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指导作用
作者:王玮,冯清源,杨东方,赵岩松
导读:该文首发于2014年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第16卷第2期。本文就中和观、恒动观、圆运动三种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进行探讨。欢迎大家讨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治的学科,理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以及临床治疗用药思路都会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除了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以外,中和观、恒动观、圆运动等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也值得探讨。
一
中和观及其对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影响
中和观是古代基本的哲学思想之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中和”是指天地各得其所,万物生长发育,自然界处于一种最佳的动态平衡之中。[1]其含义包括了动态平衡和协调统一两个方面。
“中和”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大司乐》:“以乐徳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中,犹忠也;和,刚柔适也。[1-2]
此书站在伦理、社会道德的立场上,追求适度而正确的中间范畴,形成不偏颇、不极端的情感或行为的正确维度。[3]
“中”、“和”表达出一种正确、适中、和谐的思想。
《尚书》又称《书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是我国思想文化史发展的重要源头[4]。
书中也阐述了“中”“和”的思想。
如《尚书·盘庚》:“各设中于乃心”。《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中”指极致之理[5]、和也[6]。“和”意即和谐[7]。
孔子进一步推崇“和”的思想,倡导“礼之用,和为贵”的中庸之道[8],其孙子思所作《中庸》第一章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焉,万物育焉”。
其中“中和”指天地万物之根本,通行天下之达道;喜怒哀乐没有发出来称为中,发出来的合适称为和。无不过无不及,有中庸道德。[9]
总之,“中和观”所表达的即是这样一种无不过无不及,协调平衡的思想状态。受“中和观”的影响,中医学有阴阳和、脏腑和、内外和等几种观点。[1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神乃决”。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即体现了阴阳和的观念,并指出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因此临证诊断上,应该首先辨别阴证阳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治疗上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温之”。
中医治疗的最终意义即是恢复和重建失衡的人体功能的阴阳关系。
1
脏腑和指人体的五脏六腑及其气血津液等在结构上、生理上的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和谐整体,因而病理上相互影响。[11]
如脾运化水谷精微营养全身的功能,需要肝的疏泄作用、肺的宣发功能、心运行血脉协助下进行。[8]
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因此在临床诊断中,既要辨病证所涉及的主要脏腑,又要辨相关脏腑或有可能被涉及的脏腑,如《金匮要略》所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治疗中当主次兼顾,治已病,防未病,综合调理。
2
内外和指人体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着人体的生理、病理,甚至心理活动。
如《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应也”,即所谓“天人相应”观。
有研究表明,负性生活事件特别是家庭生活事件,缺乏社会支持都是抑郁症的主要危险因素。[12]而情绪的好坏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重要的影响[13]。
因此,中医医生在诊断时要注意患者发病时的天气变化、地域环境、饮食习惯、个人情绪。对病人体质及发病的全面了解,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如叶天士云:“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其在治疗中多适当加入祛湿之品。
又如宋代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用之无不应验,自江淮间,唯冬月及春初可行,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半两,夏至后桂枝证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升麻半两,若病人素体虚寒者,正用上方,不在加减也”,即因地、因人、因时,活用经方。
二
恒动观及其对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影响
恒动,即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
恒动观念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不可拘泥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10]
《易经·系辞下传》云:“为道屡迁,变动不居”;《吕氏春秋》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都体现了恒动观。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恒动观深刻影响中医学的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及人体病机认识。
如精气学说认为,气既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一切客观的具有运动性的存在,[11]有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
《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12]
阴阳学说中阴阳的消长、转化,均体现出动态的过程。[11]
五行之中的五个要素之间的相互生克,维持着五行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促进事物的生化不息。相生和相克关系,也是一种不断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14]
《金匮要略》中谈到:“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反应出五脏间动态的相克关系,也提示疾病发展的规律。
因此中医学认为人体生理、病理都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中,而证仅仅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15],病的发展过程正是由一系列证的连续演变构成的。
有人认为《伤寒论》是在辨证论治处方用药上贯彻恒动观的典范[16]。
如原文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原文185条:“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转入”、“转属”即体现出六经证候是动态的演变过程,而非静止不变的。治疗上也必然遵循证变方变药更的原则。
