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光中∣仁政为何是古代中国人遥不可及的政治梦想?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仁学”和“德治”的理论,从人性善的哲学理论出发,并将其引申到政治领域,从而构建了一套以仁政为目标的政治理论。
什么是仁政?所谓仁政就是按照儒家“仁义”学说来治理国家,其主体偏向于政治范畴。仁政的核心是君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即以君主为代表的统治者如何对人民施行仁义。
仁政的理想固然美好,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如画饼充饥,从来也没有实现过。因而只能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只能是一种梦想而已。
谁能真正地对人民施以仁政呢?
在一个四处烽火的国度,如何能使仁义之道大行天下呢?不仅春秋战国时代难以推行仁政,皇权大一统之后的中国仍然不会推行仁政。在贵族文化主导下的中国,权贵怎么可能轻易放弃他们的既得利益呢?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以其人性善的哲学理论为基础的。齐宣王问孟子齐桓公、晋文公的事,其间论及有关王道与仁政的问题。孟子说,他曾经听说宣王坐在朝堂上,有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当宣王知道那头牛要用来祭钟的事之后,就要求那人放了那头牛,说他不忍心看牛惊惧哆嗦的样子,结果用了一头羊代替了事。孟子由此说道:“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有这样的(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用羊代替牛去祭钟),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出于吝啬,我却知道大王是出于不忍之心啊。”孟子接着说,这种不忍之心,正是仁德的表现方式。君子对于禽兽,乐见它们活蹦欢跳的样子,而不忍心看见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悲鸣,就不忍心去吃它们的肉。
仁义的力量原本来自于人的内心世界,仁义之道归根结蒂是人心之善的外在表现。孟子由此提出了“推恩”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尊敬自己的长辈,进而也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有如在掌心中转动那般容易得到治理了。《诗经》上说:‘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国家。’说的是把这样的把好心推广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如果广施恩德就足以安定四海,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保全不了。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善行推广开去罢了。
“推恩”的思想从理论上说是正确的,这就如同今天的人们所说的,“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孟子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进行了比较,认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比如有一座内城方圆三里,外城方圆七里的小城,围攻它的人却不能取胜。能围而攻之,必定有合乎天时的战机,但却不能取胜,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了。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坚利,粮食不是不多,(可是敌人一来却)弃城逃离,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了。所以说,留住人民不靠封疆的国界,保卫国家不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靠兵器铠甲的坚利。依据仁义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掉仁义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家里人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家里人都背叛他的人,(必然所向无敌),所以君子不战则罢,战则必胜。
如果君主能够按照仁义之道“推恩”天下,国家就能强大到无人能敌的地步。这就是由孟子所提出的 “仁者无敌”的思想。梁惠王对孟子说:从前的晋国,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但传到自己的手中,东边败给了齐国,长子死了;西边又丢失给秦国七百里地盘;南边被楚国欺侮,吃了败仗。他对此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报仇雪恨,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上》)即使只有方圆百里的土地,也可以称王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少刑罚,减轻赋税,号召大家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即使他们拿着木棍也能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军队了。秦、楚两国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他们不能正常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离散在外。他们让自己的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古语)说:‘施行仁政的人天下无敌。’大王请不要怀疑这个道理了。”
孟子从儒家文化的基本教义出发,提出施行仁政才是统一天下的最好办法。“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孟子·尽心下》)。不仁的人得到一个国家,有这样的情况;不仁的人却能得到天下,是从来没有过的。
那么如何施行仁政呢?
仁政思想的核心是君主与人民的关系,即以君主为代表的统治者如何对人民施行仁义之道。孟子在回答齐宣王如何施行仁政时说道:“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孟子·梁惠王下》)从前周文王治理西岐,耕田的人实行井田制;做官的世代享受俸禄,关卡和市场只稽查不征税;湖泊池沼不禁止人们捕捞,惩办罪人不牵连妻儿。年老无妻的人叫“鳏”,年老无夫的人叫“寡”,年老无子的人叫“独”,年幼无父的人叫“孤”。这四种人是天下最困难而又无所依靠的人。文王发布政令、施行仁政,必定先照顾这四种人。《诗经》上说:“富人的生活是称心啦,可怜的是这些孤独无依的人!”
