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热利三方证”的区别运用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肖相如频道(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1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原文】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4)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讲解】
本条原文论述阳明肠热下利的证治。
“太阳病桂枝证”,指太阳中风邪在表,在表当汗不当下,如误下,故曰“反”,以致邪气内陷而下利不止。
若脉象由原来浮缓而变为急促的,说明其人正气尚有抗邪外达之势,则表邪未能全部内陷,故曰“表未解也”。
表邪化热入里,内迫大肠,故利遂不止。里热上蒸于肺,肺气不降故作喘,热邪逼迫津液外越,故汗出;里热盛,故此可见发热一证;既为热利,其大便臭秽,暴注下迫等证在所不免。
其病机为外邪化热入里,上蒸于肺,下迫大肠,治以葛根黄芩黄连汤清热止利平喘。方中葛根解肌清热,升津止利;黄芩、黄连苦寒,清肠热而止利,肠热清则喘自平,黄芩尚可清肺热;甘草调和诸药,和中安胃。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虽可为太阳误下所致,但误下后见证为里热上蒸于肺,下迫大肠所致,病已涉阳明,出现阳明热证的表现,故此不是太阳变证,而是阳明热证。
此证正好与承气汤证形成对峙,阳明肠热若有燥屎与之互结,则是大便秘结的腑实证;若无燥屎与之互结,则是肠热下利证。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性质属热,特征是喘、利并作。下利的特征是:初为暴注下迫,利下烫热之黄色臭秽稀水,肛门灼热。
2 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原文】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2)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二十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二十枚(擘)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讲解】
本条原文论述少阳阳明合病的下利或呕的证治。
本条虽曰“太阳少阳合病”,实为“少阳阳明合病”,以少阳受邪为主。因少阳邪热,内迫阳明,下趋大肠,故致下利。
本条原文叙述简单,需以药测证,可知少阳热利,气机不畅,故泻下黄白粘液,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或发热腹痛;少阳火郁,故尚可见口苦、咽干、目眩,或往来寒热等证;治以黄芩汤清少阳胆热则下利可愈。
若少阳之邪热上逆于胃而见呕吐者,则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清热降逆止呕。
方中黄芩苦寒,清解少阳邪热;芍药酸寒,泻热敛阴和营,并于土中伐木而缓急止痛;甘草、大枣益气滋液,调中和脾;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本证为里热之证,生姜、半夏皆温,有助热之弊,故有人认为应加黄连、竹茹。我的经验是,如果舌苔黄腻者则加半夏、生姜,与黄芩之苦寒相伍,即辛开苦降之法;若舌苔薄黄不腻,可加黄连、竹茹。
本方临床多用于热痢,临床表现有发热、或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腹泻、肛门灼热、腹痛或里急后重、尿短黄,或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本方用于热利初起,西医学之菌痢、阿米巴痢、急性肠炎,有上述表现者可用。春温初起,热在少阳胆经,发热不恶寒,口苦而渴,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可用本方。
汪昂在《医方集解》中称此方为“万世治利之祖方”,后世治痢之方,大都由此方化裁而来。
如芍药黄芩汤(《卫生宝鉴》):本方去大枣,治泄利腹痛后重,身热久不愈,脉洪疾者。
芍药汤(张洁古):本方去大枣,加大黄、槟榔、肉桂、黄连、木香、当归,治痢疾实证,下脓血,腹痛,里急后重。
3 白头翁汤证
【原文】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1)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373)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词解】
热利:指湿热痢疾,古称“滞下”,《内经》谓之“肠澼”,包括西医学之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病位虽然在肠,但病机与肝经湿热气滞相关。
【讲解】
此二条讨论厥阴热利的证治。
本证病机乃肝经湿热下迫大肠,损伤脉络。肝经湿热下迫大肠,秽恶郁滞欲出不得,故见下重;肝热灼伤津液,故见欲饮水。另外,本证还当可便脓血,腹痛,发热,舌红苔黄等。
热利是导致热厥的常见原因,在西医学的感染性休克中,中毒性痢疾也是常见原因。治法宜用清热燥湿,凉肝止利。方用白头翁汤。
白头翁、秦皮合用以清热凉肝,为厥阴热利之主药,佐以黄连、黄柏,清热燥湿,坚阴厚肠止利。本方还可治疗下焦湿热证,如带下、阴痒等,煎汤外洗。下痢只要证属湿热,使用本方均有效果。若中气虚寒,或寒湿下利者,则切不可用。
4 三方证的区别运用
白头翁汤证乃肝热,见下利腹痛,便脓血,以赤冻为主,发热,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解厥阴肝热。
属于现在中医内科学中的湿热痢疾的极期,即“赤痢”,是典型的痢疾的临床表现,西医与之对应的疾病是细菌性痢疾。
黄芩汤证乃少阳胆热,故见下利腹痛,发热口苦,下重,以白冻为主,舌红,苔薄黄,脉弦,治宜清解少阳胆热。
属于现在中医内科学中的湿热痢疾的初期,即“白痢”,是痢疾初期的临床表现,西医与之对应的疾病是细菌性痢疾的初期。
葛根芩连汤证乃阳明肠热,故见下利肛门灼热,利下黄色臭秽稀水,暴注下迫,发热,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解阳明肠热。
属于现在中医内科学的湿热泻泄,西医与之对应的疾病是急性肠炎。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 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