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医·养生】立夏了!国医大师王玉川告诉你夏季养生五诀

三月,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人在气交之中,也要和自然界相呼应,所以夏季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一、精神调养,心静则凉
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嵇康《养生论》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里指出了“心静自然凉”的夏季养生法。
二、起居调养,顺应阴阳
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所以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更不宜夜晚露宿,有空调的房间也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纳凉时不要在房檐下、过道里,且应远门窗之缝隙,以防贼风入中得阴暑症。夏日天热多汗,衣衫要勤洗勤换,久穿湿衣或穿刚晒过的衣服都会使人得病。
三、饮食调养,防病入口
五行学说认为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故孙思邈主张:“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一般来说,少吃苦味,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阴阳学说则认为,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
四、防病保健,预防疰夏
进入夏季,暑热较重,宜服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每天用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g,飞滑石、炒麦芽各30g,甘草3g,水煎代茶饮。另外,防暑饮料和药物,如绿豆汤、酸梅汁、仁丹、十滴水、清凉油等,亦不可少。
五、“冬病夏治”谈保健
从小暑到立秋,人称“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对于一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防治时机,称为“冬病夏治”。可内服药物,也可外敷药于穴位之上,即大家熟知的“三伏贴”——将药饼贴在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百劳、膏盲等穴位上。一次贴4~6小时,每伏贴一次,每年三次,连续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