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月文学报好书榜:春天扎住的根,从这些书中开始醒来

编辑部 文学报
2024-10-06


早春的阅读气氛被前几天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持续推高,通过这个出版业的“晴雨表”,我们也期待今年出版社将推出哪些新作。本月好书榜,我们依然为读者精选一系列优质新书,从小说、诗歌到评论集、散文、翻译作品,作家们深入记忆与历史,涉过遗忘之河,冲破生活迷雾,寻找日常的弦歌。正如诗人卡洛斯·威廉斯感受到的春天,“深沉的变化/已经来到:它们扎住的根/往下紧攫,开始醒来。”



虚构

《如英》

《鱼和它的自行车》

《月亮今天亮了吗》

《涉过忘川》

《最后一刻的巨变》

《我们生活在南京》

非虚构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

《风中结缘》

《日常的弦歌》

《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

《企鹅哲学史》

《克拉克森的农场》


(以上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虚 构

 3 月


《如英》

常小琥 /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张滢莹

常小琥也有一种执拗:他执著地认为,有些人不该被辜负,有些事不该被遗忘,为此留证,是作家的本分。


如英人如其名,性子里有着股英气勃发的劲儿,在20世纪下半叶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中强悍成长。她是时代洪流中的一粒砂石,和许多当时的年轻人一样满怀激情改造他乡,返城已为“异乡人”的经历中凭着坚韧与意志力开凿前路,并将这种近乎执拗的与不公人生的抗争塑成自己大半程人生的本能与尊严。小说用充满京韵的语言质地,细腻展现了南城人横跨四十年的生活图景。在以母亲为原型的上一辈人故事的摹写中,常小琥也有一种执拗:他执著地认为,有些人不该被辜负,有些事不该被遗忘,为此留证,是作家的本分。


《鱼和它的自行车》

陈丹燕 /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李凌俊

这部写于多年前的小说,如今读来仍没有过时之感,那个像小鸟一样总是试图冲破庸常生活一飞冲天的女孩,相信依然能唤醒读者内心对于生活的激情和勇气。


一个作者在时隔多年后发现自己笔下的虚构人物在现实世界里真实地存在着,这样的相遇,是否会令人感到惊奇?作家陈丹燕曾以为小说《鱼和它的自行车》中的主人公王朵莱会像许多故事的主角一样,渐渐沉入自己的文字世界,却在十多年后的社交媒体上,遇到了网名为“王朵莱”的读者吴小初,她才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如何深刻影响了这个年轻女孩的人生。作家与自己笔下人物的相逢,成为这部再版作品一个精彩动人的后续。而这部写于多年前的小说,如今读来仍没有过时之感,那个像小鸟一样总是试图冲破庸常生活一飞冲天的女孩,相信依然能唤醒读者内心对于生活的激情和勇气。


《月亮今天亮了吗》

李世成 / 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何晶

这是一个写作上慢慢起步的年轻写作者,在现实与虚空的交界处,撇来凝实的一眼。


作为“90后”写作者中的一个,李世成这个名字于读者来说是有一些陌生的,尽管他已在多家文学期刊发表过不少作品。《月亮今天亮了吗》是李世成的首部小说集,拣选了近年来创作的十一篇短篇小说,在这些小说里,主人公是那些“他”与“我”,在情绪的多种面向中,写一些记忆与遗忘,以及那些梦境的呓语,更关涉人存在的方式。有评论称李世成的小说继承了先锋写作的传统,或在于他的取材与写法,但显然,这是一个写作上慢慢起步的年轻写作者,在现实与虚空的交界处,撇来凝实的一眼。


《涉过忘川》

艾兹拉·庞德 / 著

西蒙、水琴 / 译

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涉过忘川”是个绝妙的书名,从中国的欲辨已忘言,到古希腊神话中的遗忘之河,庞德将两种文化中不添加说教之美紧紧捏在了自己手里。

