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大名窑”的历史真相:你以为的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儿!

竹林 大肉庄 大肉庄 2022-04-27

相信很多对宋瓷感兴趣的朋友们都听闻过“五大名窑”的威名。在公众的心目中,“五大名窑”的概念可谓是深入人心了。但是,“五大名窑”是否真是如我们印象中那样呢?在其背后是否有某些“历史的真相”亟待考证?


王光尧先生在大课现场

在38期名家大课中,我们就邀请到了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专家王光尧先生为我们带来主题为“五大名窑新解”的讲座。


伴随着近年来考古发掘资料的不断完善,以及学界内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往的很多固有认知渐渐被新的“证据”所推翻。


大课现场


王光尧老师此次大课就围绕近年来考古学发掘出土的新资料,论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概况,进一步分析了所谓“五大名窑”的“历史真相”。


大课现场

王光尧老师的讲解风趣幽默,节奏感很强,不时的会与我们的学员们有一些互动,大家听的都非常认真。


大课现场

大课现场

这次大课的主题既然名为“新解”,那肯定是有一些与我们以往的认知不同的地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次精彩的分享吧!


(讲座视频片段)

这是一段现场大课视频的选段,想要了解更多讲座细节的朋友,可以去我们rose APP的 “大课”栏目,观看完整版现场视频回放。


“五大名窑新解”

讲座内容分享

PS:以下内容根据王光尧老师讲座内容整理,或有疏漏,仅供参考。完整版讲座内容请参考 rose APP 名家大课完整版视频。


“……考古发现并不支持“五大名窑”这样的说法:在考古证据中,“五大名窑”中能被定为宋代窑口的只有定窑、汝窑和官窑,哥窑是元代,而钧窑实则为明代早期……”

(by 王光尧)


“五大名窑说”背后的原因


“五大名窑”这一说法最早见于明代的《遵生八笺》(万历十九年刊行,1591年)“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从此之后“五大名窑”的说法才逐渐开始流行。


但是考古发现并不支持这样的说法:在考古证据中,“五大名窑”里能够被定为是宋代的只有定窑、汝窑、官窑三个窑口,哥窑是元代,而钧窑实则为明代早期。


并且,也不能仅仅以“五大名窑”来作为宋代优秀瓷器的代表,更准确一点来说,是要以“窑系”的宏观概念去理解宋代瓷器的生产格局。


宋代瓷窑分布图


宋代瓷器的生产是建立在对唐五代瓷器生产旧有格局的继承与发展之上的,但是它突破了唐代南青北白的二元结构,逐渐趋向多元化,新的釉色品种出现,如青白釉等。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这样交互多元的情况下,宋代瓷器的生产逐渐形成了风格特征明显的八大窑系: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包括临汝窑系)、钧窑系、越窑系、龙泉窑系、建窑系、青白瓷窑系。(在这八个窑系之外还有黑瓷、三才等未纳入其中。)


八大窑系

藏品图片来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所以说,宋代瓷器的生产格局是宏观且多元的。而“五大名窑”这一说法的产生,只是明代的文人或认为这几类瓷器与当时的皇宫或官府之间有所联系,进而联想臆造出来所谓“五大名窑”的“身份”。


那么,所谓的“五大名窑”与皇室、官府之间是否真的有什么关系,而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这里面就不得不谈到“窑制”的问题了。



唐宋窑制之异同


宋代瓷器的生产是建立在唐五代基础之上的,但同时又区别于唐五代时期。


唐代是以“贡瓷”制度为主,“贡窑”是以赋税形式出现的,是地方烧造瓷器上贡给皇室,作为赋税的一部分,但这类瓷器不专供皇室。


法门寺地宫秘色瓷出土现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属于唐代地方进贡瓷器的地方有:越州、定州、耀州、饶州等地。譬如唐代著名的秘色瓷,就是越州窑进贡给宫廷的贡瓷种类之一。