施行仁政不过是让老百姓过得好一些罢了,包括爱民助民的一套政治措施,如轻徭薄税、照顾弱者,尊重贤人,实行“井田制”、使民有“恒产”,让百姓安居乐业等。孟子认为,仁政不是不能做,只是诸侯不去做罢了。“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如果要用胳膊夹着泰山跳越渤海,对人说:“我不能办到。”这是真的不能。如果给年长的人弯腰行礼,对人说:“我不能办到。”这是不肯去做,而不是做不到。所以,大王不能称王天下,不属于用胳膊夹着泰山跳越渤海一类;大王没能称王天下,是像折取树枝之类的(那么容易)的事。
身处战国乱世,孟子认为,人民遭受“虐政”之苦已经够久的了,如果施行仁政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因此,施行仁政才是最为迫切的现实需要。“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公孙丑上》)。仁德的君主(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样的君主从来不曾像现在这般稀缺的了;百姓受到暴政压迫的痛苦,没有比现在更严重的了。饥饿的人(因为不会挑拣)很容易就能让他吃饱,干渴的人(因为不会挑拣)很容易就能让他止渴。孔子说:“德政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快。”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人在倒挂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只要做到古人一半的事情,功业却必定是古人的一倍,只有当今这个时候才能办到。
孟子认为,不施行仁政,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诸侯国君自己的利益。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邹国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之而死的。杀了他们吧,却不能杀那么多;不杀吧,又恨他们对自己的长官见死不救,怎么办才好呢?”孟子答道:“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下》)。饥荒年头,您的百姓中年迈体弱的辗转饿死的填满了沟壑;年轻力壮的人逃往四方,都快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的粮食却是满满的,库房里财物殷实,官员们没有一个向您报告(这些情况),这就是居于上位的怠慢国君而残害百姓啊。曾子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老百姓如今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责怪他们。(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而死了。
如果天下的诸侯都不行仁政,个别国家的君主施行仁政,不正像弱肉投群狼吗?然而,历史上的中国恰恰不是如孟子所言的那样,得到天下的未必是施行仁政的人。至于施行仁政的人能否真的得到天下,那只有天知道了。滕文公问孟子,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侍奉齐国呢,还是侍奉楚国呢?孟子却说谋划这个问题不是他力所能及的。如果说一定要有办法,那就是深挖护城河,筑牢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这样就好办了。“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从前,周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侵犯那里,他便离开,迁到岐山下居住。这并不是愿意选择那里居住,是迫不得已罢了。(一个君主)如果能施行善政,后代子孙中必定会有称王于天下的。君子创立基业,传给后世,是为了可以将功业世代相传下去。至于能否成功,那就只能由天决定了。现在您应该怎么办呢?只有努力推行善政罢了。
从这一段对话中可以看到孟子对于仁政的无奈。实行仁政的国家并不能实现自保,一切只能听天由命。难怪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因为“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因而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谁能真正地对人民施以仁政呢?
在一个四处烽火的国度,如何能使仁义之道大行天下呢?不仅春秋战国时代难以推行仁政,皇权大一统之后的中国仍然不会推行仁政,仁政永远只能是束之高阁的政治梦想。
在贵族文化主导下的中国,权贵怎么可能轻易放弃他们的既得利益呢?
好文章,靠人气!欢迎双击、添加、关注“文明比较”公众号!欢迎转发本公众号文章!
强光中, 198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省哲学学会会员。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类文明比较研究工作,2011年出版《全球史观下的孔子学说》一部,已被台湾“中央研究院”、上海社科院、中国科大等数百家图书馆收藏。所创建的“强光中的哲学博客”(http://qianggz.blog.ifeng.com)是凤凰文史名博,因思想深刻、特色鲜明而长期受到学界重视。欢迎添加强光中微信号:qianggz123.公众号:文明比较(qiangguang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