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医“诊脉”不神秘,关乎”气血“而已 (附浮沉伏三脉解析)

2017-12-14 钱远铭 肖相如频道

导读:望闻问切是中医四诊,其中切诊因其“神奇”之处,备受医者、非医者,以及某些心术不正之者的关注,并且在现今社会愈演愈重,甚至影响到了中医的诊疗,这无疑是一个问题!

近日偶得钱远铭先生的这篇关于脉诊的文章,拿来与同道及各位关注中医的伙伴们共享,略表观点,也欢迎大家讨论。



脉学起源,依文献记载,肇自《内经》。


在生理方面,《灵枢·营卫篇》、《脉制篇》、《营卫生会篇》等都作了较详的记载;在临床应用方面,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三部九候论》等,亦作了详尽的阐述。


但《内经》多属全身切脉法,不易掌握。秦越人著《难经》,便在《内经》基础上提出独取寸口以决死生之法,大为后世所习用。


后汉张仲景在其《伤寒论》、《金匮》两书中,虽有某些地方援用全身切脉法,但大部分采用寸口切脉诊断。


至晋代王叔和手中,则专宗《难经》独取寸口之旨,参合《内经》、仲景精神,结合自己经验,撰成《脉经》一书,成为现有文献中第一部脉学专著,给后世医学开辟了潜心钻研脉学的门径。


因而,逐渐积累经验,形成祖国医学中重要组成部分。


宋元以后,医学名流辈出,著作日益丰富,在百家争鸣的基础上,脉学专著亦复不少。


但不可否认,由于各承家技,各执已见,或死扣经典中的一点,牵强附会,自圆其说,或管窥一得,夸大其理,特别是机械凭脉议病,固执某脉主某病、某病见某脉的呆板应用方法,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后世某些刻舟求剑的错误。


所以,唐容川在其《伤寒论浅注补正》中云:“后世脉诀益详,而脉理益昧,因分脉辨证不能贯通脉理也。


这说明研究脉学,不重在脉诀之详略,而重在脉理之贯通与否。只有在深入贯通脉理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洞悉病情,举一反三,发挥脉学的实际应用效果。



1



脉学是建立在整个中医理论基础上,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通过切脉观察气血之盛衰,测知病情之虚实,从而得出临床诊断依据。


必须首先弄清气血生化之源,结合病机变化,阐明所以然之理,才能探本求源,凭脉辨证,达到融会贯通之妙用。


因为,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泉源。凡人内而脏腑,外而四肢百骸,皆赖气血循环不息的温养,才能保持机体的正常活动,所以,气血调和,则百病不生。


一旦六淫之邪外侵,或七情内伤,均可导致气血之偏盛偏衰,出现错综复杂的病证。并且随着气血之失常,病情之变化,而出现多种多样的病脉。


因此,切脉诊断,主要是通过脉象的变化,观察气血之虚实,从而了解病情的虚实


我们临床切脉,固然是持着脉管一条,但心目中必须明确脉管内是血,脉管外是气。


血为阴,阴为静,为有形之物质,其性守而不走;气为阳,阳性动,乃无形之气化,其性走而不守。故有形之阴血,必赖阳气之推动,才能运行内外而成其濡养之功;无形之阳气,必赖阴血之静守,才能潜行内外而成其活动全身机能之作用。


是以气载血以行,血为气之守;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气血和谐,则阴阳平衡,水火停匀,百病不生,脉来正常。反之则气血失调,阴阳偏胜,水火相倾,证变万状,脉来失常。



2



至于阴血之生化,可分两个来源。


《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此心血得助于胃气而成者。


《灵枢·经脉篇》云:“足少阴肾经,从肺络心”,此即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血液得助于肾水而成者。


故血生于心,心主火,火为阳,得肾水之上承而生血之阴,即赖阴血以养火,火不上炎而血液下注,复得肺气之分布,内循三焦以溉脏腑,外循腠理以荣周身。


阳气之生化,《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此由肺金生水而下达膀胱者;


《灵枢·营卫生会篇》云:“故水谷者,常并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具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此由下而入膀胱者。


然此膀胱之水不自化气,必上得心火随小肠火腑之下导,下得肾阳之熏蒸乃化为气。此水一经化气之即为温暖和煦之阳气,复得肺气之分布内循三焦以温养脏腑,外循腠理以捍卫周身。


故心得此气而神明乃治肺得此气而治节乃行肝得此气而谋虑以出手得此气而能握,足得此气而能行脉得此气而血以行为全身内而脏腑外而四肢百骸动力之源泉


总之,气血之源,发于脾胃,血成于心,气成于肾,得肺之分布,一行脉中,一行脉外,血为气之守,气载血以行,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由内达外,以成其循环不息之功。