温病以起病急传变快为特点,《温热论》指出:“温邪则热变最速”。恒动观对认识温病的传变,理解其治疗的紧迫性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恒动观提示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患者、疾病和方药作用。
随时间的变化、患者空间的变化、药物作用的发挥,证情也会逐渐变化,如仲景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这就要求医者不但要全面治疗,还要有预见性的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
三
圆运动观及其对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影响
宇宙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以往复循环为特征的圆运动规律。
如《易·泰卦·九三》云:“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反映了天道乃循环往复,天体运动呈周期性,一切事物都呈现着周期性、动态圆运动。[17]
而李杲将人体变化比作自然界的循环往复变化。
人身亦一小天地,五脏六腑精气的升降亦如天地四时之气的升降。长夏土气居中,旺于四时,为天地四时之气升降交替的枢纽,脾胃五行属土,即是人体五脏六腑精气升降出入的枢纽。[18]
脾升清,则水谷精微才能上输心肺,肝气随之升发,肾水随之气化;胃降浊,则水谷糟粕才得以下行,肺气随之肃降,心火随之下潜,心肾得以相交。[19]
其后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阴阳变化》提出“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为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20]
具体到人身之脏腑,即如《四圣心源·中气论》云:“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
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21]
此即描绘出以土为圆心的,由左木升,右肺降为轨迹的圆运动。
彭子益推崇此圆运动学说,认为宇宙、人体圆运动,皆是缘于阳气的主导作用,而中土乃阳气升降之根本,升降上下左右之阳气,均以维续中土而作。
中医治病之核心均是以“动”为着眼点,调其升降,用药之核心,均是以中土脾胃为中心展开,而且一切病之根、阳气降升之力,均是通过中土脾胃实现。[22]
可以看出:圆运动强调中焦脾胃在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中的重要性;强调气机的升降运动是生命的根本;强调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性。这与仲景重视胃气的思想是一致的。
因此,重视脾胃的治疗,注重调节脾胃气机的升降功能,是圆运动学说在中医治疗上的指导意义。
中焦枢轴转运以带四傍:中焦气运,则肝气得疏,肺气得降,心肾相交;
若中枢不运,脾气虚弱,则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升降反作,清阳下陷则致内脏下垂、久泻久利、便血崩漏等病症;
浊阴上逆,则脘痞呕逆、头目昏眩随之而起[19]。
辛开苦降法是用于脾胃寒热错杂、气机壅滞、虚实夹杂证的经典治法,李东垣的升阳散火汤、叶天士的轻苦微辛法等都体现了调节脾胃气机升降的思想[23]。
而从脾胃治疗肾病[24]、眼疾[25]、肝病[26-27]、肺病[28]等特色治法的理论基础也与圆运动学说一致。
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这种同源性,扩展了认识、理解中医学的途径和思路;而哲学思想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尤其值得重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邰东梅.儒家“中和观”对中医生理学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4(11):909-910.
[2]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上、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74-575.
[3]徐华.老庄道家与早期“中和”理念的重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78-82.
[4]王连龙.近二十年来《尚书》研究综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89-93.
[5]蔡沈注.书经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5.
[6]何新.尚书新解·大政宪典[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41-46.
[7]胡花尼.《尚书》中的“和”及“和”文化浅探[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4):54-55,62.
[8]董少萍,罗曼.“中和”观对中医学的影响[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5):7-8.
[9]蔡希勤.四书解读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5:550-552.
[10]段振离.试论祖国医学的中和观[J].河南中医,1989(5):5-6.
[11]印会河,童瑶.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9.
[12]郑开梅.抑郁症中医证候特征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D].天津:天津中医学院,2005.
[13]孙健民.精神因素与健康[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8(2):43-44.
[14]张慧卿,钱力兰,朱国福.谈中医的恒动观[J].河南中医,2009,29(7):631-633.
[15]袁肇凯,王天芳.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16]姜侠.六经辨证恒动观思想探讨[J].江西中医药,2007(7):10-14.
[17]林佳清.论中医理论与圆运动规律[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69-70.
[18]张志峰.李杲升降观探讨[J].新中医,2008(5):5-6.
[19]刘娜,位燕.近10年脾胃理论的临床运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5):400-402.
[20]黄元御.四圣心源·黄元御医学全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789-800.
[21]黄元御.医学全书·四圣心源·天人解[M].2版.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1998:8.
[22]傅文录.彭子益“阳气降升圆运动”学术思想发微[J].河南中医,2010,.30(1):33-35.
[23]韩艳梅.浅析辛开苦降法[J].中医文献杂志,2010(6):42.
[24]马晓燕,许静芳.从脾胃升降理论探讨慢性肾衰的辨治思路[J].辽宁中医杂志,2010(1):82-83.
[25]于佩珍.脾胃升降与眼病关系[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8(2):51.
[26]李让钱.慢性肝病从“脾胃”论治的理论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2(1):54-55.
[27]黄进.肝气与脾胃气机升降的临证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46-247.
[28]卢世秀.脾胃气机运动与肺系疾病[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2):97-99.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健康|快乐|自由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