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一药之菊花

秀一、白琦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22

菊花一家


中药菊花商品种类多样,根据产区及加工方法等的不同可分成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祁菊、济菊川菊八个类型。[1]


毫菊是药菊中佳品,主产安徽亳县;

滁菊以产于滁州得名;


贡菊又称徽菊,是作为茶菊发展起来的,主产与安徽歙县;


杭菊又分杭白菊和杭黄菊两种;


怀菊是“四大怀药”之一,主产于河南焦作;


祁菊为“新八大祁药”之一,主产河北安国及博野、定州、蠡县等周边县市;


济菊产山东济宁嘉祥县,又称“嘉菊”,以前通过济宁经过运河运往外地,所以称为“济菊”;


川菊主产四川中江。


菊花知多少

答  案

1、A

(终于有个科名和植物名一致的了,哈哈)。

2、C

3、B

饮片鉴别:

A.栀子饮片

呈长卵形或椭圆形,表面棕红色或红黄色,具有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留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柄。果皮薄而脆,内表面呈鲜黄色,有光泽,种子扁卵圆形,深红色或红黄色,密具细小疣状突起。

 

B.菊花饮片

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苞片卵形或长椭圆形,舌状花数轮。类白色或深黄色。

 

C.红花饮片

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质柔软,手握如茸毛。

 

D旋覆花饮片

呈扁球形或类球形,黄色或黄棕色。总苞由多数苞片组成,呈覆瓦状排列,苞片披针形或条形,灰黄色。总苞基部有时残留花梗,苞片及花梗表面被白色茸毛。


药典之言


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各家之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


《名医别录》:味甘,无毒。主治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


《药性论》:使。能治热头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诸风令消散。


《日华子本草》:治四肢游风,利血脉,心烦,胃膈壅闷,并痈毒、头痛,作枕明目。


《药性赋》: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其用有二:散八风上注之头眩,止两目欲脱之泪出。


《本草衍义补遗》:属金而有土与水火。能补阴,须味甘者。若山野苦者,勿用,大伤胃气。


《景岳全书》:白菊花根善利水,捣汁和酒服之,大治癃闭,味甘色黄乾,能养血散风,去头目风热、眩晕疼痛、目中翳膜、及遍身游风风疹。味苦者性凉,能解血中郁热,清头目,去风热眼目肿痛流泪;根叶辛香,能消痈毒,止疼痛。


《神农本草经读》: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肤表之疾,但芳香则无不辛燥香,惟菊花得天地秋金清肃之气,而不甚燥烈,故于头目风火之疾尤宜焉。


菊有甘苦


《药性解》:按:丹溪曰菊花属金,而有土与水,大能补阴,宜入肺、肝等经。盖烦热诸症,皆由水不足而火炎,得此补阴,则水盛而火息息矣。须用味甘者佳,若苦者为苦薏,大伤胃气,慎之。


《本草蒙筌》:味甘、微苦,气平、寒。属土与金,有水火,可升可降,阴中阳也。无毒。种类颜色多品,应候黄小为良。苦者胃气反伤,甘者阴血兼补。


菊可作枕


《景岳全书》:作枕明目,叶亦可用。


菊花药膳三款[2]


1.菊花粥:


原料:菊花末15克,粳米60克。


做法:先将菊花去蒂,然后晒干,研成细末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再改用文火熬至半熟时,加入菊花细末,继用文火熬熟即成。

功效:此粥有疏散风热,清肝火之功。适用于肝火头痛眩晕、风热目多泪等症。

 

2.菊花茶:

原料:菊花、金银花、山楂各15克,桑叶10克。


做法:将菊花去蒂,同其余4药一起用沸水浸泡,分作3~4次服用,代茶饮。

功效:此茶具清肝明目,活血化瘀之功。适用于动脉硬化、高血脂症而有肝热血瘀者。

 

3.菊花汤:

原料:白菊花或菊花120克,甘草12克。

做法:加水煎汤,分作3~4次服用。


功效:此汤具有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疮疖肿痛、疔疮等症。

[1]李建民. 中药菊花商品种类现状考察[A]. 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2015:4.


 [2]熊庆荣. 菊花药膳五款[N]. 民族医药报,2002-12-27(002).


(注:本文饮片辨识图片及解说来源于校饮片辨识教材)


编辑丨秀一、白琦瑶

技术丨赵世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