


银行里的钱不是你的,但你通过抵押、信用等置换法,它便可被你所用。


如果说刚才的“敢于重仓”基于“收益*风险”,那么,资源置换的着力点就在于增加资产重量。


3、少犯错


废话嘛,而且你前面还说“浪就浪 ”吧,真是两面三刀…(对对对我就酱紫的人)


那是在初始阶段,你本就没啥资本,亏光也不过哀嚎几句。随着财富扩张,越往后选择的成本越大。


一个错误决定,足以毁掉很多积累。


最常见的,牛市做空熊市做多,万一再加融资+杠杆+跌停,估摸着连哭10集都缓不过来。


我一老同事,从2010年开始炒黄金,2012年下半年的局面,可以说很不妙了。而他在滑铁卢过程中两次补仓,之后一路开挂down到谷底,直到2014年急需资金周转时,才不得不全部撤出。


仅两次补仓就12万美元,不仅吃掉了前几年的全部获利,其中还有不少向亲戚借来的钱。


一步错,步步错。


既然如此,有没有尽量避免的办法?


首先我们之所以学习理财、学习方法,实际上就是完善知识体系,面对选择时判断能更精准,从而减少踩坑次数。


其次,不了解的投资品,要么搞懂它,要么远离它。买入不一定就是错误,可踩坑的概率必然大大提升。


拿辛苦挣来的真金白银贸然搏概率,划不来。


至于万一不幸面临清零…


前期投入成为沉没成本,固然心塞。但在不甘心的同时,一定要想想“及时止损 ”四个字。我挺认同卡尼曼这句话:我们天生就对“损失”更加敏感,为了避免损失或找回损失,我们会变得冒险。


捡到100元和丢了100元,后者带来的影响更甚。没办法,人性如此呀。


粮仓掏空,不仅回到起点,也错失了翻盘的时机。手里有余粮,就还有再战一场的机会和底气,不是么?


(本文作者介绍:临公子,LinkedIn专栏作者,一枚不正经的互联网产品汪。)


推广

点击下列图片了解详情

The end


财富管理杂志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往期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