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实在在谈“气化”
导读:“气化”是中医认识生命,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其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又实实在在地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属于自己的中医理论。
今天为大家推送京城四小名医之一董德懋先生对于气化的论述,看看是否能引起你的共鸣呢?
气化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到生理、病理、病因、诊断和治疗学各个方面,贯穿于理法方药每个环节。
气,含义甚广,在医学范畴中,一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缺的、流行着的、难见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
一指脏腑之气,如脾气、胃气、肾气、肺气、肝气、心气,以及营气、卫气、真气(元气)、宗气等等。
气化,是指气的生成和变化。人体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以及营血精津液等,都要靠气的生化才能得到滋养与成长。
《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就是这个意思。
气化的全部过程,是要靠五脏六腑的共同作用来完成的。其中,脾和胃起着主要的作用。
胃主纳谷,脾主运化,饮食经脾胃消化后,由脾将精微上输于肺,通过肺再把它输送到全身百脉之中,流行于五脏之间,然后到肾转化为精。
这样由脾到肺、由肺到肾的过程,就是五行学说土生金、金生水的过程,也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气归精”、“气生形”的过程。
气归精,是指气由阴精所化生,气有赖于阴精。气生形,是指气也可以转化为筋、骨、脉、皮、毛、精、血,即形体。
气与精,气与血,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依存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
气化的重要枢纽,是脏腑的升降运动。
脾主升,胃主降;肝主升,肺主降;肾水宜升,心火宜降。正是由于这种升降出入的运动,不断地化生,才能有生命活动。
由水谷之气化生为精、津、液、血、脉,由无形化为有形,由一气而繁育为“六气”,由六气“象变”为生、长、壮、老、死,和语言、思维、运动、感觉等等。
化生不已,生命不息;化生停止,死亡到来。
脏腑的气化活动、升降出入,因某种原因,在某个环节被破坏,都会成为疾病。
如胃气不降反升则呕,脾气不升反陷则泻,肺气上逆则咳,肝气横逆则郁,肾水下降则遗精,心火上炎则失眠。
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气化的动力,源于命门,由元气激发。
气化失常致病,就应“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调其气机,使归于平,恢复健康。故调理气机,使气化正常,则为治疗大法之一。
张景岳提出:“气主于肺而化于精,神主于心而化于气,肌肉主于脾而土生于火,诸血藏于肝而血化于脾胃,精髓主于肾而受之于五脏”;
“精中有气,气中有精之因,且凡上焦阳气不足者,必下陷于肾也,当取之至阴之下;下焦真阴不足者,多飞越于上也,可不引之归源乎!所以治必求本,方为尽善”(《景岳全书·虚损》卷十六);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虚损》卷五十)。
这正是宗阴阳气化之理而发挥之。
膀胱气化失常,水蓄为患,水津不能蒸布于上焦而消渴,水气不得通利下焦而为小便不利,仲景治以五苓散,助气化以行水。
土不得火,湿气滋生,为痰饮化生之源;土湿则金寒,气不化水而生痰;土湿则肾寒,水不化气而成饮,《金匮要略》提出“当以温药和之”,实助阳以复气化。
叶天士治湿热,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以淡渗之品通利小便,俾达湿去热透,气化得行,有除湿之功,而无助热伤阴之过,均系善用气化学说之先哲。
他如芳香以化湿、补气以生血、益气以化津、补肾以养肝、滋水以涵木、补气以固脱、保津以救血、养血以生津等等治法,无一不与气化有关。
从西医学观点看来,气化过程近似于新陈代谢的机体自我更新的过程。
“化生精,气生形”体现了同化作用的方面,属于物质和能的储存。同时“精化为气”,体现了异化作用方面,属于物质分解和能的释放。
机体正是由于这个“能”才表现出各种生命现象。
注:本文选摘自《董德懋内科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5年10月。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健康|快乐|自由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