法门寺地宫出土秘色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生产贡瓷的窑厂,他们的产品并没有被皇室所垄断,这一点,与后世的“官窑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唐代诗人徐夤《贡余秘色茶盏》中有写: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从诗中得知越窑产品除了进贡给皇室外还有“贡余”之物,而这些剩余的瓷器是可以在民间流通的。


到了宋代,《宋史》上有各地贡瓷的记载,但到后来,宋代从贡瓷发展到了官窑,出现了管理更为严格的“官窑制度”。


这种“官窑”是中央政府设立的陶瓷器生产窑厂,属于中央自置窑烧造,与赋税无关。宋代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官窑”有汴京官窑、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这几处窑厂已经开始具备明清御窑的一些特征:专供御用,落选品打碎集中处理等。



“五大名窑”的历史真相


定窑

贡瓷属性的北方名窑


定窑是北方地区、从晚唐到金代一直在生产的一处名窑,产品以白瓷为主,兼烧柿红釉、黑釉、紫定、绿定等。


北宋·定窑白釉蔗段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定窑在晚唐开始就生产“官”、“新官”款瓷器供应宫廷了,彼时的定窑官字款瓷器其实是“贡瓷”属性。


五代·定窑刻“官”字款白釉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初期,定窑已经作为“贡瓷”进入皇宫瓷器库,成为宫廷用瓷品种之一,也是北宋皇室使用时间最长的瓷器。但是,通过对窑址考古发掘以及出土的纪年资料表示,定窑的生产全盛期并不在北宋时期,而是在金代(南宋)。



汝窑

北宋官窑制度的开端


汝窑是见于史载的第一批受命为宫廷烧造瓷器的窑厂,是北宋“官窑”制度的开端。


北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叶《坦斋笔衡》载:“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 [1] 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但这只是宫廷用汝的开始,而非定的终结。南渡后仍用定。


注解:

 [1] :此处“河北”指“淮河以北”的金人所占区域,并非是今天的“河北省”。


汝窑的生产也并不是一开始就生产专供皇室的青瓷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创烧到成熟的阶段。


在汝窑的创烧、发展初期阶段,汝窑器虽然还是烧造青瓷为主,但是釉色品类较多,也还没有一款具有代表性的釉色产品。既烧制裹足支烧的天青釉瓷器,又烧制豆青和豆绿釉刻、印花瓷器,有少量豆青、豆绿釉瓷器也为满釉支烧,但支痕较大,工艺明显不如后期精细。这一阶段,根据考古发掘地层出土的资料显示,应该是北宋神宗元丰年间之前。


同样的,根据考古发掘的地层资料反映,成熟——专供时期的汝窑时期应当在政和时期(公元1111年-1117年)。而文献记载《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说明,到了宣和六年时(公元1124年)汝窑瓷器依然很流行,并影响到了高丽青瓷。所以我们可以初步判定:公元1111年-公元1124年是汝窑的成熟阶段。


汝窑青釉莲花座香薰残件(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高丽青瓷莲花座镂雕球形香薰(右),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图片分别来源于《北宋汝窑青瓷考古发掘成果展》与网络)


在这段成熟期,汝窑已经从一个地方官窑变成了专烧专供御用的窑厂,也已经出现天青釉类汝窑瓷器落选品被打碎集中处理的情况,这标志着汝窑在此时期已经被皇室所垄断。


虽然目前还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汝窑就是北宋汴京官窑,但这些专供御用的汝窑天青釉类器物,在生产时间上和文献记载的北宋官窑完全一致。



官窑

宋朝皇室的专供


宋代的“官窑”,从文献记载上来看实际上有三处:北宋汴京官窑、南宋修内司官窑、南宋郊坛下官窑。这三处官窑是带有后世御窑性质的“官窑”。在这里的定义属于“狭义上的官窑”。


汴京官窑虽然没有发现窑址,但从记载上来看,是最早一处专门设立的为皇帝生产御用瓷器的窑厂。


南宋·官窑青釉方花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旧藏


器底承以四矮足,底足露胎处呈黑褐色,俗称“铁足”。通体施粉青色釉,釉面开片,开片较大,裂纹遍布器身。宋代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的器物,往往在足部无釉处为黑褐色,即所谓“铁足”。成因是此类器物胎骨含铁量特高,在还原作用较强的足部露胎部分就呈现此色。