郑周明


庞德的诗作《巴黎地下铁》作为西方意象派代表作早已被读者熟知,但这本精选了庞德近60年诗歌创作生涯杰作的结集,可以算是目前中文翻译最丰富的一次,呈现了庞德更完整的诗学观念。与《巴黎地下铁》不同风格的是包括上百首诗作的巨篇《诗章》,其中包罗万象,涉及世界文学、艺术、建筑、神话、经济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内容,特别涉及了东方文化包括孔子的哲学伦理。庞德对东方文化的兴趣渗透在许多诗作之中,并从诗词与宋画中发现了与自己观念相投的结合点,他意识到中国古诗擅长去除动词和形容词,仅以连续的名词制造出非凡的空灵氛围,这种发现触动了他探索自身诗歌创作的意象化,《巴黎地下铁》最初有三十行之多,在不断推敲之下浓缩到了两行,得到了更好的效果。“涉过忘川”是个绝妙的书名,从中国的欲辨已忘言,到古希腊神话中的遗忘之河,庞德将两种文化中不添加说教之美紧紧捏在了自己手里。


《最后一刻的巨变》

格蕾丝·佩雷 /著

姚瑶 / 译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傅小平

她说,她用几则小故事完成的事情,不比那些喋喋不休的同行写的长篇小说来得少。


同时代作家的互评难免掺杂水分,在世作家对已逝作家的推崇却少有虚言。对于格蕾丝·佩雷的短篇小说,萨尔曼·拉什迪说:“这些或长或短的故事饱含力量,再次表明好作品永不会被磨灭。”因为读她的作品无可自拔,以至于非得亲自翻译才觉过瘾的村上春树说:“不管怎样,她的作品一定要由我来翻译。这与我第一次读雷蒙德·卡佛的作品时所感受到的大致是同一种情感。”至于佩雷的作品为何让人高评,不妨听听她的自评。她说,她用几则小故事完成的事情,不比那些喋喋不休的同行写的长篇小说来得少。


《我们生活在南京》

天瑞说符 / 著

大方·中信出版社


那些关于一座城市的背景与细节描写,绝对会让人感到熟悉,有种拿出回忆宝盒里的宝物一个个端看的乐趣。

袁欢


专业扎实的硬核科技搭配《你的名字》式的温情故事,让这本网络小说在“好读”之外,呈现出不太一样的风格。主人公白杨和半夏的相遇以及此后和伙伴们一起去拯救世界,充满着热血、浪漫的青春气息。但是作者幽默诙谐的笔触却难以掩盖即使经历无限循环也无法改变的既定结局,故事便由内而外透出一种悲情与感伤。如此看来,最后的开放结局反倒包容了一丝仁慈与更多层的想象。此外,对于在南京生活过的读者而言,那些关于一座城市的背景与细节描写,绝对会让人感到熟悉,有种拿出回忆宝盒里的宝物一个个端看的乐趣。


非 虚 构

3月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

洪爱珠 / 著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李凌俊

洪爱珠以文字为锚,将时间拉回至母亲和外婆执掌家庭厨房的岁月,重建与往昔的联结,延续绵长隽永的家族情感。


所谓老派少女,是书中三代秉持“轰轰烈烈地吃饭,认认真真地生活”理念过日子的女性。母亲病逝后,洪爱珠以文字为锚,将时间拉回至母亲和外婆执掌家庭厨房的岁月,重建与往昔的联结,延续绵长隽永的家族情感。在洪爱珠笔下,食物是饱满日常生活的见证,她认真记下一蔬一饭的制作方法,也写下母亲和外婆烹煮食物时体现出的人生态度,更借由食物,串联起菜场、街道,乃至一座城市的风土人情。时光易逝,在迅疾的生活节奏里,这样一部缓缓道来的写给食物和家族的情书,确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慢的体验。


《风中结缘》

金理 /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是小说家的卓越之处,他平等地容纳了多种声音。”同样,引人遐想的评论文章背后,也是评论者平等地引出了来自小说中隐藏的声音。

