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天辨暑:这些“解暑方”不治暑
带你还原“方剂”本来的样子
1“暑”本为“热
《说文解字‧日部》载“暑,热也。从日者声。”可知在先秦时“暑”与“热”同。
《素问‧热论》载“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素问‧阴阳大论》云“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暑”字的本义就是“热”。
但从临床实践来看,“暑”是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特殊性有三点:
① 有季节性,即“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暑只在夏季才有。
② 暑比其他时间的热在程度上要重,所谓“盛夏酷暑”,证之临床,感受一般的热邪,初期是在肺,即“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表现为银翘散证或桑菊饮证;感受暑邪,初期则在阳明了,所谓的“夏暑发自阳明”,表现为白虎汤证。
③ 暑多挟湿。夏季因为天气炎热,蒸腾地表的水气,使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容易形成湿热的环境,致病往往也是热与湿并见,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暑湿”。
所以在现行的六淫病因中,“暑”应附于“热”,不必单列。
2“阴暑”的概念错误
阴暑证,指夏季因避暑热,纳凉饮冷而感受寒湿邪气,可见恶寒无汗、发热神倦、体痛而重、舌淡、脉弦细等证。可见其本质是在暑季感受了寒湿所致的表证。
有人认为阴暑证乃同时感受暑邪、寒湿而致,这纯属意断,只是认为在暑季就会同时感受暑邪,从临床表现来看,只有寒湿之证,没有暑的表现,而且治之以温热,可知“阴暑证”并非暑证,与暑的关系因其病在暑季而已。“阴暑证”之名,也是一些医家对阴阳学说的滥用,暑的本质为热,用阴阳来划分只能属阳,怎么可能还有“属于阴”的“阳”呢?
医界认为,“夏月之用香薷,犹如冬月之用麻黄”,也就是说,在冬季感受了寒邪用麻黄,和在夏季感受了寒邪用香薷的意义相同,所以香薷散属于解表剂,用于暑季感受的寒湿之邪,和暑邪无关。
3这些“解暑方”不解暑
在历代的中医学著作、现行的中医学教材中,都有一些原本是辛温类的治疗寒湿外感类疾病的方剂作为解暑剂,导致以热治暑的误治经常发生。
① 香薷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白扁豆、厚朴、香薷
主治:起居不慎、饮食不节等原因致使“风冷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而出现的霍乱吐利,腹痛呕恶,烦闷气逆,肢厥转筋之证。
历代主张“香薷散(饮)治暑”的医家众多,在历版《方剂学》教材中,也将此方归于祛暑解表剂,载其能“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主治夏季感受寒湿而出现“恶寒发热,腹痛吐泻,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舌苔白腻,脉浮”的阴暑证。
香薷散中,君药香薷为辛温解表药,辛而微温;厚朴为化湿药,苦、辛、温;白扁豆为补虚药,性味甘平,三者药性皆非寒凉,也不属祛暑、清热药,按祛暑剂的定义来说并不符合祛暑剂范畴。其原方煎煮法尚有“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一条,观其方原义,以香薷为君辛温解表、芳香化湿;藉厚朴为臣,燥湿行气、下气除满;佐以白扁豆健脾渗湿,并藉酒力加强温散寒邪的程度,以达到解表散寒,化湿和中之力。
其方原为伤于寒湿而设,而后世延用于夏季感受寒湿并无可厚非,但渐演变以“解暑”一词代替其“主治暑季阴证”之功效,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暑性本热,更何况方中君药香薷“辛温解表”,若未遇寒湿兼挟,以其“祛暑”势必火上浇油,君药既为解表药理当属于解表剂,而且夏热耗气伤阴,香薷为“夏月麻黄”,虚人服之反而重伤其表,若方剂归类暧昧不清,可能致使虚人误服或用于暑热而贻误病情。
② 藿香正气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炙甘草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喘嗽,胸膈满闷,腹痛吐泻,霍乱瘴疟,胎前产后之血气刺痛,小儿疳疾等疾病。
《方剂学》教材载其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尤适夏月里外感寒湿所致的脾胃疾病,将其归于祛湿和胃剂中。
历代医籍如《杂病广要》、《杂病源流犀烛》、《证治准绳》皆将其列为治暑方,在现代也可见藿香正气散用于中暑的范畴中,但藿香正气散作为辛燥之剂,用于暑证治疗一直存在争议。
方中君药为藿香,有辛温解表,内散寒湿,芳香辟秽之效;苏叶、白芷皆芳香辛散,能加强解表化湿之力;半夏曲、厚朴燥湿止呕,桔梗、陈皮、大腹皮畅气行水,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祛湿;诸药相合达到外解风寒,内散寒湿,理气和中之效。
观其整体制方温燥之品为主,在方剂学教材载其主治伤寒湿滞,且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始即为伤寒喘嗽伴脾胃不和证而设,非用作暑证治疗,后世以其化湿而误认为其能祛暑,实则混淆了概念,因为暑季多湿,即所谓的“暑必挟湿”,因而在很多时候很多人就将“暑季的湿等同于暑”,将“祛湿等同于祛暑”,特别是在暑季感受了湿邪,就直接将“湿邪等同于暑邪”,这就是藿香正气散被认为是“祛暑”的根源所在。
方中君药藿香,在《中药学》教材也列为化湿药而非解暑药,虽中药学亦强调其有解暑功效,但也仍然是混淆了暑季的湿与暑本身的区别。其药性温燥,多用于夏季的寒湿证,与暑季有关而已,归根究底还是属于散寒化湿药,故“藿香正气散是解暑剂”的说法与其组成、功效相悖,存在矛盾。
③ 东垣清暑益气汤
出处:《脾胃论》
组成:黄芪、苍术、升麻、人参、泽泻、神曲、橘皮、白术、麦门冬、当归身、炙甘草、青皮、黄柏、葛根、五味子
主治:乃东垣针对虚人长夏感受湿邪,出现神倦肢重而疼,气短或喘,胸闷脘痞,烦热自汗,纳少便溏,溺黄数,脉虚等证而设。
昔人云其“清暑”有名无实。暑证的病因是夏季热邪,多见烦热汗出、恶热口渴、多饮溺短、脉洪大等证;东垣则认为长夏湿盛,暑证多由湿、热二气夹杂所致,故其有云“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其天暑湿令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治之。”可知东垣清暑益气汤主要针对长夏湿令所制,其性偏燥,并非为不挟寒湿的暑证而创。
观其原方组成,以黄芪为君,甘温益气,固表止汗;以归、橘、参、草为臣,健脾益气;二术、泽泻燥湿利水;用升、葛解肌退热;湿滞脾胃则水谷不化,以神曲、青皮消积破滞;黄柏苦寒燥湿;五味子、麦冬合人参有生脉散之意,益气生津,敛阴止汗。诸药共达益气健脾,除湿清热之效。方中君药乃补虚药,多数药物为补虚药、理气药及利水渗湿药,药偏温燥,主要构成药物不是祛暑药,从《方剂学》定义来说,此方当属补益剂而非祛暑剂。
王士雄云其方“从补中益气加味”,方中理气、除湿之品又多,可知东垣清暑益气汤功偏健脾益气,除湿利水,再参东垣语“此病皆由饮食劳倦,损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知此方主治平素气虚复于长夏感受湿邪的气虚湿盛证,季节与“暑”有关而已,方名清暑而欠清暑药物,健脾燥湿并非清热解暑,并不适用于暑证。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 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