南宋的两处官窑虽然命名方式不同,但实质上都属于修内司管理下的窑厂,是北宋汝窑和汴京官窑南下易地烧造的结果。因此,从现存的实物和生产技术来看,汝窑、汴京官窑、南宋官窑都可以视为“汝窑窑系”。


从出现的顺序上来看,是先出现汝窑,后出现官窑。



哥窑

被传为“宋”的“元代窑口”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旧藏


哥窑,是存在较多争议的一个窑口。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就一直存在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如“黑胎龙泉青瓷是哥窑”、“哥窑是明清景德镇的仿品”。


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显示,和哥窑相近或类似的产品都是出土与元末明初的墓葬或窖藏中,其中产品最相近的窑址是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址元代层——这表明,哥窑的生产时间要晚于南宋官窑。


而故宫也对哥窑瓷器进行了成分的分析化验,根据胎土与釉料的成分表明,应当是杭州的产品,接近官窑。而官窑与哥窑的釉,都有“奶皮皱”的釉面特征,这说明官窑与哥窑的釉料配方有一致性与连续性。但是哥窑的开片比官窑细碎,且釉面泛有酥油的光泽,这是窑温高于官窑的表现。


官窑釉面(左)与哥窑釉面(右)对比


所以,哥窑是到了明代嘉靖时期经过明人杜撰后才被定为南宋产品的。


因此,真实的哥窑生产时间应定于元代。



钧窑

宫廷“花盆专业户”


钧窑窑址在河南禹州城内,它加入“五大名窑说”的时间是最晚的,但关于它的烧造时间,争议最大。有北宋、金代说,有元代说、元末明初说、宣德说。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旧藏


但是,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逐渐丰富,真相逐渐露出水面。


2004年,禹州制药厂考古发掘出陈设类钧窑瓷器与元代典型器高足碗、天蓝釉器等同时出土,说明钧窑的陈设类器生产时间不可能早于元代,这就推翻了钧窑陈设类器物生产于宋代的说法。


除了考古发掘资料所提供的证据外,从明清两代的宫廷档案和宫廷绘画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十二美人图(选)


从明朝宣德年开始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钧瓷成为宫廷各处首选的花盆,而从现在存世的钧窑花盆的痕迹上来看,确实都是当时真实在使用的器物。


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旧藏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旧藏


也就是说在明早期至清初期,这些花盆并没有被当作“古董”供起来,而是当作普通的“日用品”在使用。这一点,与乾隆皇帝对待宋代官窑、定窑、汝窑等古董器物的态度完全不同。那么,也可以从侧面印证这些钧窑花盆并非与其他四类窑口一样,生产与宋元时期,而是生产于明代的普通的陈设、使用器。


-End-



“五大名窑”论述,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感谢王光尧老师的精彩分享!


关于此次大课,各位朋友们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呢?如果有,欢迎在下方留言!另外,关于名家大课的选址,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大肉庄期待与您的下一次相聚!


没有亲临现场的朋友

可以在ROSE App上看现场视频回放哦!


▲观看直播、往期名家大课精彩内容





名家大课

近期精彩内容



·本周优选·


相信有很多朋友已经去过日本感受盛唐留下的气韵和风采,没时间去现场的朋友也不要难过,本次优选日,大肉庄为你推荐的就是“史上最强正仓院展”的官方同名展览图录——正仓院の世界,为你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展览。


·点击开启 正仓院の世界·


色彩表现优秀,视觉效果更逼真,阅读体验佳,细节图比现场观看效果还要好。数量有限,且买且珍惜~

·点击图片直接购买·

预售,30天左右发货



另 绝版图录《正仓院宝物》同步销售

·点击图片直接购买·


《正仓院の世界》

会员优惠价¥398/件

非会员优惠价¥498/件

11月24日23:59结束优惠,恢复原价

限时优惠,限量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