是以气血即是水火,水火即是阴阳,血生于心,必得肾水而成,是血液之中,既有心火之阳,又有肾水之阴;气生于肾,必得心火以成,是气化之中,既有肾水之阴,又有心火之阳。



3



因此,气虚即是阳虚,血亏便是阴亏,气分之水阴不足,则血之阴受其影响;血分之心火不足,则气分之阳亦受其影响。


反之,气分之水阴不足,则血分之火盛而阳亢;血分之心火不足,则气分之阳衰而水泛。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一而二,二而一也。


根据上述关系看,说明观察气血之变化,即可体现阴阳水火脏腑经络之变化,而切脉诊断,又是观察气血变化之外在指标。


为了进一步阐明各种脉象的实际应用原理,达到融会贯通之妙用,兹就30种脉分别缕析如后。



脉象一:浮沉脉(附伏脉)



脉为什么要浮,脉为什么要沉;浮为什么主表,沉为什么主里,必须弄清楚这一道理,才能结合病机变化,灵活地掌握病情的深浅。


因为,脉管之内是血,脉管之外是气,血之周流不息者,全赖气之推动而然。气之载血,恰如水之浮舟,水涨则舟随之上浮,水抑则舟随之下降。


凡人体在正常生理现象下,太阳膀胱寒水之腑,得心火肾阳而能气化,此气内循三焦以煦脏腑,外达腠理,充肌肤,出皮毛以卫周身。


设一旦风寒之邪外侵,肌肤受病,皮毛闭塞,则阳气壅闭于内不得外出,因而激发机体之抗御机能,随着邪气之所在,不断向外迫凑,当此之时,脉管内之阴血不得不随着这一阳气之外迫而上浮,此即浮脉所由来也。


若一旦外邪内陷,或七情饮食内伤,则病机不在于表而在于里,不在于肌肤皮毛之不通畅而阳气不得外越,而在邪气阻结于三焦脏腑之中,阳气不能畅达于外,因而激发机体之抗御良能,随邪气之所在,不断向内迫凑,向之气载血行者,今则搏激于内而对肌表扩张之力不强,当此之时,脉管内之阴血不得随着这一阳气之内搏而下沉,此即沉脉之来也。


由此看来,脉之沉浮,不在脉管内阴血之多少,而在于脉管外阳气之升降;不在正气之盛衰,而在于邪气之进退;而正气之进退,又决定邪气之在表在里。


不过,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浮沉两脉亦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分辨,所以,前人在浮沉两脉中又提出有力无力之分。


凡初病体质尚强者,不论邪气之在表在里,气血均处于旺盛之候,故能出与邪争于表,则脉浮而显有力,入与邪争于里,则脉沉而有力。


设在久病体质虚弱者,则气血二者俱亏,正气处于衰退之候,当此之时,一般可以出现两种不同的极端:


一种是在气血两亏而偏于血亏的时候,相对的血弱气强,因而在内则阴虚而阳气外浮,在外则脉管内阴血亏少,守气者不足,脉管轻虚而出现浮中无力之象;


一种是气血两亏而偏于气亏的时候,相对的阳气虚衰,因而在内则阴盛而阳虚,阳气消沉,在外则脉管外之阳气张力不强,气载血行之力不足,脉管随着阳气之消沉而出现沉中无力之象。


因此,此种或沉或浮之脉,非邪伤于表正气争于表,邪结于里正气搏于里者可比。前者乃初病气血未衰,正盛邪实之候,故脉来有力为其特征;后者乃久病气血两亏,正气处于衰退之候,故脉来无力为其特征。


所以,前人有云:“无力而沉虚与气,无力而浮是血虚。”这说明浮沉两脉不可千篇一律地作为表邪里邪看待,必须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有力无力之分,始免虚虚实实之弊。


至于伏脉,其脉来伏行于筋下,重按着骨乃得,较沉脉之沉尤甚,故其所主病机又深于沉脉一等。


伏脉之形成,多属邪气袭入幽深之地,一时气血过于收敛,正气郁伏而不能向外发越而然。唯其邪虽深而正气尚未处于衰败之地,故脉来伏行于筋骨之间尚能隐然指下,并不截然微弱不前。此象多于暴病或伤寒战汗正邪分争之候出现。


一般伏脉须按兼症分辨,若四肢厥冷,苔白而润,脉来伏而细紧者,则为阴寒内袭,宜温中散寒以主之;若症虽厥逆而不过肘膝,苔黄而燥,面垢息粗,脉来伏而或滑或数者,多属暑热内陷,宜清热透邪以主之。


此外,在急性疼痛,或大惊大恐等场合中,亦可暂时出现脉伏之象,均不外由于机体一时处于紧急应变状态,气血过于收敛而然。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注:本文选摘自《竹堂医镜》,钱远铭著,蔡渔琴、李轩锦整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12月。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朱良春:“舌边白涎”诊法

张仲景“舌诊”的正确打开方式

舌诊很神奇,这本书起了很大的作用!



健康|快乐|自由

肖相如频道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