郑周明


作家论,是做文艺批评的经典入口,也极为考验评论者对作家作品的熟悉程度与精读能力。正如金理在这本围绕叶弥、鲁敏、田耳、葛亮、张忌、郑小驴六位作家的新著中所感性而言的,一个理想的评论者也扮演了一个理想读者,“仿佛与友人促膝长谈,但又并非刻意寻觅与经营,好比各种不期而至的风自行运送而来。”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这八个字常常看到却也变成了一种虚指,往往看到的长评里是大段大段引文但并没有引发评论者多么重要的阐释,读者也无所触动。金理在评论田耳作品时,从桑克一首诗开始结缘,引入许多经典作品的瞬间,与田耳作品意蕴对读,引文不多但都恰到好处,他最后说,“这是小说家的卓越之处,他平等地容纳了多种声音。”同样,引人遐想的评论文章背后,也是评论者平等地引出了来自小说中隐藏的声音。


《日常的弦歌》

王尧 / 著

译林出版社


张滢莹

看似琐碎的生活中,究竟是思想赋予行动,还是行动支撑了思想,令这些智者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条条岔路面前,作出了艰难而无私的选择。


近些年来,关于西南联大的作品问世不少。从陆续发掘的史料中,越来越多的人得以知晓动荡时局中的这段传奇。正如学者王尧所认为,缺乏人物,只有数量化的非人性力量交互作用的史书,必然是一部干瘪苍白的历史。因此,以新作《日常的弦歌》,他试图重建的是一个日常的、鲜活的西南联大。从详尽的日记、会议记录、薪金收入、回忆录等入手,在层层细节的整理和重构中,作者关注的是令西南联大成为传奇的一个个具体、血肉丰盈的人,也写出了自己身为知识分子的思考。读者也跟随他一起思索:看似琐碎的生活中,究竟是思想赋予行动,还是行动支撑了思想,令这些智者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条条岔路面前,作出了艰难而无私的选择。


《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

【法】安托万·孔帕尼翁 / 著

龚觅 /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何晶

孔帕尼翁试图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的文学作品中探讨现代大学文科教育的发生之必然。


书名即表明这部书关涉文学与历史,由福楼拜至普鲁斯特的时代正处于从普法战争到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时间段,在此期间,文学研究超越修辞学的范畴,被放入更广阔的历史和社会的关系中来加以观照,而现代文科的各个分类也逐渐细致起来,社会学、教育学、文学史、历史学的分野明晰。孔帕尼翁试图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的文学作品中探讨现代大学文科教育的发生之必然,也在法兰西学者的群像与关系中,探讨“何谓真正的文学”。


《企鹅哲学史》

[英]A.C.格雷林 / 著

张瀚天、赵英男 / 译

企鹅兰登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善于对复杂思想进行分类、对比和澄清,这本书也由此呈现出优雅、清晰、精确的面貌,以至于哲学的门外汉读了,也能得其门而入。

傅小平


但凡对哲学有所了解的人,都能随手列出几部哲学史著作。在各式优秀的哲学史著作中,《企鹅哲学史》依然值得一读,是因为如有评论所说,作者善于对复杂思想进行分类、对比和澄清,这本书也由此呈现出优雅、清晰、精确的面貌,以至于哲学的门外汉读了,也能得其门而入。我们入得门内,随作者纵贯2500余年的思想丛林,在遍览西方哲学之余,还看到作者将印度、中国、波斯、非洲等总是徘徊在西方哲学主流话语之外的思想纳入观照视野,也因此,这本书可谓一份包罗万象的哲学史调查报告。


《克拉克森的农场》

 [英]杰里米·克拉克森 / 著

吴超 / 译

磨铁大鱼·台海出版社


读这本书,时不时还得被犀利搞笑的英国幽默击中。不得不说,这位老头儿写书的能力确实比他经营农场的能力强多了。

袁欢


一个当红媒体人,突发奇想去亲自经营6000亩的农场。但是他非要买兰博基尼拖拉机,于是各种不好使;加上他又是个植物“杀手”,不管种植的植物还是养殖的动物,就没一个省心的;还得加上一条,这人脾气暴躁,总在奇怪的地方有执念……于是,多重条件叠加之下,杰里米·克拉克森的职业转换之旅,啊不,是农场生活,可谓笑料百出,鸡飞狗跳。读这本书,时不时还得被犀利搞笑的英国幽默击中。不得不说,这位老头儿写书的能力确实比他经营农场的能力强多了。此处,同样推荐同名纪录片,体验不同视角所带来的双重快乐。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摄图网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