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医·养生】《黄帝内经》之不可忽视的规律

东皇钟又响了

是《百家讲坛》的翟教授回来了?

引言:翟双庆教授讲《内经》系列开篇第一集讲了“人与天地是一个整体,天人互相感应,在结构上相应以及气与万物的关系”,明天同一时间,翟双庆上神将继续在《百家讲坛》的法会上为我们讲解人与天地的密切关系。此刻,四海八荒齐聚CCTV-10!


大抵长得那个模样的,天生都带了副十分的仙骨?


翟上神曰,生活中有这样一些现象,近视的人很多右眼比左眼度数深,多数人右脚比左脚更灵活。小仙与众仙友发现确实如此,但应当不是我天族道法不精仙术不昌的缘故,上古文献《黄帝内经》中正有此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也就是说,上古神祗认为西北方向阳气少,属阴,西对应左;反之,东南属阳,东对应右。天地本就不对称,故各路神仙妖魔与凡人的一些不对称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由此可见,上古神祗以“天人一理”的思维方式思考人体,远取近物近取诸身,进而解释了人的生理生命活动现象。这也正是《内经》强调的“人与天地相参也”



人说万般皆是命,命由天数来定,都逃不过一个时变运去罢。


 天地与人在时间上的相互感应,为天人同律。

《后汉书·律历志》有“葭灰占律”测候之术的记载,描述了天地之间变化的规律,其实人的节律与天地。正如《灵枢·刺节真邪》云:“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由此看来,真正的养生道理要人与天地一体,遵从“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理论。本上仙则努力修炼,将来飞升上神别被天雷给劈坏就行了。啊……来场情劫也好啊!


“今晚,星星亮得好么?” 他顿了好一会儿才回答:“现在是白天。”


凡间有一长寿之乡名曰巴马,百岁老人不胜枚举,他们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黄帝内经》中称作“起居有常”。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人体的阳气随着四海八荒的消长发生改变。


    野花君:浅浅,我们去散步


    姑姑:不,老身年纪大了不像你们年轻人,我要睡觉!


    野花君:春天到了,要早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徐行


    姑姑:……本上神用不着养生!


灼灼桃花虽有十里,依需三月春盛,烟烟霞霞。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介绍了人体如八荒一样有四季更迭,草木荣枯。比如在冬季,病人的胃痛、关节疼痛会加重,中医认为疼痛的原因是“不通则通”,冬天阳气减少,寒冷主收引,影响到人体阳气也减少。人的阳气衰微,在冬天便会出现各种疼痛,但到夏季情况就会得到缓解。


花开是缘,花落是劫。风月里的苦难不算苦难,渡劫而已


《黄帝内经》依据天人同律的原则创建了独特的“五运六气”历,有时简称“运气学说”。是用来研究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与疾病关系的学说,展现出《内经》中时空合一的理念。其实,人生与天地一样有阴晴圆缺,四海八荒莫逾于此。正所谓“浮生多态,天命定之。忧谗畏怖,自有尽时”。


这十里桃林,也只能得一个你罢了


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也很密切,可为什么产于北荒的人参,南方人用得比较多?答案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北方五行属水,天气寒冷,其气收引。西方属金,金有沉降之性。因此在西北方生长的人参将天地的阳气收敛后凝聚一身,属性偏阳;而东南属木,南方属火,具有生发之象和阳热发散之象,东南方生活的人体内的阳气容易被耗散。所以南方人体内易生寒邪,适合服用产在西方、北方的属性阳热的人参。以此推测,白浅能成为四海八荒第一绝色,莫不是与那十里桃林有关?


阴阳混扽,天地初分,然,病根身种


 《黄帝内经》中又是如何看待致病因素的呢?


 《素问·调经论》云:“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介绍了两种致病因素,一种是自然界气候异常产生,以风、雨、寒、暑为代表的邪气,属于阳。

另一种由人体内部产生,涉及人自身的饮食、起居,属于阴。当气候变化异常,人体适应不了的时候,或当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此时风、寒、暑、湿、燥、火会乘虚而入,使人发病,在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  


 在六气中,风为其首。《素问·风论》曰:“风为百病之长”。因此,下一次法会,翟双庆上神将会以“风”为引,继续为我们讲解《黄帝内经》是如何看待自然,看待天地与人的关系。


 在《百家讲坛》法会进行的同时,科学出版社同名配套书籍《翟双庆解读<黄帝内经>——六气篇之风、寒、暑》也将于四海八荒问世!

技术|杨会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